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思考者
向外索求,不如寻找内心

向外索求,不如寻找内心

作者: 任风南 | 来源:发表于2016-09-08 08:32 被阅读38次

1

屡屡健忘,所以屡屡生出事端。

于是暗下狠心,想把发生的事、说过的话,牢牢记住,无奈智力欠缺,哪怕把事情记在本子上,隔天又不知道把记录扔在哪。有些事,总是记不住;有些人,仅留模糊印象。甚至有些惊心动魄,竟也渐渐忘却。

以至于不自觉间,便得罪一些人。把人忘了,把事忘了,那不是一般罪过。鄙视一个人,或者对他人痛恨,使绊子,说明心里还有他。然而淡忘,基本上属于目中无人,自命清高。

都有自己的交际圈,而且交际范围并不局限在自己的工作或亲朋好友之间。有时参加一个酒局,临时凑起来的那种,会结识一些从不认识的人。往往是这样,喝起酒来大家称兄道弟,留个电话。酒局一散,各回各家,天高地远。如果没有机缘,再次相聚的机会基本再也没有。

更何况还有些话不投机的人呢。

有一天,接到一个电话,也有姓名显示,可怎么都记不清是谁,在哪遇到的。对方的提醒,才渐渐有了印象。你都把人家给忘了,估计人家的热情也就将至冰点了。

所以像我这样的人,也就别琢磨着在社交场上混了。

2

早些年,见过一些精明人。

别人对他说,你有那谁谁谁的电话吧?帮我查一下。他说不用查,随口报出手机号。然后再问其他人的,他也一样,都在脑子里记着呢。

还有记人记事的,时间、地点、参与者、为何事、说的什么话,记得一清二楚。

对数据敏感的人,更让人佩服。自己有时去市场买菜,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也得从脑子里过一遍。而有些人,各种数据张口就来,甚至去年的前年的一些数据,也能做简单的对比。

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不是记忆力强大的问题,而是他们善于运用自己的记忆特长,来做自己的事,都是一些在场面上特别混得开的人。想想吧,自己见到一个很久以前有过接触的人,人家马上就能叫出你的名字,知道你在那个地方,以及工作单位,无形中,马上拉近情感距离。

3

韩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确是个人有个人的特长。

但我更相信个人有个人的性格和心性。想做什么事,必然会在这件事情上用心,对于不感兴趣的,自然会忽略不计。

我喜欢与人交往,喜欢热闹,喜欢众人瞩目。那我肯定要琢磨别人心理,想办法塑造自己的形象,还要让别人与自己相处时觉得舒服无压力。

我喜欢安静,喜欢独处,喜欢一个人狂欢。那么对于一些不必要的场合,惟恐避之不及。无论人际交往对于生存有多重要,都不如让我一个人安安静静待一会。

我们的性格与天性,决定了我们各自的处世方式和发展目标。这里,没有谁对谁错,世界的精彩来自每一个各具特色的人。假如大家都是一样,简直恐怖得无法想象。

4

早些年,经历了喧嚣混乱。等年岁渐长,就自己个人来讲,还是更想过一种安静从容、放慢节奏、摒弃过多的人来人往的生活。

现在,大家都很忙,有时候打电话约朋友聚一下,一般要提前预约,因为不知道别人哪天有空。坐下来吃饭,如果朋友说今晚不喝酒,明天还有重要的事情,那也就不再劝,总不能耽误人家的工作。大家都是行色匆匆,满脸沧桑又牢骚满腹,但还是义无反顾往前冲。

没办法啊,养家糊口的担子不好挑。你、我、他,大家都一样。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恰恰忘了,自己到底想要些什么?或者说,偶也会尔考虑一下这个问题,随后又被各种各样的事情打断。

一直被时间裹挟着,不由自主往前走。每个人的经历都大体相似,上学、找工作、结婚、育儿,然后一边抚养孩子,一边赡养老人,等老人离去,孩子成人,再为孩子升学、结婚、工作而操心。子女都安稳了,我们也就该养老了。

整个过程,我们没得选择。大家都是一样,看到别人也就看到自己。我们重复着前人的路,重复着他人的路。如此想来,人生其实很悲观,能够预测到结尾的人生,实在是让人感到兴味索然。

总得在与别人相同的轨迹中,找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来,才不枉在人世中走一遭。这不一样的东西是什么?我具体也说不出,我想,大概应该是只属于我们自己的、独特的、有思考的灵魂吧。

而寻找自己的灵魂,只有让自己安静下来才能做到。

5

如果谈我们每个人的思想状态,无所谓只有两种,一种是向外索求,一种是向内寻求。

为了让自己的收入更高一些,为了让自己能做更大的事情,还有要建立深厚的人脉圈,于是努力付出劳动,绞尽脑汁反复谋划。每个人都存有炫耀的心,这样做,得到财富,或者赢得生前身后名,全都是通过向外索求得来。当然,也可以说成是“追求”。

看看周围,这是我们大部分人的通常做法。你要我也要,不可避免会发生冲突、矛盾、纷争。得到的,喜笑颜开;失去的,黯然销魂;不赔不挣的,心有不甘。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我们大多数都是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向外不断索求,不断扩张自己的领土,能让人生丰富多彩,却也让我们焦躁不安,疲惫至极。向内寻求自我,可能我们得不到过多物质财富,却可以安放自己的灵魂。

从传统文化角度来说,最高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应该是“道”了。《中庸》中有这样一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把天性修养到圆满无缺就是“道”。

这大概是说,我们的人生意义和价值,还是在于内心的修炼。

不断反省、反思;宽容看待他人他事;做事可以高调,心性却要放低;平和心境应对是是非非。我想,这应该是我们这个浮躁社会所缺少的,更是我们应该寻求的东西吧。

6

他人有他人的天地,有忙不完的应酬与事务,有属于他显赫的精彩。而我,更愿退出来,看秋风渐起,绿叶摇曳,再等它变黄飘落。

我惟愿,我们各生欢喜。

相关文章

  • 向外索求,不如寻找内心

    1 屡屡健忘,所以屡屡生出事端。 于是暗下狠心,想把发生的事、说过的话,牢牢记住,无奈智力欠缺,哪怕把事情记在本子...

  • 快乐愉悦源于自己的内心,而非向外界索求。

  • 向外索求是可悲的

    希望自己的辛苦工作得到领导的肯定,希望深爱的人给予自己足够的关爱,希望知心好友给到合乎心意的支持........

  • 真正的爱自己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我们的很多痛苦都是内心的匮乏,所以不断向外索求爱,然后会陷入更大的痛苦之中。其实到最后,峰峰转转才发现,还是...

  • 向外寻找

    折腾了两天,网上找房子,看房子 失眠心累。 今天早上如梦初醒 对于每天习惯的舒适平和的生活,充满感恩 从莲塘村朋友...

  • 工作才是最好的修行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 修行是什么,有人说是修心,也有人说是修身,总之是要修炼自己。 不是向外,而是向内,不要向外索求...

  • 向外不如向内

    最近遭遇了人生的挫折,当我茫然四顾而向外求取答案和帮助时,我让原本简单的事情复杂了,从而失去了转環的余地。自己后悔...

  • 与人争辩不如静思己过

    与人争辩,百口难辩。 有这个时间,不如静思己过,为自己的事操多一点心。 向外走迷失自己,向内走寻找自己。 向外证明...

  • 寻找爱的方向

    因为内心缺少爱, 所以我们才渴望得到爱, 这不是错, 只是我们寻找的方向错了。 爱, 如果向外界去寻找, 就会越走...

  • 如何向内探索你的生命状态

    向外寻找答案解决一时 ,向内寻找解决一世。向内探索找到问题的真相 ,也是转化生命状态的开始 。内在的真相就是内心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向外索求,不如寻找内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ds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