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央美之行,有幸聆听了靳尚谊老先生对于艺术教育的真知灼见。
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洗礼
了解了各个流派的历史
什么是好的艺术作品?怎么判断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需要提高审美水平。
出精品,如何出精品?
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鉴赏能力 。
如何有的画廊?历史是什么?
17世纪以后,荷兰出现商人,开始出现肖像画,皮肤有了冷暖,温度,自此产生了油画。
资产革命之后,出现历史画,情节性绘画。
19世纪末,工业化完成,印象派出现。
印象派到现代,功能发生转变,之前是实用,现在是欣赏,是艺术工业的改变。
从此有了画廊。
精品:1.开国大典
中央美术学院——靳尚谊老先生作者:董希文(构图突出,形象,色彩,利用中国的壁画形式,装饰性的色彩)
2.狼牙山五壮士
中央美术学院——靳尚谊老先生作者:詹建俊
3.春到西藏
中央美术学院——靳尚谊老先生作者:董希文
4.转战陕北
中央美术学院——靳尚谊老先生5.红军不怕远征难
中央美术学院——靳尚谊老先生作者:董希文 (艰苦环境中的人物,星星之花可以燎原。没有主要的人物形象。蓝黑为主,有火光,表现希望。)
❤每张画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一副好画,不在于内容,而在于表现的高度
❤创新不是最高标准,而是一个艺术家的基本素质。风格,个性是每个人的,不是教出来的,是自然流露出来的。
艺术的本质是什么?
艺术的标准是什么?
初心是什么?
使命是什么?
学艺术是很残酷的,因为要达到一流水平,极其困难,必须是极端的热爱,才能学好,不是以什么为目的的,不能有功利心。
要有高标准和要求
必须具备:中厚的基础 宽广的思维
把厚厚的一本书,融会贯通,读成一张纸……
学习之路还很漫长,需要坚持,更需要坚持自己的初心和本质,为教育事业献上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
使命:让每个生命个体都能发光
愿景:让亿万家庭因美育而幸福
价值观:用生命影响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