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印度新生医疗整理提供:微号印度靶向药咨询xinshengyiliao2012
在肺癌患者中,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患者的85%,而非小细胞肺癌中肺鳞癌大约占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30%;肺鳞癌常常与吸烟有关,而相比肺腺癌,肺鳞癌相关靶点也不明确,靶向药物进展较慢,并且预后也较差。不过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PD-1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化疗等多种治疗方法都对晚期肺鳞癌的治疗有着很大的意义。那么晚期肺鳞癌的靶向药都有哪些呢?
非小细胞肺鳞癌一线分子治疗
在这里印度新生医疗提醒广大患者,如果检测是肺鳞癌,需要进一步做基因检测,虽然在肺鳞癌患者中EGFR、ALK突变率低,但是在NCCN指南中仍然推荐鳞癌患者初始进行EGFR、ALK、ROS突变检测。与肺腺癌基因突变相同的靶点,可以针对性选择相同的靶向药。
常见肺鳞癌基因突变和对应的靶向药物:

肺鳞癌一线分子靶向药物除了以上的药物之外,还有耐昔妥珠单抗(Necitumumab),耐昔妥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靶向作用与EGFR,与吉西他滨+铂类化疗方案联合一线治疗晚期鳞癌,与化疗相比耐昔妥珠单抗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 11.5个月对9.9个月。2015年FDA批准耐昔妥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顺铂用于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
非小细胞肺鳞癌二线分子治疗
①驱动基因突变明确的鳞癌
EGFR突变晚期鳞癌患者一线TKI治疗后疾病进展,此时有一部分的患者会出现T790M突变,此时需要再次做基因检测,确认有没有T790M突变,如果有可以直接用EGFR三代靶向药奥希替尼(AZD9291)。
ALK阳性晚期鳞癌患者一线TKI治疗后疾病进展,可以用ALK抑制剂艾乐替尼或色瑞替尼作为二线治疗。
②没有驱动基因突变的鳞癌
对于没有驱动突变的晚期鳞癌患者,目前唯一分子靶向治疗方案是雷莫芦单抗(Ramucirumab)联合多西他赛,此方案被推荐用于二线治疗。雷莫芦单抗是目前唯一一款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单克隆抗体。基于一项III期随机对照实验,于2015年批准耐昔妥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顺铂用于晚期肺鳞癌的一线治疗。较安慰剂+多西他赛显著升高了客观缓解率ORR(22.9%对13.6%)。
③驱动基因突变不明的鳞癌
在2013年FDA批准阿法替尼(2992)作为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2016年4月基于LUX-Lung-8 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批准阿法替尼用于经含铂化疗方案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晚期鳞癌治疗。在阿法替尼之前厄洛替尼曾被批准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LUX-Lung 8试验比较了阿法替尼和厄洛替尼二线治疗肺鳞癌,结果阿法替尼在PFS(2.6个月VS 1.9个月)、OS(7.9个月VS6.8个月)及都优于厄洛替尼,且阿法替尼降低了19%的死亡风险和18%的疾病进展风险。

非小细胞肺鳞癌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药物PD-1抑制剂派姆单抗(Keytruda)已经获得了美国FDA批准用于高PD-L1表达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和接受含铂化疗后出现进展的PD-L1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二线治疗。派姆单抗作为首次接受治疗、没有EGFR或ALK敏感性突变、PD-L1表达≥50%患者的一线治疗的疗效近期已经在一个III期研究中进行了报告,派姆单抗组的客观反应率为44.8%,肺鳞癌亚组疾病进展风险或死亡率为0.35,非肺鳞癌组为0.55 ,这进一步阐明了派姆单抗在晚期肺鳞癌的有效性。
2015年基于III期研究结果,FDA首次批准PD-1抗体药物纳武单抗(Opdivo)用于治疗晚期肺鳞癌,并且PD-L1表达阳性的患者也能从纳武单抗获益。使用纳武单抗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疲乏、食欲下降和虚弱;最常见的导致患者停止该药物治疗的不良事件为肺炎。
印度新生医疗结语: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升和发展,晚期肺鳞癌患者的治疗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无论是口服小分子靶向药,还是PD1/PD-L1抑制剂在有效性、客观缓解率和安全性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优势。患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目前免疫治疗药物PD-1抑制剂派姆单抗和纳武单抗都已经在中国上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有更多的治疗方案为患者带来福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