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时候,听过很多古人刻苦读书的佳话,如“照萤映雪”,“凿壁借光”等,现在想来,古时读书,除了与“刻苦”有关之外,还跟贫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你看,读书被称为寒窗苦读,读书的人被称为寒士、穷书生、穷秀才,可见我所言非虚。
我的读书经历也与贫穷有关。小时候,因为变故,家境异常穷困。但是母亲却告诉我越穷越要读书,她说,要你读书,不是因为读书可以升官、可以发财、可以出人头地、可以光宗耀祖,而是通过读书,你可以学到做人之本,为事之理,处事之道。母亲教导我:我们生活可以贫穷,但是精神一定要富有;我们地位可能很低,但是境界一定要高。
小时候并未能真正理解母亲的话语真意。可是今天,我很感谢母亲对我的这番教育,正如林语堂先生在《论读书》一文中所说,读书可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性灵”。正是这近三十年的阅读,才造就了今日的我。
外公曾经担任过私塾先生,虽然一生穷困,死时未留下什么财产,但却留下书籍数箱,为生计,家中变卖的东西很多,可是书籍却是一本未动。我的启蒙教育就是从诗经、唐诗、宋词开始,不过那时因为背诵,觉得读书很辛苦,心里是不愿的。我阅读兴趣的真正开始是缘于父亲。父亲看得书很杂,古典文学、世界名著、武打小说、野史传奇什么都看。经常看到父亲看书看得如痴如醉,我一度还很奇怪。直到父亲看我读书辛苦,为我淘了几本小人书回来,我才发现原来阅读还有另外的世界。原来读书也不全然是辛苦和负担,读书也可以是休闲和快乐的。从小人书开始,自己开始真正喜欢读书。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接触了小人书后,文字竟不再抽象单薄死板了。我经常把诗词曲赋幻化成生动的人、事、物,原本难以理解背诵的词句到后来可轻松掌握。在母亲和亲戚的肯定赞赏下,在自我成就满足的追求中,我由为母亲的逼迫而学变成了如饥似渴的主动求学。
02
进入学校学习后,小小的心终于体会到了贫富的落差。看着别的同学崭新的衣裳、漂亮的文具、甜甜的糖果,我除了羡慕还有小小的自卑。幸好我成绩优异,课外知识丰富,受到老师的喜爱与赞赏,我深深感到了读书的益处,越发喜欢读书了。那时除了完成课业要求,就是待在家里读书。同学朋友来找我玩我都不愿出去,我成为大家眼中的“书虫”。
从初中到高中,父母接连生意失败,所以日子过得还是艰难。除去买学习用书之外,没有闲钱买其他的书籍。而家中的书籍大都已经读得不要再读了。初中的时候日子最难熬,那时学校没有图书馆,家中书籍又已翻烂,只能到处问同学有没有书借,借到了如获珍宝,既想一口气看完,又怕看完了没有新书可继,还怕同学来催还。可是即使这样,同学能借的书也全借遍了,最后沦到了厚着脸皮到书店到借书摊蹭书看的地步。那种感觉很像做贼,怕被人发现,被人责骂,那
种忐忑那种紧张那种不堪,那是我第一次憎恨贫穷,最终,三五次之后,我终止了这种窃读行为。高中的时候,学校有了自己的图书馆,而县图书馆也离学校不远,可是由于紧张的学习生活和高度的升学压力,自己放于课外阅读的时候少了,借书也有了更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借的书都是跟学习跟课业跟考试有关的,这时候的阅读已经不能称为真正的阅读了。
03
到了大学,自己开始又重拾阅读,除了上课与勤工俭学,就是泡在图书馆里看书。渐渐地也开始了买书藏书的历史。最喜欢的就是去跑几个旧书市场,每次淘到好的书就会雀跃万分。不过毕竟还是在学生时代,经济上还是窘迫的,所以常常为了省几个钱与老板软磨硬泡,有时也会因价格过高而犹豫再三,但是每每最后还是痛下决心把书抱回了家。
就这样,在贫穷中,我与书相识、相知、相恋、相守,因为有书相伴,我痛并快乐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