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趁着孩子们补觉,我和那人慢悠悠散个步回家,慢悠悠做个简单早餐,等孩子们起床吃完,那人在家做午饭,我和女儿去上瑜伽课,女婿去游泳,三个人一辆车,一起出门,一起回家。午饭后全家人一起午休,午休起来一家人一起聊天,或者开车出门去逛街。来上海后周末的日子大抵都是这样度过的。
说不上好坏,只是一家人在一起平平静静的度过一个不平常的日子。周内孩子们上班,我和那人家里这擦擦,那抹抹就是一天,周末孩子们在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零食聊天,一起逛街就成了日常。生活简单而又美好!
自从来上海后,从到达的第二天五点起床,女儿家里的家务事,几乎都是我和那人亲力亲为,今天女婿执意要亲自给我们露一手,客随主便,孩子有这心,我们没有理由不成全。
午睡起来,小两口就开车去采购晚餐的食材,我和那人简单整理一下房子,就坐下来各自忙自己的,他继续抄写经书,我看我的书。上次书展,我和女儿入了十多本书,坦白来说,我很是喜欢的不多,倒是女儿喜欢的国外名著,历史题材的书入手较多。这个也是客随主便,她买什么我就看什么。在家乡,我的书柜自然是我说了算,在女儿家,她的书柜她说了算。我不喜欢过多干涉孩子们的生活。女儿常说,就喜欢我的妈妈这样,时时刻刻都能尊重我的意思,不像我闺蜜的婆婆,孩子成家了还要掌控全局,我闺蜜说她感觉都快要窒息了。
女儿从小就很乖巧听话,我也从没有因为她是个孩子就自作主张。自从孩子出生,我遇到事情习惯和孩子讨论,了解一下孩子的看法,即使孩子对我头疼的事没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和她唠叨一下,我也心里会踏实一点。也许是我从孩子出生就喜欢和她说话的缘故吧,我女儿的语言能力从小就很强,不到一岁时,她已经基本上会称呼身边所有的人了,也会自己想着和我说话了,后来孩子上学了,语文和英语就学的很不错,她记忆力好,背书很快,这一点我是望尘莫及的。
女儿小的时候,我因为自己的英语口语不好,对孩子的英语很是上心,从四岁就报了小城最好的英语老师的班学习,那个老师要求学过的课文全部都要背诵,女儿每次都是我接了她上课的路上才开始背,等到了补习班,她就已经背的很熟练了。上课老师表扬女儿时,总会说希望其他同学的家长都能像某某同学的家长一样在家多监督孩子背诵。女儿站起来对老师说,我妈妈才不会督促我背书呢,因为我背的比他快。当时女儿也就二年级的样子,逗得老师和同学们都哈哈大笑。
女儿的话,没有任何浮夸的成分。我是标准的理科生,理解能力还不错,但记忆力就有点差强人意了。女儿则不同,她虽然是理科生,但她的文科学的也不错,基本上属于全科都过得去的样子。
孩子是父母的骄傲,女儿也是我的骄傲。当然因为女儿的优秀,很多人也会说我教育的好。教育的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能和女儿处成朋友,处成闺蜜是我最欣慰的事。女儿快三十岁了,我们两也会拌嘴,也会有意见不同的事,但我们都能从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因此即使遇到矛盾也会很快的化解开,她不计较我,我也不计较她。
从我和女儿的相处来看,我执着的认为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最好的模式就是亦亲亦友。双方是亲人也是朋友,父母不能以长辈的威严压制孩子,孩子也不能以亲人的名义绑架父母,彼此之间更不能像个外人一样任何事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要像朋友一样,彼此之间保持信任和尊重。
孩子成家后,我也考虑过很多和孩子相处的模式,同样也听到过各种父母和成家儿女之间的相处模式,但最终我还是决定顺应我和孩子之间最本真的方式相处。因为我相信唯有彼此真诚,彼此尊重,彼此信任,才能真正的做到彼此相爱。
这一段时间女儿身上发生了很多事,也让我不得不深刻的反思这些问题。
孩子是我们的骨肉,他们无论多大年龄,父母都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人一辈子都在成长,我们做父母的要做好孩子成长的引路人,引导并陪伴他们成长起来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最大的乐趣。当然这种引导和陪伴需要掌握一定的度,要有一定的智慧,既不能让孩子孤立无助,也不能让孩子生活得不自在,是需要学习和提升的。我想这将是我未来要学习的目标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