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了解民国期间的这些先生,是因为《南渡北归》一书,今年暑假,学校又下发了这本《先生》,觉得倍感亲切。
民国,是一个大师辈出的年代。如果说民国是最近的春秋,那么先生犹如华夏的背影,渐行渐远。正如编者所说:“民国的学者、政要、作家、名士,纵有诸多称呼,我觉终不及‘先生’二字来的亲切且大气,可以附身可以仰望。”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先生,遥远而亲近,他们既是普通人,却又在硝烟与流离中传承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星星之火。暑假拜读《先生》一书,是再一次接受心灵的洗礼,深有触动。
民国在我的心中的影像是模糊,记忆里只有动荡,在民国历史的舞台上,各色人等你方唱罢我登场,生旦净末丑轮番出演,国弱民贫。于是在一个个风雨动荡的时代里,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他们如星辰一样冉冉而升,用那宛如灯塔的光芒照亮了当时的黑暗,也在不知不觉中为华夏指出未来的方向,影响着一代代的学子。
01 “先生”心有大爱
这十位民国时期的教育家,一个个学贯中西,不仅有深厚的国学根基,又对西方的民主科学感同身受。他们深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理,虽生于乱世,颠沛流离于战火,却不求苟全性命,努力投身于教育救国的伟大实践之中。这种爱国之情,实在令人崇敬不已!
作为一名和平时代的普通先生,我们的爱更多的是爱学生,爱所有的学生。孩子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认知、情感、道德等都处于成长阶段,更需要老师的包容、引导、激励、唤醒。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不得不进行惩戒时,我们也必须记住:爱和尊重是教育实施的前提。五年级上册的《新补充读本》上选录了一篇魏巍的《我的老师》,他在回忆老师时写道:“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是的,要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爱,就算是在惩罚教育的时候。
02 “先生”学问之大
我非常赞同邓康延对诸位先生一句话的评价:
蔡元培“大学教育的长者,小学课本的童心”;
胡适“儒雅之河,静水深流”;
马相伯“为叫醒中国,自称是叫了一百年的狗”;
张伯苓“津门一户南开,进出多少荣辱”;
梅贻琦“联大八年寒梅,清华一径新竹”;
竺可桢“时事风云难测,守拙浙大气象”;
晏阳初“平民教育,用花的念想培土”;
陶行知“春风走过,大地知道”;
梁漱溟“人生辩论会,诤言独高远”;
陈寅恪“学问是命的另一面,撑着独立自由”。
当今世界正处于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新事物、新知识层出不穷。全世界的知识总量七到十年就会翻一番,新的信息像海浪一般涌来。作为新时代的先生,更需与时俱进,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为学生提供学问坐标,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乐趣、善的意义和美的价值,并内化为终身学习成长的动力。
03 “先生”格局之大
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教育盛,虽战乱纷争仍人才辈出、民力丰沛、国体向上;教育衰,纵四海平定歌舞升平也社会浮躁、未来迷茫、振兴乏力。教育,国之命脉,牵一发而动全身,系百年而导国运,而先生又为教育之魂魄。”没错,教育是国之命脉,正如蔡元培以兼容并包的思想担任北大校长,引领了大学术时代的来临。面对衰微的中国,先生们都没有失望,他们知道希望在哪里——希望就在下一代身上。蔡元培所说:“只要培养一大批学者,国家就有希望。”时至今日,仍然掷地有声。
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无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还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目标,教育的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身为先生,要站在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的高度立志,共筑立德树人的精神高地,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如果我们自身视野狭隘,毫无家国情怀、责任担当,那培养出的学生即便成绩出众,也很可能只是钱理群先生所痛心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这些“先生”虽然早已远去,
但“他们的背影,是我们民族的正面。”
作为教师的我们,
也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对得起“先生”二字,
成为学生眼里真正的“先生”。
(原文来自:洪梅的微习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