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养子到一代明君,周世宗柴荣的一生短暂而辉煌

从养子到一代明君,周世宗柴荣的一生短暂而辉煌

作者: 萤火张 | 来源:发表于2023-02-24 15:56 被阅读0次

    柴荣,本姓柴,后改姓郭,后世仍习称“柴荣”,邢州尧山县人。五代时期政治家,后周第二位皇帝。

    公元 954—959 年在位、计 6 年。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有所作为的皇帝,也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

    他曾是郭威的养子,曾是走南闯北的茶叶商,后来却成了一代明君。

    他文能治国,武能安邦,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被诟病的完美皇帝。

    01、成为养子,做茶生意贴补家用

    柴荣于公元921年10月27日生于邢州尧山柴家庄。他的祖父柴翁、父亲柴守礼都是当地有名的富豪。

    后因家道中落,年未童冠的柴荣前去投奔嫁给同乡人郭威的姑母柴氏。

    柴荣自少器貌英奇,生性谨厚,他们帮助姑父郭威处理各种事务,深受郭威喜爱,而柴氏无子,便收养柴荣为子。

    当时郭威家境并不富裕,柴荣为资助家用,外出与邺都富商颉跌氏做茶货生意,往返江陵等地。

    郭威见柴荣头脑灵活,为人老实,干脆将家里开支都交他去管。

    当时江陵在楚国管辖内,楚国重商。柴荣的南下经商获利不少。

    柴荣悉心经营使郭威家的经济情况 得到了好转。

    做生意的时候,柴荣能够四处游走,体验百姓们的生活,观察社会制度的利弊,为日后他的卓越政绩奠定了基础。

    由于郭威长期担任军职,柴荣也跟随姑父学会了十八般武艺,尤善骑射。

    柴荣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熟读史书,逐步地培养起军事和政治才能。

    02、弃商从军,晋升为皇子

    柴荣在成年以后便不再继续从商,而是跟随着郭威一起建功立业。

    947年,后汉政权建立,郭威以佐命功授为枢密副使,柴荣则被任命为左监门卫大将军。

    柴荣认真学习武艺,阅读各种书籍,得到郭威的赞赏,并成为他最得力的助手。

    950年冬,后汉隐帝猜忌郭威,将其和柴荣留居京都开封的亲属全部诛杀,并企图派人杀死郭威。

    郭威于是以“清君侧”的名义杀向开封,柴荣受命留守邺都,主持邺都事务。

    951年,后周建立,郭威称帝,柴荣以皇子的身份拜澶州刺史、镇宁军节度使、检校太保,封太原郡侯。

    03、澶州任内,政绩卓著

    柴荣在澶州任内,“为政清肃,盗不犯境”,深受官民倚信。

    在澶州任内期间,柴荣认真处理囚狱,每当判决"犯人"时,总要反复调查才作出决定,他任期内没有出现一件冤案。

    州内人民多年以来捐税苛重,除正税以外,还有杂课,又有差役调拨,人民不堪其苦。

    柴荣奏请朝廷放免,使人民的负担有所减轻,日子能够过得下去了。

    当时,澶州城很小,澶州一度遭洪水破坏,街道低湿而又狭窄,官舍因长年失修而残破不堪。

    柴荣率领军民下令整修和拓宽街道,增建官吏办公的屋舍,扩大城市规模,使澶州的面貌焕然一新。

    柴荣的政治才能和声誉引起了郭威的重视。

    04、遭嫉妒,不能入朝

    精明强干的柴荣,却遭到以王峻悍将等为首的守旧派官僚的妒忌。

    王峻曾帮助郭威称帝,时任总掌全国兵马的枢密使,王峻为人奸诈,他有自己的政治野心。

    柴荣坐镇外藩,多次上表请求入朝,王峻怕兵权为柴荣所夺,于是从中作梗,极力阻挠。

    柴荣对王峻的跋扈深恶痛绝,对姑父的姑息态度也深表不满。

    其实,郭威对柴荣是信任的,虽然没有把柴荣留在朝中,但对他一直寄予厚望。

    952年正月,慕容彦超在兖州起兵反周,柴荣几次上表请求征讨。

    郭威打算托 付柴荣征伐大权,但由于枢密使王峻的阻挠而未实现。

    同年年底,柴荣晋衔为检校太傅、同平章事,进一步引起王峻的不满。

    广顺三年(953)正月,王峻奉命外出监修河堤,柴荣来到开封朝见郭威。

    王峻听到后竟丢下监修河堤的使命赶回来作崇,柴荣竟不得留京。

    05、任开封府尹,声望日隆

    王峻后来被贬逐,柴荣才被任为开封尹,封晋王。

    开封尹主掌首都的行政,是一个很重要的职位,柴荣任开封尹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仍然做了不少好事。

    这时,柴荣作为一个政治家,已经逐渐成熟了。朝中大臣都喜欢与他论事,希望他主政统军,柴荣更加得人心了。

    又过一年,柴荣晋升为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兼侍中,依前开封尹兼功德使,判内外兵马事,从而控制 了最高军事指挥权。

    07、郭威病逝,继承帝位

    公元 953 年12 月,太祖病危,因太祖郭威的两个亲生儿子早在他起兵前在京城被刘承祐杀害。

    于是后周太祖郭威才召回柴荣,正式指定柴荣为皇位继承人。

    公元 954年正月17 日,太祖病死,因为郭威是暴病身亡,柴荣为了平稳接收权力,对养父的死秘不发丧。

    过了四天,柴荣才宣布郭威的遗命:“晋王荣可于柩前即位。”

    21 日柴荣就在开封即位,仍用"显德"年号,柴荣就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周世宗。

    08、高平之战,显神威

    954年二月,北汉世祖刘崇趁后周国丧之际,自率三万兵力,并招引辽国骑兵万余人,南犯潞州。

    柴荣闻讯后,力排众议,决心亲征。他率军兼程速进,在泽州高平之南的巴公原与北汉军遭遇。

    周军众心危惧,而柴荣斗志甚锐,亲临督战。

    开战未几,后周右军大将樊爱能、何徽等带领骑兵临阵往南脱逃,周军受挫,步兵千余人弃甲投降北汉军。

    柴荣见军势危急,率亲兵 50余人,不畏矢石,冒死直冲刘崇的军帐,正在饮酒的刘崇仓促应战,惊慌失措。

    后周将士斗志立即大振,大将赵匡胤见此情景后对诸大将说;""皇上如此危急,我们怎能不拼死杀敌!?"

    说着就与大将张永德分左右两翼,身先士卒,突入敌阵。

    在柴荣和将领们的激励下,士兵们个个奋勇争先,齐心杀敌,无不以一当百,北汉兵大败,死伤惨重。

    日暮时分,河阳节度使刘词领后军抵达,柴荣与之合力,再破北汉,追击至高平,刘崇丢弃大量辎重,仓皇北逃。

    高平之战,不仅巩固了后周的政权,而且树立了柴荣的威望,同时也增强了柴荣对整顿军纪的决心。

    后周溃将樊爱能、何徽等及所部军吏以上 70 余人,不仅在会战中临阵脱逃。而且沿途枪掠,杀了柴荣派去传令的将领。

    柴荣严厉责斥樊爱能等逃跑将领说∶"你们都是几朝老将,不是不会打仗,这次战争。

    临阵脱逃,不过想把我当作奇货。卖给刘崇罢了!"

    柴荣令人将那些逃跑的将士捆绑,当着众将士的面,令行刑壮士将樊爱能等斩杀,三军将士为之一震。

    同时,对立功的将士赵匡胤等以次行赏,擢赵匡胤为殿前都虞侯。

    自此,赏罚分明,骄将惰卒为之大为震惧,军威大振。

    高平一战,柴荣的英武果敢,开始为群臣所信服,因而使得他可施行其政治抱负。

    依附辽国的北汉,已不再存夺中原恢复沙陀政权的野心。

    当年 11 月,北汉刘崇死,其子刘承钧立。从此,北汉无力南征。

    09、励精图治,锐意改革

    柴荣回到开封,亲揽大权,开始整顿纪纲。

    柴荣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柴荣即位之初,年富力强,雄心勃勃,决心遵照养父的遗愿,干出一番大事业。

    1)雄心勃发,踌躇满志

    他曾向精究术数的左谏议大夫王朴发问:“朕当得几年?”王朴答道:“臣固陋,辄以所学推之,三十年后非所知也。”

    柴荣听后十分欣喜地说:“若如卿所言,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

    为实现这一目标,柴荣励精图治,锐意改革。

    柴荣在周太祖郭威革弊的基础上,继续改善政治,训练军队,开始进行统一战争,推动历史前进。

    2)艰苦朴素,严于律己

    柴荣生活俭朴,愿为天下表率,他自小艰苦朴素,称帝后依然保持了俭朴的作风,生活上力戒奢华。

    他不贪游宴,宫内浮浪无用之人一律裁减,摒绝珠宝珍玩,禁止地方官进贡甘鲜食品。

    并要求各级政府中不急事务也一律停办,以减轻人民的负担。

    他虚心纳谏勇于自责。他曾经下诏说大臣们不批评自己,正是因为自己为人还不够坦诚,使大臣们不敢直指自己的错误,不敢畅所欲言。

    当大臣们先后进言献策,他也确实说到做到,不但没有因大臣们对自己的指摘施行报复。

    还最终根据大臣们适当的主张建立国家大策。

    (3)网罗人才,整顿科举

    推行改革,首先得网罗一批富有进取心的人才。

    柴荣思贤若渴,一即位就下诏求贤求谏。他学唐太宗,让各级官员上封事,凡有所见,都可以写成表章呈上,若对政事有所陈述。

    也可以请求引见面商,使君臣上下沟通,并从中发现和选拔经国之才。

    只要有才能,不管名位资历,柴荣都设法搜罗来,委予官号,加以录用。

    魏仁浦不是科举正途出身,但他能言善辩、足智多谋、与人为善、是个很有能力的人。柴荣不顾众人反对,破格任为宰相。

    柴荣还对科举作了整顿。显德二年 (955)考进士时,礼部侍郎主考因循苟且,不作选择,录用一批庸才。

    柴荣严惩了那个主考官,重选才德兼备的主考官,命令重考,结果原取进士十六人只有四人及第。

    显德五年(958)又重考过一场,右谏议大夫刘涛因选人不当而被贬官。

    柴荣还恢复久不举行的制科考试,广泛搜罗有用的人才。

    因此,柴荣很快就有了一批干练的人才,有些文臣武将直到北宋仍是朝廷重臣。

    (4)让流民回归土地,发展农业生产,

    由于连年战争,民生凋弊。后周地处中原,为四战之地,遭受战争的破坏更为严重。

    要提高国力,必须安定社会,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由于战乱,人口大量减少,加上官僚地主兼并土地,农民多流亡在外,大量土地抛荒不种。

    柴荣下令招抚各地流民,将无主荒地分配给流民耕种,让他们安居乐业。

    于显德二年(955)正月二十五日颁布了处理逃户庄田的法律,规定凡无主荒田,流亡户的庄田皆可向政府申请租佃承种。

    田主三年回来,则将庄田交还他一半,五年内回来则交还三分之一,五年以后回来则不予交还。

    此法一公布,大量流民承种土地,大量抛荒地重新得到开垦,对于恢复和发展中原地区的农业,起了巨大的作用。

    (5)减税,减轻人民负担

    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使贫苦的农民有喘息的机会,柴荣在显德元年 (954) 三月,下令减免租税,

    凡诸道州府人民去年所欠夏秋两税以及其它杂税,一皆放免。

    后来又多次放免租税。显德三年(956)十月,规定夏税六月一日征收,秋税十月一日征收。

    改变了以前不按时日,粮食还没收割就收租的弊病。人民减轻了负担,一个个喜气洋洋的。

    又下令退休的官员贵族也要和小民百姓一样照章纳税,连孔子的后人也不例外。这样体现了纳税的公平性。

    (6)实行均田,提高农民积极性

    显德四年(957)九月以后,柴荣又准备推行均定田租的改革。

    中书舍人窦严上书指陈田租不公,说朝廷虽多次下诏要农民垦种荒地,允许暂不交租,

    但荒地垦出来了,政府却按熟地加租,使农民不敢垦荒。荒地不垦,粮食就难以增加。

    而所以会造成这种情况,是因为官僚地主荫蔽土地。国家租税无所出,只好加在新开垦的土地之上。

    从显德四年(957年)起,后周在辖区内大规模查田、实行均租。

    仅开封一地就查 出隐漏之田42000顷,为后周乃至后来北宋统一中国打下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查田沉重地打击了地主豪滑,减轻了普通农民的租税负担,又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为后周乃至北宋统一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这是柴荣的一大政绩。

    他见到唐代《均田图》,立即大为叹服,随即下令各地也按此法,让百姓照实有土地交纳租税,

    避免地方官吏豪强将自己的赋税转嫁给底层百姓。这也使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而待这些农民富足后,国家实际可征的租税又大为增加,即使国用充足,又使农民安居乐业。

    (7)整顿寺庙,发展经济

    为了获得更多的劳动人手,柴荣把手伸向了佛教寺院,

    佛教自南北朝以来发展很快,当时国内寺院林立,僧尼百万。

    有许多逃户为逃避国家赋役,托名僧尼,甚至将庄园托名寺产。

    军队中的逃兵、无业游民、逃亡奴婢、罪犯等也都遁迹寺院,求得庇护。

    这既不利于后周政权的稳定,亦使国家失去了大量劳动人手。

    因此,显德二年(955)五月六日,柴荣下令拆寺庙,毁佛。

    凡后周境内佛教寺庙,除有皇帝敕额的得以保留外,其余一律拆毁。

    每县只留寺庙一所,官僚贵族自后不得奏请建造寺院和剃度僧尼。

    人欲为僧,不但要得到官府同意,还必须得到父母同意。

    男子必须年满15岁、女子13岁,能背诵佛经七十纸到一百纸者才可申请。

    山林亡命、罪犯、奴婢皆不许为僧。禁止自残手足遁入空门,有私度者科以重刑。

    于是,毁去寺院三万零三百三十六所,还俗僧尼近百万。

    这些人大都重新回到了土地上,成为国家的课税户。

    其中有文武才甘愿当官的,或强壮骁勇愿参军的,亦量材录用。

    此举除去了一大批社会寄生虫,朝廷获得了大量户口,增强了国力。

    政府没收了大量寺产,寺庙、寺田、寺材都收归国有,另外,还获得了大量的铜和金银。

    因为佛教寺院造佛象、法器用去了大量贵金属,许多贵族官僚也曾大量施舍金银造佛像,以积功德,这就使市面上发生了钱荒。

    柴荣在显德二年(955)九月下令将民间的佛象、铜器一并收齐,销溶铸钱。

    国家因此获得了大量钱币,充实了国库,社会上的钱荒也得以缓解,促进了商品经济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拆毁佛像时,许多人不敢动手,怕来世报应。面对阴森可怕的大铜佛,人们好象看到了释迦牟尼。

    柴荣为消除人们的疑虑,解释说: “佛是佛、铜像是铜象。况且佛说要施舍利民,自己身上的肉,眼睛都要拿出来施舍。

    我们把佛象砸了铸钱,于民有利,佛也是会同意的”

    (8)兴修水利,治理河流

    他兴修水利,治理大运河、黄河、汴河。五代十国时期,漕运已经发展起来并成为一条重要经济举措。

    兴修水利不仅可以疏通漕运水利,还有利于农田灌溉和沿岸的经济发展。柴荣还注意兴修水利。

    由于黄河长年失修,加之战乱人为的破坏,黄河多次决口,对河南山东一带造成极大的祸害,严重地威胁着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柴荣即位之初,就派大臣李谷在黄河下游检查河堤,一次就动员了六万民夫来修河堤。

    显德六年(959),黄河又于原武决口,柴荣派吴延祚征调两万民工,修复了河堤,减少了黄河的灾害。

    柴荣还对运河进行了疏浚,使江淮的船运直达开封。对农田灌溉,也兴修了一些工程,这些,都有利于国计民生。

    (9)扩建开封城

    开封在唐以前从未当过首都,本为节度使的军镇,朱温篡唐后逐渐成为五代各朝的政治中心。

    但开封城郭不大,街道狭仄,地方低温,道路泥泞,没有京城的气派,生活诸方面亦不便利。

    显德二年(955) 四月,柴荣下令扩建京城,加宽巷道,加筑外城。

    柴荣除了扩建了原本道路逼仄拥挤的开封城,还新建了罗城,总共用地面积是原来的四倍。

    虽然扩建看起来劳民伤财,但同时给予了百姓们相当大的自由。

    在公用设施选址完以后,多余的土地都归民用,不仅可以自行建造,连河边两岸都可以自行种植树木。

    发动十万民工前后干了三年,终于使开封规模宏伟。到北宋开封终于成为全国性的首都。这也是柴荣的一项政绩。

    (10)精兵简政,整顿吏治

    认为农民养活军队官员不易,因此军队一定要选用精良善战之士,绝不能让老百姓的血汗钱白白浪费。

    柴荣在即位的当月就下诏:凡军队中老弱伤痛情愿回家种田者,统统可退伍放免。

    这使五代以来农民长年被束缚在军队中的现象有了改变。

    柴荣又着手澄清吏治,大力反对贪污腐化。对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加以重处。

    柴荣对官吏贪赃枉法处罚很严。各种名目向百姓征收苛捐杂税的官吏一经发现就处以死刑,虐待民夫,也从不轻饶。

    重修永福殿时,柴荣亲自视察工地,发现内供奉官孙延常克扣工食,虐待役夫,以致有的役夫用碎瓦盛饭吃,柴荣当场将孙延常斩首。

    防御史张顺在楚州吞没税钱五十万,官丝绵二千两,亦被斩首;唐州方城县令陈守愚扣留县民蚕盐一千五百斤,也被处死。

    莱州刺史叶仁鲁虽是郭威的老部下,因贪赃绢一万五千匹,钱一千缗,柴荣不讲情面,下令啊法处死。

    对于贪财和滥杀投 降将士的人,柴荣也毫不留情地亲自处理。没有真才实干靠欺诈手段当官的都被贬放罢官。

    由于柴荣严格法制,力求做到刑戮不滥,狱讼无冤,使他的统治进一步稳固了。

    (11)严明军纪,整顿禁卫军

    他严明军纪,凡有犯法,不论何人,一概处罚。右屯卫将军薛训因纵容吏卒敲诈百姓,即被免官放逐。

    左羽林大将军孟汉卿因放纵部下鱼肉人民,向百姓“厚纳”正税以外的“耗余”,激起民愤,柴荣将其处死。

    有人说孟汉卿的罪不至于死,柴荣说:“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要以此来惩戒旁人。”

    柴荣十分坚定地表示,绝不允许军队犯法侵扰百姓。

    柴荣又特别对禁卫军进行了整顿,他命诸将逐个点选中央军中的步兵和骑兵,强壮者留,老弱胆小者尽行裁汰。

    他又招募天下壮士,将山林亡命之徒有勇力者招来充当禁卫军。这既增加了朝廷兵力,又消弥了寇盗。

    柴荣还亲自检阅诸军,挑选武艺超群者和身体特别强健者为“殿前诸班”。

    即皇家禁卫,这是一支最精锐的部队,由猛将赵匡胤统率。

    通过整军,后周中央的武装力量加强了,皇权也得以加强,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

    这为以后的征战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柴荣自己也萌发了要统一中国的雄心。

    12)建设文化事业

    柴荣的政绩还表现在文化事业方面,在整理历法、刑律、音乐等方面也做了有益的工作。

    柴荣重视文化建设,重视国家藏书,从建国之初就命人收集遗留的图画书籍,连周边各国的都不错过。

    柴荣曾请精通历数的王朴修订历法,制成《显德钦天历》,并加以使用,取代了以前各种混乱不堪的历法。

    柴荣对后世影响最深的莫过于他对混乱残忍的刑律的修订。

    他禁止官员随意处死犯人,废除凌迟腰斩等等酷虐之刑,并下令善待关押在监的犯人。

    给予他们足够的食物和卫生条件,有病就妥为治疗,允许家人探视。

    不允许官吏虐待敲诈犯人家属,更不允许牢中有犯人无故丧命的事情发生。

    与此同时他派人修订刑律,并广泛征求意见,完成了《大周刑统》,成为北宋《大宋刑统》的先声。

    柴荣又重整礼乐,广邀文人儒士,“考制度、修《通礼》、定《正乐》、议《刑统》,其制作之法皆可施于后世。”

    他又请窦俨考正雅乐,王朴也通音乐,柴荣时常亲自和王朴讨论,有关问题使失传多年的唐代音乐得以恢复,并流传到宋代。

    柴荣还开史馆,显德三年 (956),他命令史臣张昭等修编太祖郭威实录,并修编了后梁末帝朱友贞。

    后唐闵帝李从厚与末帝王从珂的实录,填补了多项空白。

    柴荣还下诏搜求遗书,使散落民间的典籍保存于国家史馆。

    组织文士校勘唐朝陆德明所著《经典释文》三十卷,雕板印行于世。

    柴荣当皇帝的时间并不长,在日理万机,戎马倥偬之际,尚能注意文化事业,这在五代皇帝中是极为罕见的。

    13)南征北战,开拓疆土

    文治并不是柴荣帝王之才的全部,作为一个乱世之主,柴荣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他的勇猛善战。

    柴荣最大的功绩还在于祖国统一方面,他征南唐,伐北汉,开疆拓土。

    955年三月,柴荣先派士兵及民夫疏浚深州和冀州之间的胡卢河,又夹胡卢河而建城垒于李晏口,派重兵戍守。

    四月,他令近臣二十余人,各撰《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平边策》各一首,柴荣亲览之。

    并采纳王朴的“攻取之道,从易者始”的建议,制定了“先南后北”的战略。

    a,收蜀中四州

    柴荣先遣将从后蜀手中收回了秦、凤、成、阶四州。

    秦凤四州是后晋时没入后蜀的。后蜀主孟昶为政苛暴,蜀人怨愤,四州人民更是民不聊生。

    人民痛恨后蜀政权,先后多次派人到开封要求后周收复旧地。

    显德二年 (955)四月,柴荣调兵遣将,向四州进攻,至五月,节度使王景率军由陕西大瓌关出击,攻下了秦州以东的黄牛寨等地。

    由于粮运不继,此后周军攻击不力,进展不大。个别将领提出罢兵回师,但柴荣不同意,坚决要求收复四州之地。

    他派赵匡胤去视察形势,赵匡胤到前线后了解到当地人民拥护周军,后蜀士气不振,就向柴荣报告四州可取,柴荣命令部队加紧进攻。

    秦州节度使韩继勋眼见周军势大,弃众间道逃归成都,其部下随即以城投降。

    成、阶二州守将见秦州已降,也举相继投降。

    到十一月,周军最后攻克凤州,俘敌节度使王环,收复了四州之地。

    柴荣下令四州人民除两税以外,其它杂税一律免征,废除后蜀暴政,使当地人民欢天喜地。

    b,三征南唐,使南唐臣服

    955年十一月,柴荣准备亲征南唐,先派李谷统领韩令坤等十二位将军出征。

    同时下诏要求吴越王钱弘俶出兵常州,以牵制南唐军力。

    改命李重进为淮南道行营指挥使,领赵匡胤等主动出击,取得正阳之战的胜利,且派兵攻取了南唐的滁、扬、泰、光、舒等州。

    五月,派兵从水路进攻南唐,但是从长江到淮河间的一段河道无法疏通。

    工程负责人禀告说由于长江 水位高于淮水,一旦掘通必然倒灌,因此无法安全施工。

    柴荣得到禀报后,竟然亲自前去查看。他用几天时间亲自设计出了详细的施工方法,

    匠人依法施行,果然安全地疏通了河道,让周军顺利出征。

    柴荣亲率水陆大军东下,得唐军舰船三百余艘,加之周军数百艘舰船,水陆俱奔,所向皆捷,连降濠州、涟水、亳州等地。

    958年正月,柴荣亲自率军攻克楚州。二月,再破扬州,继续扩大战果。三月,前往泰州、广陵、迎銮江口,大败唐军。

    南唐元宗李璟遣使求和,进献贡品,被迫献上四州之地,画江为界,每年进献贡物十万,以求罢兵。至此,淮南之战结束。

    柴荣悉平江北的淮南之地,得州十四、县六十;李璟去帝号,只称“江南国主”。

    柴荣三次南征,不但使南唐俯首就范,而且震慑了南方各割据势力,为之后的北伐扫除了后顾之忧。

    c,北伐辽国,想收复燕云十六州

    南征也不是柴荣最伟大的战功。他最了不起的事迹是北伐。

    当年后晋石敬塘为当皇帝,将燕云十六州割给契丹,此事一直是中原人的心头大痛。

    959年四月,柴荣亲率诸军北伐辽国,取道沧州率步骑数万直入辽境。

    至宁州,辽宁州刺史王洪以城降。之后,领兵水陆俱下,至益津关,守将终廷晖举城投降。

    至瓦桥关,守将姚内斌以城降;辽莫州刺史刘楚信举州投降。

    这次出师,仅四十二天,兵不血刃,连收三关三州,共十七县。

    五月丙午日,柴荣大会诸将,准备乘胜夺取幽州,诸将均认为不可,柴荣不听。

    夜间,柴荣突患疾病,只得自雄州回师。若不是他在军中忽染疾病被迫中止北伐,或许燕云南归的梦想就能实现。

    10、柴荣的三任皇后

    柴荣的结发妻子是刘氏。是一个官二代的女儿,懂诗书,知礼仪。

    她和柴荣情投意合,年弱之时就嫁给了柴荣。柴荣跟着郭威打天下时,刘氏曾任彭城县君。

    郭威西征时,后汉皇帝李承祐猜忌郭威功高震主,杀了留在京城的郭威和柴荣的家眷。

    其中柴荣的妻子刘氏和三个儿子都死于这场杀谬中。

    刘氏没有等到丈夫飞黄腾达的这一天,郭威称帝后,追册养子媳妇刘氏为彭城夫人。柴荣登基后,追册刘氏为皇后。

    柴荣的第二任妻子和第三任妻子,是一对姐妹花——大符后和小符后。

    大符后是后汉河中节度使李守贞的儿媳妇,李崇训的妻子。

    她是一个胸怀大志的女人,丈夫李崇训后来跟公公反判了朝廷,郭威奉命去征伐,李氏父子畏罪自杀。

    李崇训临死前,要杀符氏殉葬,她藏在幔帐后面,躲过了一劫。

    郭威士兵冲进来后,符氏说“我是魏王的女儿,郭将军跟我父亲是挚友”。

    郭威知道后,立即前去相认,并把她送回了魏王府。

    符氏作为一个女子,沉着机灵勇敢,给郭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收她为义女。并把她许配给刚失去刘氏的柴荣。

    柴荣继位后,册封符氏为皇后。出身于官宦世家的符氏,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有知识,有教养是柴荣的得力助手。

    柴荣出身于草莽,脾气暴躁,总是听妻子的劝导。

    他们两口子过上了几年的幸福生活,柴荣南征南唐失利后,符氏急火攻心,染病而死,时年26岁。

    万分悲痛的柴荣,为她服丧七日。大符皇后为后周的稳定作出了贡献。

    大符皇后临终前,深感无人照顾皇子柴宗训,请丈夫立她的妹妹为皇后,以便更好地照顾皇子。

    这就是后来的小符后(宣慈皇后),柴荣就是这样娶了个姐妹花。

    小符后刚结婚不到10天,柴荣就去世了,柴宗训继位,小符后被尊为皇太后扶持朝纲。

    不到一年,赵匡胤陈桥兵变,杯酒释军权。

    小符后看清形势,在大势所趋的情况下,带着柴宗训主动禅让了皇位,使柴家得到了善待。

    11、一代明君遗憾离世

    虽然北伐中止,但柴荣的病情已经由于军中医药不及时而被延误,返回汴梁后,又恰逢他心爱的小女儿夭折,深受打击的柴荣病情更重了。

    显德六年(公元959)六月,自知不起的柴荣册立自己的第三子柴宗训为梁王,定为皇储,又将柴宗训的姨母册立为小符皇后,定为未来太后。

    他令魏仁浦以枢密使兼任宰相,宰相王溥、范质兼知枢密院事。

    又任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兼宰相,解除张永德殿前都点检职务,命赵匡胤接任。

    他想以王溥、范质、魏仁浦为骨干,掌管枢密院,又混合文武大臣在政事堂,使大家同掌国政。

    目的是使自己的儿子,将来帝位可保住,后周政权可稳定,希望儿子能够实现他一统天下的愿望。

    同年六月十九日(7月27日),柴荣因病在开封万岁殿驾崩,终年三十九岁,在位六年。

    八月,谥号睿武孝文皇帝,庙号世宗。十一月,葬于新郑陵上村的庆陵。

    959年6月,周世宗柴荣去世,7岁 的独生子柴宗训即位,史称后周恭帝。

    柴荣是带着深深遗憾离开这个世界的,当初他雄心勃勃立下三十年宏愿。

    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没有想到第一个十年都没有到,他就撒手人寰了。

    他更没有想到自己苦心经营的江山落到别人的手里!

    柴宗训年幼,符太后没有执政经验,不到一年,后周的江山最终落在了赵匡胤手中。

    柴荣虽然没有完成雄心壮志,却为后来宋朝的盛世奠定了基础。

    后周在柴荣时期改革五代积弊,开辟了统一全国的道路。

    柴荣训练了一支军力强大、富有战争经验的大军。

    因此赵匡胤的统一战争才能在20年内完成。柴荣可以说 是北宋统一的奠基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养子到一代明君,周世宗柴荣的一生短暂而辉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ex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