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前我的日程表一下子安排很满,相对以前现在我人白天基本不在家里。坦白说第一周面对时间安排的变化是不适应的,心里同时冒出许多顾虑来,我一贯的“风格”就是这样,变了节奏就开始怀疑人生。
以前的节奏是白天送儿子到幼儿园后去图书馆做事,或写作,或群聊,或和伙伴们聊群活动,或看书,或听课,或画画……周末或徒步,或和家人聚,或和陪伴群里的伙伴聚……一切看起来好像挺充实。
可是这种充实又似乎有种说不出的窒息感。
三个月前王老师的禅修课招募我报名了,报名后好像为我看似充实的怪圈敲开一个口子。每周二的禅修到番禺上半天(9-12点),路程远幸好有另一个同学同行,早上可以打车去。
可禅修结束已经消费掉了半天时间,再坐地铁回到家又差不多到点接儿子放学,我开始觉得这一天我都没做啥(浪费了),这也没做,那也没做一堆杂七杂八的念头,试图证明自己没安排好时间,做了这事对不起没做的另一件事。我的天呀,自己竟然会是这种思维。
生活就是来成就我突破的了,接下来是瑜伽课,王老师请了一个很不错的瑜伽老师上课问有没有伙伴一起参加。这个消息很吸引我,最近我意识到从身体上打开自己,打开心,瑜伽可以练习和自己的身体链接,可时间是周一、三、五中午1:30-2:30,地点是番禺春草青幼儿园。我在想周五儿子是下午3:30放学,怎样接儿子?
犹犹豫豫着的我被一句话敲了脑袋:不要总是以接送孩子作为阻碍你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理由。对哦,带孩子就像是我理所当然的挡箭牌,言外之意是我不是不想,而是迫不得已。
对舒适区的觉察开始萌芽。
大地的爱之走出舒适区禅修加上瑜伽课一周都跑番禺,开始让我感到不适应,我运营的工作都没时间做啦,这是我给自己更大的一个辩解。运营做得好不好与禅修瑜伽根本没关系,这明显是我的赖症,为自己没做好找替罪羔羊。
我试问自己,每天安安稳稳在家运营就能做得很好?呵呵,不是的。之前没有禅修没有瑜伽课运营也一样不咋滴,其实还是我对做运营这个事情不够坚定和彻底的决心,还有没有真正的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是旅游去不同地方的意思,而是接触不同的人和事,多听别人的故事,多和外面链接。
对舒适区更深的体验觉察是最近公益线下学习会上线,不定时在周五或者周六日举行。对于改变生活节奏就怀疑人生的我来说,又是一块大石头加我身上,一周都要奔波在外,一奔波以往所谓井井有条的事肯定乱。
我的分裂和胡思乱想无疑是最牵扯精力的,第一次番禺春草青的线下学习会我内心深处便有抗拒,可又和自己说不能不去,这是我的选择啊。第二次学习会是第二周,我还头痛了,加上练瑜伽没放松,紧绷着身体,那一天下来我整个人都是碎了的感觉,晚上还吃了一颗感冒药止头痛,那周末是徒步不能倒。
这种状态直到第三次线下学习会后有所改变,这段时间东莞也有组织者在招募她们那边的人,一下十几人参加,我特别羞愧,为什么别人可以这么灵活轻松做到,而我却那么吃力?
有羞愧,可我知道羞愧没什么鬼用,不如来些实际的行动,我便向东莞的朋友取经,问问她们是怎样组织的,再反思自己。我发现是我没有真的想走出去,忽略很多身边的资源,也有懒症,走一步退半步,并不是像打游戏一样攻克困难的思维,而是逃避困难的思维。
我想我还不够全然打开把自己的大地能量拉练起来,大地是承载万物,而我是可以为自己的选择发挥更大的承载力,更有担当。
当我想通了这些感觉精力好了很多,成长的因缘真的很奇妙,正好上周六在品宅的学习会坐我旁边分享的妈妈透露出大地妈妈的能量,我当场觉得被共振了,我也可以成为家里的中流砥柱,顺便在写情书的时候告别了习惯依赖的自己,告别被动的舒适区。
周二东莞的学习会,朋友邀请我一起去见见面,这一问推动了我:“对啊,我可以跟着去学习”。不过当下还是犹豫了几秒钟,胡思乱想了一下才厚着脸皮去找车蹭。改变有个过程,允许自己有犹豫的时间,有觉察就好啦。
随后我再去问老公这周的休息时间,如有神助,老公休周二毫不犹豫接力孩子的接送。还和我说:“出差回来晚自己先吃点东西垫底,到时候留饭菜给你。”。对的,我向老公开口是坚定且故作骄傲地说周二我去出差,我还自我调侃全职师奶去出差威风吧?特此感谢他对我工作的支持。
上周六的学习会也是正好遇上可乐秋游,直系血亲都没空带可乐,我拜托了表弟,表弟一口答应,可乐表示比和我去更开心。我想对孩子放手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实践自我松绑,我思想枷锁少,才会少框住孩子,孩子是可以把自己照顾得很好。
引用《妈妈是什么之颠扑不破的妈妈》的金句:爱是勇敢的承担,不惧脏累,是顽强的耐受。大地之爱不仅有滋养之意,还有坚忍承担之意。
精力和精神都是可以在生活中持续拉练而提升的,我的生命状态是给儿子最好的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