最近的天气是越来越冷了,霁小二都已经穿起毛衣来了……不知道大家最近感觉如何呢?一定要注意保暖,小心感冒哦~
感觉冬天马上就要来了……每当到这样寒冷的季节,就特别想吃一些热乎乎的东西,于是小二每天就想啊……想啊……想到了火锅,想到了重庆,最后想到了辣。
作为一个湖南人,其实应该算是很能吃辣的吧,不过小二似乎是湖南人里一个小小的例外……(好吧,不能吃辣是我的错……)
但是这并不妨碍小二对辣味的喜爱,不过每一件事情都总是会有原因的,所以小二思前想后,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唯“辣”与美食不可辜负~在此之前,必须得先澄清一点,就是,“辣”并不是一种味觉,而是一种痛觉!痛觉啊!筒子们!是痛觉!不是味觉!
(Oh My God!是不是感觉世界观被颠覆了!霁小二第一次知道的时候也被震撼了一把!)
好~深呼吸~咱们得冷静下来!了解了这点之后,就让我们来聊一聊“辣”的故事吧~
首先,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为什么有人爱吃辣?
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人的回答可能都是“感觉吃起来很爽啊”“味道很棒啊”……
这些都是我们大多数人喜欢吃辣的“原因”。
随着辣椒已经成为世界上一大调味料,开始有很多人研究起“辣”——这种让我们沉迷且难以自拔的感觉,最后发现了三种观点,下面,小二将带领大家了解一下关于喜爱吃辣的科学解释~
NO.1
纯粹接触效应
首先先来解释解释概念,纯粹接触效应指某刺激仅仅频繁出现,就能够使个体对其产生偏好。说白了,就是因为熟悉导致喜欢。
其实我们大家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就是我们总会认为,湖南、湖北、四川、重庆、贵州等地的人特别能吃辣(虽然大多数情况也确实是这样)。那这就不得不引人深思,为什么这些地方的人普遍都很爱吃辣,也很能吃辣呢?
除去因为生活地区的环境因素,还可以用“纯粹接触效应”来解释。因为在这些地区生活的人,在他们的早期经验中,经常食用辣椒,仅仅只是辣椒这一刺激物频繁的在菜里出现,就足以使个体产生对它的偏好。
关于为何会产生纯粹接触效应,有一种解释是拮抗过程模型。这个模型的基本前提是:当一个刺激引发一种情感反应时, 撤除该刺激将导致一个拮抗机制, 使个体体验到相反的情绪, 重复暴露在某一刺激下会加强拮抗反应。
感觉有点晕晕的……咱们还是来说说好吃的吧!(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唯“辣”与美食不可辜负~
甜酒花生炖排骨
(感谢小二的麻麻不远万里发来的图片~)
这一道菜,小二的麻麻第一次做的时候,小二犹豫了很久都不敢吃……毕竟感觉很诡异……(而且小二的麻麻经常把很多菜放在一起炖汤,所以小二还能够活到现在应该也是人品的保佑……但是味道是真的没的说,超级好吃!突然想回家喝麻麻做的汤……)
于是,可以这么解释,小二第一次吃这道菜的时候,因为不熟悉,其实产生的感觉更多的是一种负性的情绪(因为陌生很容易产生不确定感和风险感),但是吃了之后感觉是真心的好吃!(拮抗机制)在小二的麻麻多次做了这个菜之后,因为频繁的接触,负性情绪的产生越来越少,而正性的情绪却在不断得到加强,由此,也就导致了小二越来越喜欢吃这道菜~
NO.2
“良性自虐”说
小二万万没有想到,“自虐”竟然有一天和吃辣挂上钩了……总觉着这是离我们自己千山万水的事情,突然就这么频繁的在身边发生了……实在是一时半会儿难以接受……
唯“辣”与美食不可辜负~不过看到前面的“良性”二字,还算稍稍有点安慰了……
良性自虐,是指个体享受那些身体或大脑将之错误地解读为威胁的负面体验, 个体一旦意识到真正的危险并不存在, 认知和身体反应的差异就会导致一种令人愉悦的兴奋感。
其实简单来讲,就跟有些人喜欢看恐怖片是一个道理。
下面咱们来举例分析分析~
注意!注意!前方高能!
唯“辣”与美食不可辜负~
其实咱们的重点,并不是恐怖片……毕竟恐怖片不好吃……
还是来点好吃的东西看看吧~
唯“辣”与美食不可辜负~麻辣小龙虾相信很多人都是有所耳闻的,而且湖南的麻辣小龙虾也是超级赞的!(这一点霁小二可以以人格担保!)
说起麻辣小龙虾,小二就想到了一个自己“良性自虐”的例子,这里来给大家分享一下~(现学现卖的既视感……)
记得第一次吃麻辣小龙虾的时候,小二还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辣妹子”(吃完之后,发现是假的……),然后在吃小龙虾的过程中,由于实在是太辣了,产生的痛感让霁小二的身体错误的解读为遇到了威胁……并且做出了防御反应,比如流眼泪,但是小二又是知道没啥威胁的,毕竟就是吃个虾,能出啥事?于是小二就一边一把鼻涕一把泪,一边喝水吃龙虾……而这个过程中带来的痛感和流泪就被理解成为了一种享受……(总觉得……怪怪的……)
唯“辣”与美食不可辜负~顺便公布一下经过科学研究归纳出来的“良性自虐”的几种类型,一定有一款适合你哟~
(小二是不会承认就是想拉人下水的!)
灼痛类(吃辣)
悲伤类(如看悲剧电影)
恶心类(如令人恶心的笑话)
恐惧类(如坐过山车)
疼痛类(如按摩)
酒精类(如喝啤酒)
耗竭类(如体育运动)
苦味类(如喝黑咖啡)
NO.3
个体身心适应
喝完苦咖啡之后带给我们的神经兴奋可能就是有些人爱上咖啡的原因,那么,辣椒的摄入后效应也可能是导致我们偏好发生反转的原因。
也就是我们吃完辣椒之后的一些感觉,使得我们喜欢吃辣。
那么吃辣到底可以带给我们什么感觉呢?
嘿嘿~研究表明, 辣椒素的摄入能够增加身体的能量消耗从而促进负能量平衡,使体温升高促进人体脂肪氧化。
动物研究还显示, 辣椒素和类辣椒素具有缓解疲劳的作用, 同时,辣椒素还具备镇痛作用。
光是以上这些,就不得不让我们对吃辣产生好感,更何况还有更重要的一点~
研究还表明,大量摄入辣椒素还会促使大脑分泌内啡肽从而产生欣快感!
看到这一点的时候,小二又想到了一道菜——伤心凉粉!
唯“辣”与美食不可辜负~很久以前,小二就听说过,有的人很难过的时候就会去吃伤心凉粉,一开始以为这个凉粉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后来发现好像不是这样……
其实是因为吃了凉粉的人都会被辣出眼泪,别人还以为遇到了什么伤心事,所以才叫做伤心凉粉。
但是为什么有的人难过的时候真的会去吃伤心凉粉呢?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些人不好意思哭,但是被辣哭了也就没有那么不好意思了,相当于是保全了自尊心。另一个原因嘛……
“大量摄入辣椒素会使人产生欣快感”
所以吃完伤心凉粉之后,心情就真的变好了!
如果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尝试去吃点辣辣的东西~心情说不定马上就变好了呢!
(不过还是得量力而行啊……不然真的会哭的很惨的……)
唯“辣”与美食不可辜负~喜欢吃辣的原因说完之后,咱们就可以再来聊聊别的啦~
说到心理学,很多人都会想到诸如——
“你是不是一眼就能看穿我?”
“你是不是能够马上看出来我是什么性格的人?”
Of course,这些事情心理学是没办法“一眼”办到的,但是呢,毕竟涉及到一些个性特质,所以还是有可以了解的手段滴~
这不,就有研究发现,喜欢吃辣的人一般也是高感觉寻求的人。这类人一般都喜欢刺激、新颖的活动。而且,感觉寻求行为与喜爱辣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也与个体食辣的频率显著相关。
也就是说,如果你看见一个人很喜欢吃辣,当你打算做一些刺激新颖的事情的时候,或许你可以叫上他~
(有没有一种慧眼识人的感觉~)
唯“辣”与美食不可辜负~
除此之外,食辣行为与冒险、攻击和易怒有关。
(注意此处是食辣行为哦,也就是说,跟喜不喜欢吃辣其实关系不太大)
人们在吃辣之后更容易冒险,做出一些高风险的决策,就像是一种“头脑一热”的感觉。所以,俗话说得好:“千万不要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做决定”,小二觉得可以再加上一条——“千万不要在吃辣的时候做决定”。
另外,食辣还能够触发攻击认知和行为。
有研究者随机分配给被试辣食或非辣食后让其进行拼写(由于这些研究都是外国的,所以拼写任务其实就是拼写单词的意思)和阅读, 结果显示,吃了辣食的被试在拼写任务中拼出了更多攻击性词汇, 而且在阅读中更容易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攻击性。
这就说明,食辣带来的身体感知觉能够触发攻击认知。不仅如此, 研究还发现仅仅是暴露在辣食图片或文字下, 并不需要真正食用, 也能够触发攻击认知, 并且图片触发的攻击认知程度高于文字触发的程度。
(嗯……按照这个说法,目前看文的小伙伴们可能都已经唤起了自己的攻击认知,大晚上放毒是小二的不对……但是千万不要打我,小二也是无辜的……)
关于这个,大家理解最深的应该就是夏天夜市里的烧烤配啤酒,或者是寒冬中一锅热腾腾的麻辣烫~
吹点小凉风,跟三五好友,一边侃大山,一边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额……小二觉得果汁还是更好一点~),想想还是很爽的啊!
然后在这样的情况下,碰上一些脾气暴躁的,血气方刚的,可能就很容易打起来……这里面说不定就是有吃辣的缘故的,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啥电视剧里经常有打架斗殴一类的情节就是发生在这些夜市上了~
如果感到乏味你就吃点辣
如果感到乏味你就吃点辣
如果感到乏味就快快吃点辣呀
看哪大家都一齐吃点辣!
(请配合《幸福拍手歌》旋律自行体会其中奥妙~)
下面,就迎来了我们关于“辣”的第三个问题——
为啥“感到乏味就要吃点辣”呢?
这其实也是有科学依据的,且听小二慢慢道来~
有研究发现,被引发了孤独感的被试对热的食物评价更高并发生对热食的需求。
这说明, 心理“冷”激活了个体对身体“热”的动机性、补偿性需求。这句话可能有点难以理解,咱们现场来做一个测试~
“想象一下你即将与一些咄咄逼人的同事一起开会, 你需要拿出最佳的攻击状态以免被同事压倒。你会选择吃什么样的食物帮助自己应对这次会议?”
A.热辣的食物
B.温和清淡的食物
C.既不温和也不热辣的
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大多数人都选择了C,但选择 A 的人数仍然是选择 B 的人数的三倍。
这虽然仅仅是研究者通过一个简单的访谈得出的结果,没有经过严谨的实验操纵和分析, 但仍然可以为我们带来启发。于是研究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 当个体感到攻击状态不够、勇气不足、或生活乏味缺乏多样化选择时, 是否会产生食辣的补偿性需要?
且已有研究证实,食辣会使个体产生多样化的需求,这也就从侧面说明了,当我们感到生活乏味时,我们或许可以通过吃辣来改变这种状态。
当然了~还是要在最后放一下毒的~
给大家推荐几道菜,以便帮助大家在必要的时候提升勇气,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
(嗯……比如说演讲之前?或者表白之前?不知道有没有人试验过,如果有验证记得告诉小二噢~)
口水鸡:
唯“辣”与美食不可辜负~享有“名驰巴蜀三千里,味压江南十二州”之美称。
剁椒鱼头:
唯“辣”与美食不可辜负~以鱼头的“味鲜”和剁辣椒的“辣”为一体,肥而不腻、肉质细嫩、鲜辣适口,风味独具一格。
酸辣粉:
唯“辣”与美食不可辜负~尝一口,酸辣爽口,完全是停不下来!
酸汤鱼:
唯“辣”与美食不可辜负~加了番茄、贵州红辣椒、辣椒油、大蒜和大葱。不过,这道菜里的酸,靠的却不是醋,而是贵州人平时常吃的各种酸菜。
麻婆豆腐:
唯“辣”与美食不可辜负~麻婆豆腐的真正功力,就是能让你的嘴直接麻成木头。
泡菜:
唯“辣”与美食不可辜负~可不是大众认为的辣白菜哟~夏天吃,极其爽口,冬天配粥也是绝妙~
最后!放了如此多的毒的小二,真诚的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享受美食,享受生活~
(快速溜走……)
参考文献:
傅于玲 邓富民 杨帅 徐玖平.舌尖上的“自虐”——食辣中的心理学问题.心理科学进展.2018, 26(9):1651–1660
BY/霁小二
排版/霁小二
图片/网络
期待佛系的你
关注佛系的我(* ̄∇ ̄*)
唯“辣”与美食不可辜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