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这本书大概是上个月我开始零零碎碎开始看的,看到这个月月底了才刚看过50%,倒不是这本书篇幅有多长,而是。。。我看不下去。
通常看不下去都是因为书的内容太无聊,或者太晦涩难懂,而这本书都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这本称霸在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许久的书,不存在任何阅读问题。可为什么我读的如此慢,却又如此放不下这本书呢?
有一天,我在家刷碗,刷着刷着我就忘了我在干什么,直到冷不丁碟子没拿稳,我才回过神来,我突然懂了我为什么读不动这本书,原因无他,只因为这本书的内容太像生活,真实而入微,贴切而深刻。
《无声告白》里的这个家庭,是千千万万个真实家庭的写照,人物有血有肉,有人性,有无奈,让我感同身受的是,我会觉得我们这一代人如同这个主角母亲,太不容易。有人可能要说,我们这代人不愁吃不愁穿有什么不幸福的,也许是我不容易满足,可我的确不能把明白的事情咽进肚子。我们这一代人,贫困的不是物质,是心灵。
我们经历了这个国家发展最快的30年,无论有没有坐上时代红利的顺风车,我们都摆脱了饿肚子的命运,可是,我们却没法摆脱思想上的“饿肚子”。其实社会发展到这里,确实来到了一个各方面转型的时候,撇开科学技术等现代产物,人类的思想在每一个相似的历史时期都差不多,人文方面的成就就现在来讲,未必比古人先进,所以现在我们遇到任何的哲学问题或者社会问题,但凡想不通,都不妨回头看看历史,比如现在中国结婚率,生育率越来越低,欧美发达国家不都经历过吗?人到中年,更多的是繁重的压力,从琐事压力到经济压力,自己的空间被无限制压缩,所以我很理解书中那个曾经拥有梦想的妈妈居然会悄无声息的离开,重负会有个黑洞,要么自己被吞噬,要么自己以最快的速度逃离,而大部分人都会被黑洞吸进去。我们从小缺乏自我意识的教育,大多数学习成绩优异的人在社会中都会逐渐迷失,而大部分自我的进化教育都是在大学以后的很多年里才能完成,而有勇气敢于重新选择的人是寥寥无几,回头再去看,教育和自我成长本来就是个博弈过程,这个过程中真正取胜的家庭又是寥寥无几的,之所以寥寥无几,才决定了自我进化的难度,所以教育这件事,恐怕从头到尾都需要自我学习和去教别人,并一生都伴随着生活的博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