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类型:语用型整合教学
上课时间:2019年1月8日下午第二节
上课地点:河南省襄城县大成中学九7班
执教老师:襄城县教研室 孙秋备
学情概况:大成中学是县城里一所私立学校,规模中等,学生素养一般。改班学生学过《礼物》这一课,课堂学习内容涉及情节梳理、巧设悬念、细节描写。九上的篇目老师挑着讲了一些,没有学习《艺术品》。目前,正在学习九下的古诗词。
课堂实录:
一、概说故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单元“人生悲喜”中的《礼物》和《艺术品》。大家读过课文吗?
生:读过。
师:声音真响亮,说明咱们班同学积极又自信。好,这两篇都是与礼物有关的小说,同样是“礼物”,两篇小说分别讲述了什么不一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快速浏览两篇小说,选用下面句式概述故事,或者说说你的阅读感受。
(屏显)
小说讲了_____________的故事。
这是一篇写(关于)__________的小说。
师:同学们请注意,我们同时学习的是两篇小说,所以你在交流展示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大家你说的是哪一篇,好吧?浏览、思考,3分钟。
(生静静浏览)
师:我们来概说故事吧。谁先来说?请你说。
生:《礼物》这篇小说讲了一对夫妇在圣诞前夕为了给对方买礼物而奉献出自己宝贵东西的故事。
师:你的语言非常完整。
生:《礼物》讲了德拉和吉姆卖掉自己最好的东西为对方买来最终无用的礼物。
师:你从对比的角度来概说,很有想法。说说《艺术品》吧,或者你对这两篇小说的感觉。
生:我说《艺术品》。萨沙把祖传的古铜大烛台送给医师,医师又把它送给别人,最后大烛台又回到了医师手里。
生:《艺术品》讲的是萨沙为感谢医师的救命之恩把祖传大烛台送给医师,医师觉得有伤风化又把大烛台转送别人,最后又回到自己手里的故事。
师:用了四字词语,说得就很丰富了。咱们来提炼一下,用一个词或者短语来表达你读了小说的感受,比如《西游记》是关于意志的小说,《水浒传》是宣扬侠义的小说。这两篇小说呢?我很愿意听听大家的看法。
生:是关于礼物的。
师:哈哈,再深入一点。
生:这是批判社会的小说。
师:哪一篇?
生:《礼物》。
师:《礼物》批判了什么人什么事?
(生沉默不语)
师:小伙子的脑系统暂时空白,刷新一下,重新再来。请坐。
生:我觉得《艺术品》批判了社会上虚伪的人。
师:大家听见没有,他说“我觉得”,很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很可贵的,希望大家都向他学习。
师:咱们刚才聊了两篇小说讲了什么故事。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在获奖感言中说自己只是个会讲故事的人。会讲故事是小说家的看家本领。欧•亨利和契诃夫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是顶级会讲故事的人。好的故事一定有共同的东西。比读这两篇小说,想一想这两个故事吸引你的地方是哪里?故事讲得好在哪里?可以和同桌讨论。
(学生互相交流)
生:最吸引我的是《礼物》的结尾。你看,小说一开始写德拉卖了自己最珍贵的头发,费尽周折为吉姆买表链,那结果应该是吉姆高兴地接受礼物,给自己的金表带上表链。可是结尾却不是这样,而是吉姆卖了自己的金表为德拉买礼物。结尾很出乎意料。
师:这样的结尾出乎意料之外。
生齐:又在情理之中。
师:《艺术品》的结尾有没有这样的特点?
一生又概述一遍故事情节。
师:你只是概述故事,没有说到结尾的特点。我们来读一读两文的结尾。男生读《礼物》,女生读《艺术品》。
(屏显)
吉姆并没有照着她的话去做,却倒在榻上,双手枕着头,笑了起来。“德尔,”他说,“我们把圣诞节礼物搁在一边,暂且保存起来。它们实在太好啦,现在用了未免可惜。我是卖掉了金表,换了钱去买你的发梳的。现在请你煎肉排吧。”
萨沙由于满心感激而发抖,把一个大烛台放在医师面前。医师张开嘴,原想说一句话,可是什么也没说出来:他的舌头僵住了。
(生分读)
生:大烛台又回到医师手里,读到这里我感到意外。
师:看来,两篇小说都有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尾。那故事设置这样结局是不是太突兀啦?读起来是不是不合理?
生:不是。
师:你读的时候有没有觉得不合理,可虚假?
生:没有。前面写到了萨沙的爸爸是收买古铜器的,他和妈妈也干这一行。所以后面古铜器会再回到萨沙手里。
生:萨沙第一次送的时候发愁没有配成一对,后来才急匆匆地再送给医师。
师:这在小说中叫做“伏笔”。
(屏显)
伏笔是文学创作中描写、叙述的一种手法,指作者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
师:《礼物》中有伏笔吗?
生:我觉得《礼物》中反复写穷的句子,都是伏笔。因为就是太穷,只能卖了唯一值钱的东西买礼物。
师:有了这些伏笔,不仅使文章结构严谨,还能营造一种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伏笔,使情节圆合。
结尾,使故事出其不意。但是呢,我们读到的《礼物》有不同的译本。去年我在讲这一篇文章时,它的结尾是这样的,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大家评鉴一下,你更喜欢哪个结尾。
(屏显)
正如诸位所知,麦琪是聪明人,聪明绝顶的人,他们把礼物带来送给出生在马槽里的耶稣。他们发明送圣诞礼物这艺术。由于他们是聪明人,毫无疑问,他们的礼物也是聪明的礼物,如果碰上两样东西完全一样,可能还具有交换的权利。在这儿,我已经笨拙地给你们介绍了住公寓套间的两个傻孩子不足为奇的平淡故事,他们极不明智地为了对方而牺牲了他们家最最宝贵的东西。不过,让我们对现今的聪明人说最后一句话,在一切馈赠礼物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在一切馈赠又接受礼物的人当中,像他们两个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无论在任何地方,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人。他们就是麦琪。
(一男生读)
师:大家告诉我,这个结尾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
生齐:议论。
师:咱们同学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很扎实。那你觉得以这个议论段做结尾好不好呢?
生:我觉得课文的结尾好。因为课文结尾没有对这两个人进行评价,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生:我也觉得课文好。课文结尾语言简洁,用吉姆的话把故事的结局交代出来,我觉得很巧妙,更含蓄隽永。
师:你认为这样的结尾让人回味无穷。有没有同学觉得原来的结尾挺好?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是一种才华。
生:原结尾比较长,用议论的方式表明了作者的态度。最后一句说“在一切馈赠礼物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在一切馈赠又接受礼物的人当中,像他们两个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作者是说他们虽然献出了最宝贵的东西,但他们也得到了最珍贵的礼物,他们的行为是聪明的。
师:你的意思是作者在结尾不仅赞美了他们馈赠礼物时纯真的爱,而且更赞美他们接受礼物时的相互理解、彼此珍视。这样的结尾,让故事的内涵更深刻了。是这样吧?你的阅读力很强。
师:咱们教材的编者可能觉得这个结尾太不简洁,就删掉了。那我们看《艺术品》的结尾,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屏显)
原文:萨沙由于满心感激而发抖,把一个大烛台放在医师面前。医师张开嘴,原想说一句话,可是什么也没说出来:他的舌头僵住了。
改文:萨沙由于满心感激而发抖,把一个大烛台放在医师面前。医师瞠目结舌了。
师:大家来读一读。这样改,是不是更简洁更有力?
(生齐读)
生:原文更能表现医师的吃惊,不知说什么才好。
生:原文写出了医师惊惶、尴尬的心理。
师:你的意思是,原文用神态描写来表现心理活动。眼光很敏锐。同学们,刚才通过的比读,我们发现,短篇小说的结尾常常是小说家精心打造的地方。关注结尾,揣摩技法,会对小说有更深入的理解。我们九年级的同学,阅读小说时,不仅要读懂故事,还要从鉴赏的角度去品评小说的优劣,这对大家阅读力和思考力的提升都会很有帮助。
师:通过整合比读《礼物》和《艺术品》,我们发现,好故事在很多方面是相同的。谁来总结一下,好故事具备哪些要素?
生:好故事都有悬念。
生:有伏笔,使首尾呼应。
生:巧合,凸显主题。
师:很多好故事都有巧合。比如大家现在正读的《水浒传》,巧合就很普遍。林冲的遭遇,处处都有巧合。重要人物的出场也往往运用巧合,宋江怒杀阎婆惜后逃到小旋风柴进的府上,一天,宋江与柴进饮酒。酒后,宋江站立不稳,一脚踢翻了木锨,惹怒了正在木锨旁烤火的好汉,谁出场了?
生齐:武松。
师:这个巧合使故事往下发展。所以,巧合可以凸显主题,也可以推动情节发展。好故事让人爱不释手,让人觉出“真”,让人拍手称善。请大家共读。
(屏显)
好故事的特征:
善设悬念吸引读者
善埋伏笔情节圆合
善造巧合凸显主题
善写结尾意味深长
善描人物个性显扬
……
三、比较礼物
师:这是两篇关于礼物的小说。包含礼仪和情意的物品,我们称之为礼物。在西方,送礼物的习俗起源于圣诞节。
(屏显)
耶稣降生时,东方的三位圣人(智者)给他送来三样礼物:黄金、乳香、没药。后来,圣诞节赠送礼物的习俗逐渐流传下去。圣诞节是西方重大的节日之一,相当于中国的春节,人们互赠礼物表达亲情和友情。
师:那么,两篇小说的主人公在赠送物品时,传递了怎样的情意呢?我们来演读主人公的对话,从字里行间品味礼物的内涵。
(屏显)
德拉:我把头发剪掉卖了,因为不送你一件礼物,我过不了圣诞节。
吉姆:我是卖掉了金表,换了钱去买你的发梳的。
德拉:好好地对待我,我剪掉头发为的是你呀。我的头发也许数得清,但我对你的情爱谁也数不清。
吉姆:别对我有什么误会,德尔。不管是剪发、修脸,还是洗头,我对我姑娘的爱情是决不会减低的。
(两生演读)
师:你们俩读得不好,老是笑啥?
生笑:不好意思。
师:为什么?
生:太直白了。
师:这就是中国人和西方人的不同了。我们总是不好意思表达爱意。德拉和吉姆这对小夫妻,直爽爽、热辣辣地说出爱,表达爱。这正是他们最打动读者的地方。我们再来读。
(屏显)
(医师独白)“这东西好得很,这是无须争论的。丢掉未免可惜……可是留下也不行……嗯!……这就成了难题!该把它送给谁,或者捐给谁呢?”
(医师)“你好,朋友!我是来对你表一表谢意的,老兄。这东西可真美。”
(律师)“原来是这么一个玩意儿!”他大笑道,“啊,见它的鬼,这是魔鬼才想得出的玩意儿!妙极了!迷人啊!你是从哪儿弄来这么一个可爱的东西的?”“不过你,老兄,把你的礼物拿走吧。我不能收。我母亲和托我打官司的人常上我这儿来……再者,我也不好意思叫仆人看见。”
(医师)“不行,不行……不准你推辞!这你就太不对了!这是艺术品……多么活泼……传神……我都不愿意再说了!你要惹我生气了!”
(律师独白)“这东西挺好,丢掉是可惜的,留下来又不像样。最好把它送给别人……那就这么办,今天傍晚我索性把这个大烛台送给喜剧演员沙希金吧。那个坏蛋喜欢这类东西……”
(两男生演读,语气神态都很生动)
师:你们这一组读得好,进入到情境当中了。通过两组同学的演读,大家来比较一下,同样是礼物,传递的情感、见证的人性相同吗?
(屏显)
《______》中的礼物
包含着______________
见证了______________
生:《艺术品》中的礼物包含着虚情假意。
生:《艺术品》中的礼物见证了庸俗、虚伪。
生:《礼物》中的礼物包含着爱和奉献。
生:《礼物》中的礼物见证了无私和真诚。
师:生活中还有没有医师们的假伪行为、德拉们的真诚?
生齐:有。
生:《泰坦尼克号》中的杰克和罗斯也一样爱得真诚。
生:有时候,很多大人也是把自己不想要的礼品再送给别人。
师:经典小说就是这样,常读常新,总能给我们以启发和思考。真和善,让小说成为广为流传的好故事,让人物精神迸发打动人心的力量。自是真善成其美。创作小说如此,做人更是如此。愿大家的生活中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假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