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俞敏洪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文/紫胤骨古
[一个人的成长有两个条件:要给予足够的时间,生命的热情永不熄灭。]——摘抄
这本《绝望中寻找希望》是一位新晋奶爸推荐给我的,因这本书我了解到了俞老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发现他并不是一位酷爱炫耀的人,有新东方那样大的成就,他也没有为此骄傲,即使是被邀请演讲,他也只是很纯粹的演讲着他的经历,这时的我还不懂得创业的艰辛,只是感觉他的过去不太顺利,高考考了三次,后来吃了一番苦才获得成功。也许人活着就应该努力向前冲,这样才不会落后才不会被人瞧不起,就如俞老先生所说:“当你处于最后一名,后面没有别人,你会孤独寂寞,唯有向前跑,超越他人你才能府仰人群,并且要不断向前,才能不至于落后”
无论你处于那么卑微的状态,只要有了梦想,就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所以说人一定要有梦想,因为有梦想的人生才会充实。现在市面上充斥各种鸡汤文,成功学,但那些作者大多都是受到一点小挫折就好像天塌下来,无病呻吟,有没有多大的成就。妄想成为他人的导师,这样的人我看不惯,甚至厌恶。比起这些人我更崇拜俞敏洪,他的书也属于励志书,但他是以真诚的心,讲述他的事业,讲述他的挫折,他的人生感悟,因为他有资本,一方面是事业的钱财资本,一方面是他的个人修养,他的道德品质让我由衷佩服,他还有很多的好习惯,如:一有钱就买书,一有空就读书。他说自己家里有很多的书,他自己的女儿也跟着他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人生的选择有很多种,一个人经济富足了,他可以选择到外面饱餐一顿,或者去旅游,享受自己的诗和远方,但能够用来提升自己的,成本最低的方式还是读书,其次,他从另外一个朋友身上学会了自我批判的精神,这不是自创,早在几千年前论文中就有这样一段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朋友,人一生中能有三五个知己,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俞敏洪说他对待朋友一直坚持的八字原则:真诚、关怀、倾听、谅解。如果你变成一个善于倾听的人,就能多学到一些,交到更多的朋友。
现在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对我们来说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见多识广、机会多,坏事是不再专心致志、常常三心二意、见风使舵,不断改变自己生活和工作的方向,结果最后迷失了方向,也迷失了人生。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一条途径:奋斗,人需要有一种渴望,是我们失去活力和勇气。我一直坚定地认为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我们要培养一颗无所畏惧的心,在人生道路上冲破万千艰难险阻,直达成功的彼岸。我们始终觉得现在这个社会上光靠个人已经很难获得成功了,在当今社会,我们只有取得团队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个人成败总是略显苍白,所以我觉得团结是最重要的一个品质,在大大小小的团队里,我应该时刻保持足够谦逊的态度,须知三人行必有我师。俞敏洪之所以取得了新东方事业上的成功,是与他的两个合伙人密不可分。也与他整个团队息息相关,总有一天,我们也可以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意气风发,俞敏洪不可复制,但是他的精神可以共享,在没有绝境的人生道路上,我们终将都会成为“俞敏洪”。俞敏洪说:“我从父亲那里学到了宽厚,学到了退一步海阔天高的态度,又从母亲那里继承了坚韧不拔、绝不放弃的精神。”很多学者研究发现,原声家庭对人的影响很大,现在的我们也没办法追究自己父母过去是如何教育我们,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原生环境,但是我们可以创造好的环境给下一代可是千万不要溺爱自己的孩子,无论我们是贫穷的还是富有的,我们常常理解的就是年轻人没有什么经验,而中年人做事非常的沉稳。当一个人经历的多了,他了解的自然也多了。我们常把年轻人比作一张白纸,他们也许有丰富的理论经验,但是社会中往往那些经验都用不上,只能是纸上谈兵,理论都是经过加工的,让人觉得美好或者是高深的东西,理论具有稳定性,现实时常多变,唯有以不变应万变,加上个人能力才能适应这个社会。如果我们因为某个事失败,倍受打击,很有可能一蹶不振,所以年轻人还是要培养好的心态,同时加强各方面的技能。
[在我们生活中最让人感动的日子,总有那些一心一意为了目标而奋斗的日子。金字塔也是由每一块石头积累而成的,没一块石头都很简单,而金字塔却是宏伟而永恒的]——摘抄
看了这么多的励志书,我一直在思考,人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满意,让人认可。其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克服自己的缺陷,让自己不断进步。努力克制自我,战胜各种欲望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面对从小受过苦难,面对成长以来的各种困难可以咬牙坚持,而且在书中说到的临界点,让人有共鸣。我特别赞同俞老先生的一个观点就是:“中国的高考一年考两次,由学生自己选择两次考试最好的分数,去联系学校或者由学校录取”这样的话,孩子们可以相对轻松一点。
[文化是一个无形的浸润过程]——摘抄
一个人最可怕的是在指出别人缺点的时候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所以我们要引别人的缺点为戒并改正自己,让朋友指出自己的缺点虚心接受好好改变,不管做出什么都应该全心全意的做,如果能够做到“道”的境界,那就更好了,即使达不到“道”的境界也至少要达到熟练的境界,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希望即时得到回报,这样的做法是一种自私,没有远见的。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我们要少一点胆怯,多一点勇气,少一点自卑多一点自信,少一点疑虑多一点信任,多相信世界一点,多相信别人一点,对自己没有什么坏处。
我个人认为人成长后干的事才有可能成大事儿,如杨振宇教授,到了35岁才获得了诺贝尔奖,也算是中年人,到82岁的时候,有重新找到了人生的伴侣,从藏族人的平均年龄来说已经是老年了,还有齐白石先生50岁还做木工,也许大部分人都知道并提到齐白石就想到大画家这个词,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他是50、60岁才开始画画的并且值钱的画都是在80~90之间完成的,人们很难想到。所以由此可以看到,成年的大人做事儿沉稳成功的概率往往比年轻人的大。
下篇着重写了自己对生活的方式,当人随着年龄、阅历以及财富的增长,逐渐会明白,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如何处理好工作、学习、生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才是人生健康发展的基础。不论工作多么忙碌,也要学会享受生活,如果我们忙的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了,那我们的生活就变得相当的危险了,如何生活就像俞老先生提到有些时间就是用来“浪费”的,无论工作多忙,一年里总得抽出时间去陪家人、出去旅游,看外面的世界,这样会开阔眼界。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