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

作者: 张凯峰 | 来源:发表于2017-11-14 18:57 被阅读41次

    中午跟同事吃饭时聊到了一个问题,说到孩子正在上学的班级有家长会给老师送礼,有可能是红包,有可能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或者社会关系,给班级添置日常用品,或者引入社会资源。虽然我从未经历过,不过从道听途说,这的确不是个别现象。

    第一反应是批判,这些都是学校的不正之风,毕竟不是每个人学校都是这样的。这些老师都是被惯坏了,水涨船高,谁知道被宠坏了以后,下一次的预期会是什么?也会对这样的家长怒其不争,是助长这样歪风的元凶。

    但在做了家长之后,我想也许不应该想得这样简直接,只有批判而没有建设。同时,对家长的所作所为会有一点同理心,

    在这个场景里,首当其冲的焦点是孩子,家长一些合理不合理的行为仍然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孩子,每天有超过八个小时的时间,孩子会和家长彻底分离,处在一个自己无法联系的世界里。如果孩子带着不开心的情绪,对上学的厌恶,甚至一些身体的伤痕回到家里,出于对学校和老师的忌惮,家长不放心孩子会升级为不可言说的不信任或者不知所措,于是直觉想着用成人世界的办法和人性的弱点来解决问题。

    父母之心人尽皆知,这样产生的不良后果开头有提及,只是这背后其实也是家长放弃了付出更多努力的尝试,我相信龙应台在《目送》的那句话: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对孩子放手,也许是中国父母这一生所需要做的功课。认识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很难,更遑论他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危机,有自己的开心,有自己的害怕,都是需要他自己来一一面对和克服的。作为家长,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代替做出决定,更不是用成人世界的规则来逃避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花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引导孩子。

    独自面对

    家校共建,是在学校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后,不断在呼吁的口号,我也相信这在当今更具有现实意义,家长越来越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有多少孩子长大成人后的成绩或者性格,我们都可以回溯到他的童年家庭给他施加的影响。但家校共建这四个字,最重要的不在家字,而在于共字,这意味着双方更多积极的互动交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不是越俎代庖,把孩子的成长问题简化为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关系。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这个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医患关系,双方同样存在依赖关系,信任关系,以及最后的冲突和利害。只是,家校之间还夹着一个孩子,而他才应该是焦点,而且是个活生生独立的有个性的个体。

    最后,我想我理解现在的家长,每个人也许都在经历人生中最不容易的阶段,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要承受快速变迁的社会带来的工作压力。只有快速高效解决一个问题才能投入去解决下一个问题,而身后还有两百个问题在等着。焦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容易挂在嘴边的词,也是最深的体会。

    只是不轻易间,我们就把自己承受的焦灼,对失败的恐惧,对落后的不安,有意无意地传递到了孩子身上。我亲眼见过在周日的上午十点,有家长忙不迭接下刚结束篮球课满头大汗的孩子,立刻要送去十分钟后就开始的书法课,而下午等待孩子的又是英语课。我想没有太多家长会期望自己的孩子是全能的,只是是不是忽视了这样紧张的时间表对孩子的性格、专注力会有怎样的影响,以及在传达怎样的情绪。

    我们是填鸭式教育下的一代,我们痛恨失去的很多东西,而因为我们的懒惰和粗暴,我们在向孩子施加我们曾经承担过的一切。而这一次,我们自己是僵硬的施行者。

    教育孩子是家长自己的再教育,人生的又一次蜕变,作为家长,我们需要的更是不断建设自己,积极的寻求沟通,克服自己的焦虑,不再为懒惰找粗暴的借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gf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