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悦”读计划听后有感而记
(10月29日“悦”读计划听后有感而记)
01
你有思考的时间吗?
今天的晚自习,我满眼疲的坐在台下,努力地去倾听台上同学的读书感悟。
其中一名同学诵读了俞敏洪先生所著的《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中的一段,这段文字源于本书的第九章:
你有思考的时间吗?
其中有段文字这样写道:
我们决定坐在山脚下,带着敬畏的心情仰视雪山。在默默静坐的时刻,我突然想到刚才在山里面转来转去,就是看不到雪山主峰的情景,心里为之一震。
小山在眼前,挡住了背后的大山,以至于我们看不到大山的雄伟和纯净。这不正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被眼前的利益和短期目标所阻挡,以至于失去了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追求吗?
我们自以为很忙碌,甚至没有一刻空闲的时间来思考自己所做事情的最终目的和价值,结果却陷入空虚和茫然之中。
俞敏洪
听完这段文字,我回想了一下我今天的经历:
早起,看手机,洗漱
去早自习,在早自习上吃早饭
上第一节课,
课后回宿舍补交,
下午上第一节课
课后回宿舍补交
晚上吃饭
晚自习
然后要晚读,要整理这篇文章
OK,书一点没看,作业一笔没动,
(别问我为什么要补觉,昨天00:20睡的小飞不知道答案)
回到最初的那句话,真的是我们自认为很忙碌,而突然回想一下,可能发现自己什么都没做。
(当然,并不是说我们忙的都是没用的事,比如我晚读是为了锻炼我的口语,我写推文是为了锻炼自己,虽然看的人不多,但我还会继续写下去。)
我想说的是,可能有时候,我们真的被眼前的利益阻挡,而失去了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追求。
//////////
有的人可能会想,我现在已是人到中年了,还谈什么理想,什么追求。
而我想问的是:
02
你在为什么而工作?
有人将人为什么而工作分为三类:
一 为薪水
二 为兴趣
三 为使命
我想我可以在这稍稍提一下我的母亲——一个伟大的母亲。(起码在我眼中如此)
她对穿戴配饰毫无要求,对小小的合租房也不抱怨,对于工资低,工作苦也不抱怨,对于儿子的随意索取也从不犹豫。
她可以被归为第一类人。
她做的是最辛苦最乏味的工作,只为那微薄的薪水来养活自己,养活家人。
她亦可以被归为第三类人。
她曾患半月板损伤而卧床八个月,如今却在后厨长期站着工作。她,一个四十多的女人,面对人生的艰苦,破碎的生活,却从不抱怨,她,仍对未来充满希望!
此时,我只想问问你,你在为什么而工作或学习呢?你的理想在哪儿?你的追求在哪儿?
—END—
(请继续关注小飞and小慧,我们会尽力保持推送,有缘再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