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孙子兵法之五事

孙子兵法之五事

作者: 孤门游星Z | 来源:发表于2017-02-06 00:31 被阅读34次

    《孙子兵法》

     结合曹操,杜牧,王皙等十一位名人所注解的《十一家注孙子》,曹操是百年一遇的征战枭雄,杜牧出生于动乱的宰相之家,其注解都各具划时代特色。

人们常年对于《孙子兵法》的误解,《孙子兵法》并不是专门讲奇谋巧计去赢取胜利的,而是通过敌我双方的实力悬殊的比较后,具有绝对的兵力,财力,民力等绝对优势。即以下几个方面:道,天,地,将,法。是故,古有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孙子兵法之五事

下面结合三国的一些战役来简介  五事七计的五事:道,天,地,将,法。

道,事理也,上承古统 ,下顺事理于民。四百年的大汉统制,汉为正统已经深入民心,枭雄曹操深明此点,故挟天子以令诸侯,并笔告于民,我(曹操)乃扶汉室于倾危险之功臣,以此名正,名正则言顺,曹操就可以用笔杆子以天子名义来随意发布诏书,启动他的宣传机器,来笼络人心,为此得将得才,即人和。

天与地 ,即为天时地利。

回首赤壁战役,曹操北兵不适于天时水战,寒战。战役开始前,就已经在军中爆发各种传染性疾病,碰上绝地利,虽有兵力八十三万,战船千舰,战将千员,几倍于孙刘兵船,不也火烧赤壁,败走华容道。

将,不单于我方战将,而是双方战将,将当以智、信、仁、勇、严等五德,来排列其应具备的能力。智能运筹帷幄,信能赏罚分明,仁能得附人心,勇能坚决果断,严能行事立威。

孙子兵法之五事

法,多指将的军法军纪,不同的将有不同的行令政法,也就造就了同一支军队,由不同的将军来领导就有不同的军队面貌。战场上,高明的新将来接替败将时,表面上只是换上将旗,却对敌军有诸多威慑。后三国时代,诸葛亮起三十五万蜀兵北伐,三胜曹休大军,曹军军心大乱,营中逃兵四散,最后换将司马懿,司马懿到军营后,马上公布新军法,士卒逃跑斩伍长,伍长逃跑斩,伍长逃跑斩哨长....,颁布奖罚,放假两日,鱼肉大餐,再号令换上司马将旗,笼络军心,惊其蜀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孙子兵法之五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gry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