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Five 重新打造属于跑者的身体和思维
Chapter 26 锻炼跑步的力量
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的跑步热潮萌芽,一般自学的跑步团体还没有开始重视跑步训练。当时很多人认为,跑步是为了逃离满是汗臭味的健身房,为了追求户外运动所带来的精神上的自由。
所以,在这种观点下,锻炼肌肉是跟跑步毫无关系的,人们甚至对练习举重健美的人存有偏见。人们还认为,为了跑得更好,你需要跑得多一点儿再多一点。当时很多出名的马拉松跑者认可低强度长距离的训练方式(LSD,Long Slow distance)。教练们重视的是心肺能力。
总的来说,人们认为好的跑者都很瘦,但并不憔悴,举重的人都是大块头。
(跟我们现在的想法几乎一样呢,在那一段坚持跑步的时期,我追求的就是慢跑+长距离。)
结果是:
不管是职业选手或业余跑者,受伤的比例不断攀升。美国的跑步热潮也因此消退。
大多数业余跑者都是自我训练,他们开始认为跑步对身体的负担太大。因此逐渐不再跑步,转而做一些其他运动。大半真心喜爱跑步的跑者开始寻找排解训练狂热的新出口;认真的教练也在不断尝试新的训练方式。
然而,这些训练方式都直接忽略了如何培养跑步所需的肌肉强度。
最开始意识到肌肉强度训练队跑步重要性的著作,是1978年出版的《跑者指南》(Runner’s Handbook),两位作者在10种造成跑步伤害的主因中提到了“无力的脚”和“无力的抗重力肌群”,他们首先主张肌肉强度训练的重要性。
而现在,科学家已经公认肌肉强度训练可以增进耐力选手的表现。
可是,我们之前不是一直宣称“姿势跑步法”是很简单的的吗?我们不是依赖重力,快速地把脚掌移开地面就可以了吗?跟重力又有什么关系呢?
别急,在英文中有一句老话“链条的坚固程度取决于它最薄弱的环节(A Chain is only as strong as its weakest link)”。人身体中的肌群并不是独立作用的,而是相互整合成一个系统。只有它们都扮演好自身的角色,你才能顺利往前跑。只要其中某个部分跟不上,整个系统都会崩溃。
在“姿势跑步法”中,动作非常简单且具有重复性,但你必须有足够的肌肉强度才能维持动作的稳定性,还要不做出其他会耗尽体力和减损整体表现得动作。
一个比喻:老式火车使用火车头拖拽,引擎只是不断地把一根杆子一次又一次往下压来驱动轮子。机械原理很简单,而且动作的范围也没有很大,但其中所有机械的力量强度必须非常高才行。只要其中有一个环节出故障了,整列火车就会动弹不得。
“姿势跑步法”的主要动作很简单,但必须让整个身体持续待在画框里。这不是专注度的问题,还有你的身体是否具有执行你所发布的指令的能力。因此,你需要力量来让你待在画框里,也让你成就敏捷,他跟你维持速度是所需要的从地面把脚掌抬起所花的时间和步频关系重大。
渐渐地,你会发现,最初是从力学条件所开发出来的理论性技术,似乎变成超越科学理论的精湛艺术。
一位技术高超的跑者,所呈现出的整体性像是在向前完美流动,让跑步超越了一般的功能性,达到美的境界。让人联想到一只奔跑的猎豹那样纯粹圆满与完美。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依次锻炼肌肉的伸缩能力,臀部肌群的训练方式,后大腿肌群的训练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