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玉壶春之美——张生—深圳来宝国际

玉壶春之美——张生—深圳来宝国际

作者: 艺术品盛世收藏 | 来源:发表于2018-12-07 20:24 被阅读0次

清代康、雍、乾时期,经济繁荣,工商业兴盛,制瓷业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空前的繁荣,不仅官窑成就显著,民窑也兴旺发达。清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形容“至乾隆,精巧之至,几于鬼斧神工。”乾隆青花仍是当时瓷器生产的主要品种,承袭康熙、雍正青花的特点,并在其基础上继续发展创新、提高,体现在制作技巧上达到前所未有的成就。从工艺制作上看,其胎体的成型、青料的绘制等等,都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清中期之后到清晚期,随着经济、文化的衰落,瓷业生产受到影响,制瓷水平明显呈下降趋势。

一、宣德时期青花用料多采用“苏泥勃青”进口料,因含铁量较高,锰和钴的含量较低,故青花发色深蓝浓艳,凝重处常自然形成有黑斑点,成为后世无法模仿的特征。

二、宣德时期釉色呈深蓝苍翠,浑厚肥润,温纯柔和,而且料色多进入釉骨。

三、宣德时期纹饰笔法自然浑化,蓝色花纹多呈现在滋润白净底面,酷似中国画在宣纸上所形成的晕散一样,有较强的艺术效果。

四、宣德时期瓷胎较成化、永乐要厚重,手摸器物时多有明显分段横接痕迹的感觉。

五、宣德时期青花纹饰多绘有蕉叶纹及缠枝莲纹,而且这时的缠枝莲叶纹的花叶片中的主叶逐渐呈桃实模样,叶的两翼为明显粗短茁壮,其风格一改永乐时纤细柔嫩,而显得粗壮豪放,笔法也较苍劲。

玉壶春瓶名称的来源,认为是因宋人诗句“玉壶先春”而得名。一般为撇口、细颈、垂腹、圆足。其特点是颈部较细,中部束腰,这种造型定型于宋代,历经宋、元、明、清,品种有青釉、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等,成为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物。玉壶春瓶在宋代时作为斟酒之器,在酒器中为单独的一件使用,注碗与盘盏为一组合。元代时期与宋代流行的酒器组合稍有不同,元代酒器组合是盘盏与玉壶春瓶,玉壶春瓶取代了注碗,在元代壁画中有相应的情景,元代墓中出土的酒器往往是盘盏与玉壶春瓶同出。

玉壶春瓶是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型,流行地区广,沿用时间长,宋以后历代各地窑场均有烧制。它的造型据传是由唐代寺院里的净水瓶演变而来,基本形制为撇口、细颈、垂腹、圈足,是一种以变化柔和的弧线为轮廓线的瓶类,造型非常优美。关于玉壶春瓶定名的由来说法不一,有专家分析是由唐代司空图的《诗品·典雅》中“玉壶买春,赏雨茆屋;座中佳士,左右修竹”的句子而得名的,可见玉壶春之名富有诗意,深受人们的喜爱。

从左至右:北宋 、元、明洪武、明永乐、明嘉靖、清雍正、现代仿明洪武

玉壶春瓶为宋代创新品种,汝窑、定窑、龙泉窑、耀州窑、景德镇窑以及磁州窑都有烧制,各具特色。从传世品看,元代或明初时有带盖者。明清官窑器比宋元时更为精美,瓶体饰以青花、五彩、斗彩、粉彩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玉壶春之美——张生—深圳来宝国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gpx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