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好的小说应该具有哪些主要特点呢?首先,它的主题应该要具备足够的吸引力,让人想要读下去,最好是不一口气读完就不罢休的那种;其次,它的情节应该具备可能性,就是说虽然是在讲故事,但却具有某种原型——小说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第三,小说中的人物,主角或者配角,都具备个性鲜明且有与之相适应的言行。具备上述特点,小说就能够取得成功。宇尘的《食罪者》系列悬疑小说在这三个方面都符合,所以它得到追捧也就不难理解。
当然,这并非是说,《食罪者》系列就没有什么不足,但这些不足只能说是“白璧微瑕”而已。小说的结构还是非常大的,毕竟是要持续十部之“久”的。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还必须时时处处有高潮,不断吸引着读者看下去,但又得注意把某些“坑”给填起来。所以,这其中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似乎,很多时候,某个人的言行,某件事的走向,都可以归结到人的心理问题——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虽然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的时间并不很长,直到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才真正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而直到上个世纪的中期,心理学才有了相对统一的定义。但心理学走进小说,成为小说中人物和事件的内在驱动力,却较早开始,在阿瑟·柯南·道尔的心“福尔摩斯”系列里就可以窥见心理学的影子。所以,宇尘把从心理学视角来展开故事情切,把心理学医生丁潜的遭遇反映到小说中,也就不难理解,而且也因此成就了一段荡气回肠的破案经历。
在《食罪者9》中,情节继续发展。柳菲虽然怀疑丁潜在其温欣被杀事件中的作用和表现,但还算是有所冷静——丁潜呢,估计一定不会是那个“坏人”,而且一定另有隐情。所以,两人之间倒还算是有一定的默契,最后的结果如何,确实让人无限神往——之前猜测得太多太多,却始终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没有什么定论。最后的这个大“坑”宇尘将会如何来填,毫无疑问值得期待。
不过,《食罪者9》中的故事主角虽然是柳菲,却又未必就是她;如果不是丁潜,故事是推进不下去的。阴差阳错之下,柳菲成为了警方通缉的嫌疑人,虽然最终得以洗脱,一桩若干年前的大案浮出水面。结果既令人惊愕,却不禁深深惋惜。这似乎是宇尘在作某种铺垫,在预示着丁潜之事必定会有隐情。当然,坏人终究是逃不脱惩罚的,但愿这一天要来得更早一些。
在“最终结局”来临之前,一方面有所期待,一方面却也不妨回顾一下前面的故事情节——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这一点特别有意义。最好的方式就是把1到9部《食罪者》再好好看一看,看看自己是否能从中找到些什么,看看自己在与宇尘的“竞赛”中能否取得哪怕是一点点领先,恐怕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