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刚看了一半的《无声告白》

我刚看了一半的《无声告白》

作者: Mr_小五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8-08-28 23:50 被阅读0次

《无声告白》这本书大概是上个月我开始零零碎碎开始看的,看到这个月月底了才刚看过50%,倒不是这本书篇幅有多长,而是。。。我看不下去。

通常看不下去都是因为书的内容太无聊,或者太晦涩难懂,而这本书都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这本称霸在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许久的书,不存在任何阅读问题。可为什么我读的如此慢,却又如此放不下这本书呢?

有一天,我在家刷碗,刷着刷着我就忘了我在干什么,直到冷不丁碟子没拿稳,我才回过神来,我突然懂了我为什么读不动这本书,原因无他,只因为这本书的内容太像生活,真实而入微,贴切而深刻。

《无声告白》里的这个家庭,是千千万万个真实家庭的写照,人物有血有肉,有人性,有无奈,让我感同身受的是,我会觉得我们这一代人如同这个主角母亲,太不容易。有人可能要说,我们这代人不愁吃不愁穿有什么不幸福的,也许是我不容易满足,可我的确不能把明白的事情咽进肚子。我们这一代人,贫困的不是物质,是心灵。

我们经历了这个国家发展最快的30年,无论有没有坐上时代红利的顺风车,我们都摆脱了饿肚子的命运,可是,我们却没法摆脱思想上的“饿肚子”。其实社会发展到这里,确实来到了一个各方面转型的时候,撇开科学技术等现代产物,人类的思想在每一个相似的历史时期都差不多,人文方面的成就就现在来讲,未必比古人先进,所以现在我们遇到任何的哲学问题或者社会问题,但凡想不通,都不妨回头看看历史,比如现在中国结婚率,生育率越来越低,欧美发达国家不都经历过吗?人到中年,更多的是繁重的压力,从琐事压力到经济压力,自己的空间被无限制压缩,所以我很理解书中那个曾经拥有梦想的妈妈居然会悄无声息的离开,重负会有个黑洞,要么自己被吞噬,要么自己以最快的速度逃离,而大部分人都会被黑洞吸进去。我们从小缺乏自我意识的教育,大多数学习成绩优异的人在社会中都会逐渐迷失,而大部分自我的进化教育都是在大学以后的很多年里才能完成,而有勇气敢于重新选择的人是寥寥无几,回头再去看,教育和自我成长本来就是个博弈过程,这个过程中真正取胜的家庭又是寥寥无几的,之所以寥寥无几,才决定了自我进化的难度,所以教育这件事,恐怕从头到尾都需要自我学习和去教别人,并一生都伴随着生活的博弈。

相关文章

  • 我刚看了一半的《无声告白》

    《无声告白》这本书大概是上个月我开始零零碎碎开始看的,看到这个月月底了才刚看过50%,倒不是这本书篇幅有多长,而是...

  • 愿你,依旧善良和勇敢

    今天看了一本书《无声的告白》,看了一半,还没看完。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算是在当地比较富裕的家庭...

  •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打卡

    #20161115阅读打卡# 《无声告白》一至七章 这本书大概看了将近一半,觉得它在很多方面可以启发着我们。例如人...

  • 那些我没有告诉过你的恐惧和爱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这是《无声告白》的英文原名。与“无声告白”相比,我更喜欢它...

  • 无声的告白——读《无声告白》

    上上周二晚上,应该是10月16号,听蔡斌老师分享了《无声告白》这本书,就跟他借回家了。放了近10天才打开,花了两天...

  • 《无声告白》里的无声告白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在我看完最后一页合上这本书的时候再一次看到封面上这句话。活在...

  • 死于期待

    今天看了《无声告白》这本书,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的英文名“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故...

  • 《无声告白》/无声的告白,不叫做告白

    文/木木757 图/网络 在看《无声告白》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情很不好,一股愤怒之情油然而生。这原本是一个美好...

  • 我把暗恋四年的男士处成了闺蜜

    我曾经以为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直到很久之后才知道,这只是其中一半。 陪伴不是告白,互相喜欢才是。 我看了身边太多朋...

  • 告白,无声告白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刚看了一半的《无声告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gnq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