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2年第三天,这两天我一直在思考:2022年,企业内部的管理会不会不一样?会有哪些新趋势?实际上,并没有思考出什么必然结论,但是潜意识里认为企业内部的管理会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特点。
40多年前,小平同志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整体发展思路,过去40年,我们的经济迈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至高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路深深烙在每一位企业创始人、领导者甚至是每一个普通大众身上,这在企业内部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现象就是:一切围着企业的经济效益转,合同、营收、利润、产值等指标成为企业最核心的指标。更新一步,企业内部从上到下所关注的都是经济指标,对经济以外的指标,如环境保护、科技研发、管理创新、文化建设等明显关注不够,投入不足……
当经济指标连年高升时,大家充满激情、相安无事,是一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大时代,实际上,因为经济指标连年高升,也掩盖了很多管理上的问题,甚至会形成“科研不重视”、“管理无用论”的文化氛围,一个人在企业里有没有价值,有没有存在感和获得感,完全取决于他对经济指标的贡献……在我看来,正是得益于过去国内经济的快速、高速发展,在企业内部有没有战略、有没有规划、有没有文化、有没有科研、甚至有没有科学的激励机制等根本不重要,反正企业也会连年增长,而且似乎是“没有钱解决不了的问题”。十年前,我在一家民营企业(当时这家民营企业位列中国民企500强)调研,我问企业创始人: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创始人挠了挠头,不好意思但又底气十足地讲:“啥核心竞争力啊?就是有钱……”前几年,这家企业因资金链问题破产了……
小米创始人雷军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类似地,较早以前银行里也有一个调侃的段子——狗来当银行行长,银行也会赚钱。实际上,各行行业的大部分企业过去经济效益之所以连年增长,得益于一个最大的“风口”——国内经济的快速高速发展。而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随着经济新常态与新冠疫情爆发的叠加,大部分行业的大部分企业都感受到了“寒意”,而另一个残酷的“事实”是,2021年可能是未来10年最好的一年……换言之,过去那种只重视“经济指标”发展逻辑的基础受到挑战了,企业必须要投入更多精力在“管理”上,形成新发展理念,才能够更好地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下取得新成效。结合我的观察与思考,我认为2022年,企业的管理提升趋势将呈现以下四方面特点:
趋势一:更关注战略规划。过去很多企业秉持的基本逻辑是“到哪座山,唱哪支歌”,很少会系统地思考并形成公司战略规划,甚至于我们看到的很多有“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往往也是事后总结,甚至有不少企业领导者将战略归结为“好运气”。以我2021年为企业提供战略规划服务的经历来看,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过去他们也会做战略规划,“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等都在跟着做,但是他们(企业决策层)参与度都不高,甚至有一些领导者承认,过去做战略规划的核心诉求是要有一个文本(应付上头检查,做完就锁在抽屉里再也没拿出来过),而现在不同,我们在帮企业制定“十四五”战略规划时,企业决策层参与度非常高,而且对战略落地性有明确要求……因此,对战略规划的重要,以及实际的战略规划能力将是2022年管理提升的趋势之一。实际上,在新一轮的规划里,我们看到中央也组织召开了专门的国家“十四五”战略发展规划会议,从上到下形成了一个重视的氛围。
趋势二:更关注企业文化建设。我们过去讲“一流的企业靠文化管理”,企业由过去的高速、快速发展突然进入了各项经济指标都不理想的新常态(当然,在2021年,我知道很多企业,尽管公司效益一落千丈,但是仍然还给员工发好、发足奖金——和往年不相上下的奖金金额,一是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的滞后性,二是部分民营企业老板拿过去赚的钱分给大家),这会给企业和员工会带来很大的不适,集体进入焦虑不安状态,很多人会情绪低落,会焦躁不安,甚至是迷惘和不知所措,在此背景下,如何建设一套公司从上到下都认同的和过去单一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不同的企业文化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正如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所言——资源会枯竭,唯有文化生生不息。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结合我的咨询经验,我将之总结为:对外赚钱的底线,对内共事的规则。一个有文化的企业和没有文化企业的本质区别是,前者明确什么钱赚,什么钱不赚,而后者几乎是只要是钱都赚(没有底线),同样的,在企业内部,一群人,无论是三、五个,还是三、五百、乃至三、五万,大家一起共事的基本规则是什么?事实上,企业文化上接战略规划落地,下引激励机制建设。简言之,2022年,企业不能够忽视企业文化的管理和激励作用。
趋势三:更关注激励机制打造。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企业内部激励机制的假设是公司业绩能够高速、快速发展,每年15%左右的增长,是大部分企业的“基本盘”,在快速增长、且基数较大的背景下,对激励机制的精细化要求往往被忽视。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两个人奖金都很高的基础上,一个人多两万、一个人少两万,这两人实际上也不会那么“斤斤计较”,但是如果本身蛋糕就很小,谁多分一点,谁少分一点,这两人就会特别关注。所以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如何构建一套真正体现“多劳多得”的激励机制显得尤其重要,并且在此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多劳”的人,也就是当前很多企业讲的“奋斗者”,只有真正关注好这部分人的利益,企业才能够形成发展的良性循环,否则,久而久之,企业里的“奋斗者”可能都离开了,剩下一群只想“躺平”的人,那个时候“企将不企”——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就会在企业里生根发芽。同样的,在经济发展红利下,大多数企业的激励机制基本上遵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单一维度的价值认同,2022年开始,多元价值认同的激励机制构建将显得尤为重要。
趋势四:更关注科技研发投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下,真正愿意坐下来搞科研、搞研发的企业和个人是非常少的,在我过往服务的企业中,大部分企业都被认定为“科技型企业”,但是我常常直截了当地问他们,他们到底有什么他们自认为拿得出手的科研成果?结论是,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像样的科研成果),这实际上也不怪他们,这是我们一个发展阶段的必然结果,试想,我和你同时进入一家单位,我们两学历、技术、水平都旗鼓相当,我去搞科研、你去搞经营,在经济环境良好的背景下,一年下来,你赚得盆满钵满,成为公司内部的“明星”,而我可能一个成果(能够商业化运用的成果)没搞出来,可能在公司内部还会被认为是“被养着的一群人”,这样一来,“我”在公司内部的必然选择就是逼着自己去做经营,或者就是对外去寻找一家真正重视科研的单位……今天,我们讲“高质量发展”,我个人理解,如果说过去企业的高速、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家经济的高速、快速发展,那么接下来,企业要想取得好的发展,科研创新是必经之路,如何更好的搭建科研体系、引进和留住科研人才、有效激励科研人员,是迈入2022年的企业需要重点思考和关注的管理趋势。
实际上,2022年,企业还将面临一些新的管理挑战,比如2022年7月,00后就正式进入工作岗位了,他们到底有什么特点,喜欢什么样的管理?再比如,2021年推行得如火如荼的国有企业经理层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本质是对国企经理层领导的激励)成效到底如何等(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欢迎关注)。
作者简介
王荣增:管理咨询师、国际注册管理咨师(CMC)、管理培训师、商业作者。专注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咨询及培训,著有《精进管理:如何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