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了,讲话都不听了,真难管"
“完全不懂他在想什么,跟他说东,他偏要往西”
“说一句顶十句,原来他很乖的,现在不知道为什么成这样了”
这些话语是不是很熟悉,这些场景是不是很常见,每当家长会或者家长聚会的时候,听得最多的就是这里类抱怨,仿佛那个天使般的孩子一夜之间变成了恶魔,让家长们措手不及
家长们觉得孩子让他们操碎了心,却没想过你的孩子也许正在经历一个特殊的时期,叛逆期
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监护。他们反对父母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他们也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
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叛逆心理才因此产生,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3个叛逆期,即是T2(可怕的两岁)的幼儿期叛逆、“七岁八岁狗都嫌、九岁还有大半年”的儿童期叛逆,以及让父母如坐针毡、闻风丧胆的青春期叛逆。
【第一个“叛逆期”:2-3岁幼儿期叛逆】
孩子初步建立自我意识,处于皮亚杰所说的道德发展的“自我中心阶段”。
这时候的孩子,眼里只有“我”的存在,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甚至是想到的,都是“我的”,他们不懂得“我”以外人的思想、表现与“我”有什么关联,所以当外界与“我”不一致时,对于情绪识别和表达能力不足的他们,就会表现出苦恼、打滚、大喊“不”等叛逆行为,传递“宝宝不高兴”的感受。
爱说“不”的幼儿叛逆期
【第二个“叛逆期”:7-9岁儿童期叛逆】
所以,对父母的安排和指挥,他们会进行底线试探式的“反抗”。加上这个阶段的身体技能和大脑均处在发育的活跃阶段,孩子体能饱满、好奇心重和探索欲强,所以会显得淘气,甚至是顽劣难以管教,以至于狗都嫌弃。
不愿“听”的儿童叛逆期
【第三个“叛逆期”:12-18岁青春期叛逆】
青春期,是人从孩子迈向成人的过度,从人类生存的本能来说,孩子渴望脱离依附、独立生活的强烈自我表现欲,是他未来能够适应社会的正常反应。
这个阶段的孩子,不再像小时候一样粘人,而是喜欢追求“求异思维”。无论对方对错都喜欢通过标新立异引起别人注意。加上受激素变化的影响,他们更容易冲动。
所以,经常会和父母发生对抗或冲突。对他们来说,叛逆是“长大了”的感觉。
养孩子,最惧怕和头疼的就是“叛逆期”,而这一代的孩子,似乎叛逆的更重了。
同事家的小女孩,因为妈妈没有满足她买玩具的诉求,直接在商场里嚎哭打滚。
前不久,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因为玩手机和父母大战,被父亲没收手机后直接从13楼一跃而下。
一个17岁少年与母亲发生争执,冲出轿车,跳桥身亡,整个过程仅仅几秒,根本无暇翻盘。
叛逆期的孩子让不少父母谈之色变,无所适从,说重了,怕孩子接受不了,说轻了,怕孩子变本加厉,导致了很多家长明明是爱,却做成了不爱,这是最大的悲哀
其实,孩子的叛逆期,也是父母的蜕变期,著名教育人尹建莉老师曾说:所有的“叛逆”行为背后,一定隐藏着家长对孩子的不理解,以及遇到问题时简单、粗暴的管理,所谓中学生的“叛逆期”是对孩子的妖魔化。
父母对孩子最本质的是什么?是爱,回归初心,用爱与孩子一起携手面对叛逆期考核吧,古人在教育方面是非常有智慧的,广为流传国学经典中就有非常多可以借鉴的教育理念
一、教育孩子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学会珍惜你的幸福,学会感谢你身边的一切,因为珍惜才会拥有,感恩才能天长地久……
感恩,是我们生活中永恒的话题。学会感恩,学会热爱生活。我们将会感受到更多快乐
心怀感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性之高贵所在。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
当今社会,孩子成为了一个家庭的中心。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家长难免会对孩子百依百顺,万般溺爱。这样的结果是很多孩子极度自我、自私。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感恩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弟子规》中提到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父母教诲自己的时候,态度应该恭敬,并仔细聆听父母的话;父母批评和责备自己的时候,不管自己认为父母批评的是对是错,面对父母的批评都应该态度恭顺,不要当面顶撞。
现在的很多独生子女,习惯了全家人围着自己转,别说对父母长辈恭恭敬敬,谨听教诲,有些孩子骄纵成性,稍有不如意就对父母长辈冷言冷语,破口大骂,甚至伤害父母的也屡见不鲜。
百敬孝当先,历史以来都是被排在第一位的。主要体现在对长辈的尊敬和关心上。
学会感恩,是每一个孩子最重要的一课,会避免掉叛逆期非常多的冲突
二、尊重孩子自然成长的特性
《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虽然天地万物都根源于“道”,但“道”对万物却是“生而不有”,丝毫不干涉万物的自然发展过程,这就叫“道法自然”。
万物生长自有时,其实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不要一味的强求孩子,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牵一只蜗牛去跑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想走快点,可蜗牛虽然很用力,每次却只能前进一点点。我催它,喊它,唬它,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在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我拉它,我扯它,甚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真奇怪,为什么上帝要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唉!也许上帝去抓蜗牛了!”好吧!松手吧!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任蜗牛往前爬,我只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轻轻吹来,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慢着!我听到鸟声,还有虫鸣,我看到了满天的星斗多亮丽。咦?以前怎么没有这些体会?我忽然想起来,莫非是我弄错了!上帝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生活中,很多成长中的孩子就如同故事中的蜗牛一样,他们本来已经很努力的在前行,但是作为父母的我们却总是觉得他们爬得太慢?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他们“爬”得快一点。然而往往事与愿违,我们的付出并不一定能够取得我们想要的结果。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
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从尊重孩子发展的个体差异出发。我们往往容易把自己的期望投射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按照我们给他们设定的路线去前进,这往往是孩子逆反的根源所在
每一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做事就会充满信心,信心是留给自己的。它能让孩子在做事的时候充满精神和活力。
三、做一个善于倾听的父母
《弟子规》有言,“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指的是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父母想要在教育叛逆期的孩子上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首先得让自己得到孩子的信任。当孩子信任我们时,就会相信我们说的每一句话,自然而然就不会叛逆了。不过我们需要彼此信任。
家长们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很优秀,当他们犯错误时不要一味的指责,而要耐心的教他们做事的方式方法。这样给孩子更多的关爱与信心,他们才会变得更好。
当孩子有反常的迹象时,我们要尽快与其沟通,这样也会拉近我们与孩子心与心的距离。当然不同的沟通方式也会有不同的效果,因此我们要注意交流的方式
不同的表达方式,能传递出不同的情感,带给对方完全不同的感受,结果是产生不同的沟通效果。那些会说话的人跟谁都能聊得来,更受欢迎,也更容易办成事;而老实木讷的人,则常常因为不善言辞而吃亏。尽管大家都认同,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但是,与不懂表达自我的人相比,善于说话的人,往往能更早绽放出优秀的光芒,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给孩子多一点认同和接受,不要轻易的对孩子某个叛逆的行为去做结论。
当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或障碍时,及时的为其提供解决的方法,同时鼓励、引导他们走出困境。千万不可以给他们施加太大的压力。
我们与孩子最大的矛盾就是他们的学习。当孩子学习不好时,我们不要抱怨也不要指责。如今孩子们学习是非常辛苦的,他们面对着家长、学校、同学等各方面的压力,一般是不会不好好学习的。此时家长们可以看看孩子们其它长处,尽量让他们各方面全面发展。
你懂孩子,孩子怎么会跟你叛逆呢?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有独特的轨迹,成长逐步走向独立——从行为、到思维、再到身心分离,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独立宣言。
幼儿期叛逆期:我要自我尝试
儿童期叛逆期:我要独立思考
青春期叛逆期:我要自由和尊严
“尝试”需要鼓励,“独立思考”需要清净,“自由和尊严”则需要放手。
每个阶段不仅是孩子的成长,更是对父母教育的全新挑战,孩子是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个性品质,这些都是在家庭里养成的,而正是这些,决定了孩子能力大小和命运好坏。
每个孩子的未来,都有迹可循的。
父母的关注点和目标在哪里,孩子的未来,就在哪里。
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让我们成为了最好的父母。
而我们的孩子,也终将成为最让我们自豪的那个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