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得舒服
一、人类居住场所的演变历史
人类是何时开始建房子的?这个问题,我们要放到历史长河中仔细寻觅。
首先动物有建造房子的吗?只能说是巢穴或者是窝,比如鸟类在树上筑巢,兔子在地里打洞。熊找树洞或者山洞冬眠。
这类暂居场所提供了两个作用,一是保护作用,防止被外敌伤害,和保温,不被严寒侵袭。二是作为繁殖下一代的平台,幼兽出生,要找一个稳定的家,才能平安成长。
所以人类建造房子的理念,也是有所依据的,就是为了安全和繁殖。
穴居人是原始人类的一个分支,他们利用天然洞穴,存活了很多年。
没有天然洞穴的人类,在平原上如何生活,就像搭鸟巢一样,盖起了草房子。有的鸟巢是很精致的,是有盖可以挡雨的,所以人类的房子也有顶。
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房子的形式不断变化,有石头的,有木制的,有砖瓦的,都是地域差异,每个地区有每个地区的样式。与民族习惯一样,每个民族的房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房子的安全属性,也发生了变化。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大分工,贫富差距的扩大,房子越来越成为身份的象征,房子成为了一种产业,是有价值的。
房产出现了。
古代有很多大的房子,名垂历史,比如金字塔、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中国长城等,这些建筑不是意义上的住宅,是具有特殊功能的建筑,但都是房子的延伸。
人类先学会了造房子,才居有定所,发展出了社会,温饱解决后,才发展文明,不断提升生活品质,建造各种提升生活品质的建筑。
二、现代人的居住理念
房子发展到现在,可以看看中国,中国的房子,尤其是农村的房子,北方一个样,南方一个样,西北一个样,西南一个样,趋同化严重。
开发商的各种商业住宅小区,也大同小异,没什么不同,绿化不一样,房子内部布局不一样,其他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反观欧洲的古建筑就保留的很好,城市里的房子也没有一样的。
这是两种文化制度决定的,中国提倡集体主义,国外提倡个人主义,大家觉得跟别人的一样是一种耻辱。而中国人的房子却认为如果不随波逐流,容易标新立异,被人非议。
尤其中国人是人情社会,抬头不见低头见,过分的出风头,很容易被吹折。所以,大家都选择了低调的做人方式。
现代人的居住理念,大多数人的理念,都是房子要有增值能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房产也进入了商业阶段,没有了福利房,所有人都要到商品房市场去买房子。
买一个怎样的房子成为了每个中国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中国因为城市发展的不同,分为了一二三线等城市,每个城市划分的标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房价的高低,一线城市的房子平均都是10万元以上,所以在这种地方买一个50平的房子就要500万。而五线城市的房价才5000元不到,买一个100平的房子才50万。
房价让现代人的居住理念,扭曲了,本来住着舒服,就可以的理念,被歪曲成,一定要住的有价值,要住好地段,要住学区房。
扭曲了的观念,让人去追求扭曲的利益,结果整个人都扭曲了。
三、未来的住宅发展
未来的住房发展,将会回归本位,让房子回到本来的性质,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从中国人口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将面临人口大规模下降的趋势,这个趋势二十年内就会显现,随着计划生育前的50、60、70后的老去,这批新中国的扩招一代将带走大量人口,中国人口将锐减一半以上。
到时候房子将变得一无是处,到处都是空房子,大国空巢的现象就会出现。
现在国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个现象,开始加强人口调控,放开全面二孩政策,但应者寥寥,生育率反而下降,出生人口更少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必须解决新三座大山,否则人口根本不能上去,都是跟三个建筑有关,医院、学校、住宅。
看病看不起,现在孩子有个感冒发烧,就得去医院,消炎药不要钱的打,过度治疗,赚钱。
上学上不起,各种补课班,不补就跟不上,特长班,择校费,过度教育,赚钱。
住宅住不起,各种学区房,中心区,精品房,不买,就上不了好学校,看不了好医院,赚钱。
所有的社会资源,都被商业化了,这就让富者越来越富,穷者越来越穷,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
未来的住宅发展,应该是智能化,信息化,模块化。
万物互联,每个人都能掌握自己住宅的任何信息,可以直接一键缴费,水电暖互联。
在家,足不出户就可以做任何事情,都可以上门服务。
模块化,以后房子不用买,都是租用,需要什么类型的,缴纳租金,就可以入住。
以后的职业也都是模块化的,上岗无需培训,直接上岗,拎包入住,u盘往脑子一插,就可以了。
房子是自己的,好好打扫,住着舒服就行,不要穷奢极欲,欲望是一直存在的,满足不完的。
只有心平气和的面对一切生活中的烦恼,当做解决疙瘩,一个个的解开,解不开就放下,就可以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