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
2018.10.21 请先给我一点尊重

2018.10.21 请先给我一点尊重

作者: Cindy辛迪不说话 | 来源:发表于2018-10-21 16:20 被阅读0次

    不久前看到一个辩题(《奇葩说》):

    首先设定了一个星球,该不该制定一条法律,如果一个父亲陪伴孩子一周不满八个小时,就取消他的父亲这个称呼呢?

    显而易见的,这道题聚焦的是现代婚姻关系和家庭关系里一个丧偶式婚姻的问题,自然也与中国传统社会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息息相关。

    当我把这个我认为还颇有趣味的题目分享给妈妈时,她不屑地轻笑了一声,说,这个题目有什么意义吗。

    是啊,我仔细一想,的确荒谬可笑。但同时,我也恍然间明白了辩论它的意义所在。

    去年我第一次接触辩论的时候,我惊诧于其绝对性,即非黑即白。但我们深刻地明白,许多事情纷纷扰扰烦不胜烦,便是因为它的两面性,甚至于多面性。正是因为几边都有理,我们方才犹豫两难。

    这个时候有一个同学告诉我:

    辩论就像拔河,双方都努力的往自己边上拉,看看到底哪方能更胜一筹。

    现在大多数辩题都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所以我们更会反对这种非黑即白。因为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更多时候我们只能去找一个平衡,求一个两全其美。

    但这道辩题它是虚幻的,是看上去就不可能在任何国家任何地区出台落实的。所以它给了我们更多更大的空间,它告诉我们,一个父亲就应该负起他父亲的责任,爱是陪伴爱是关怀,他连陪伴都做不到剥夺他一个对应的称号怎么了。可它也提醒我们,不是每一个父亲都有办法陪伴他的孩子的,不是他不想陪,是因为他不能,可能是因为经济,可能是因为职业,可能是因为身份责任。可能对于他来讲,也许他肩负的其他责任,真的要比对他孩子的责任重要得多。

    正是因为这道题目的虚幻性,才使得我们在思考的过程中代入感较少,才能更多地抽离出来,去看到这道辩题,它其实想让我们明白,很多事情大家其实都有理,你有你的道理,别人也有他的苦衷。在辩论的准备和进行期间,你为自己立论找论点,是为自己的利益发声;准备对方论点寻找突破漏洞,是为他人的利益设想。我想说的是,辩论它带给我们的,更多时候不是一定要坚定地站在哪一方,而是一种遇到事情换位思考的态度和习惯。

    有一次班里要换座位,我们六个人一共有一二三三排可以自由选。众所周知,第三排是上佳之选,而第一排这种能受到老师特别关注的位置,自然是下下签。当时如果我们不商量直接换过去的话,我就是第一排,而z则是第三排。我当然也不想坐第一排,我问z,要不我们剪刀石头布?z拒绝了我,理由是,我不想。其他几位直接换过去不用坐第一排的同学亦是如此。我无奈地在第一排坐了两周,又到了换位置的日子。此时,如果直接换过去,原本第一排的我,就会坐上第四排这种得天独厚之座,而对第三排恋恋不舍的z同学,就要坐到最后一排去了。这时候z同学问我:我们来抽签吗?我愣了愣,说,为什么。他说,抽签公平吗。我当场撂下一句,不抽。

    其实我很明白大家都想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我也有私心,我也想做到自己舒适区去。可是资源是有限的。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可以两全的事情,更没有多少可以完全凭你个人意志去决断的事情。如果你要求我考虑你的利益,就请先考虑考虑我的利益;如果你希望我尊重你,就麻烦也请尊重尊重我。当你以一句我不想来搪塞我的时候,你就必须接受后来我将拒绝你的要求。

    许多事情,都是要双方沟通商量,各退一步的。没有人能够一直占上风,也没有人能够一直妥协退让。如果有,说明这个人ta真的是上帝派给你的天使,也请麻烦对ta好一点。

    所以我想说,辩论它提供的,正是一个大家将心比心的机会。你一定没有听说一个好的辩手,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观点中,而不去攻击批驳对方的观点的。但反驳也罢,认同亦可,重要的是思考过,也就是尊重。

    我真心希望有更多人可以喜欢辩论,你不一定要表达,但请一定要认真思考。它不仅是一个理性的过程,它更是一个将心比心,求同存异,互相包容互相尊重的过程。

    最后偏一个小小的题,对于这道辩题,还有一个可以扩展的思考点是,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社会道德逻辑体系变得使这个辩题不再荒谬可笑了,真的能出台落实了,那么我们的思想又会变成什么样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10.21 请先给我一点尊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gvb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