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说熟悉,初中生都知道他是唐朝著名书法家,与颜真卿合称颜筋柳骨。
再进一步,喜爱书法的朋友对他更是了若指掌,但是,好多书法爱好者对他的书帖既爱又恨。
因为,他的书法字看上去“并不好看”,而且特别难练,更无奈的是,即使你练成他的书法,也难以自成章法。

首先,柳公权的字写得好那是大家公认的,柳氏吸收了欧体结体紧结、方笔遒劲的特点,而摒弃了欧书钩、捺等笔画的隶化笔意
继承颜书遒劲雄健,纵逸豪放的特征,摒弃了过于肥硕的用笔特征。
用笔取势即非颜体的外拓,也非欧书的内擫,用笔尤重骨力,横直上下之势,整体端庄大气,骨力劲健。


而要说柳公权聪明那是因为柳公权在三十岁的是时候也就是元和三年(808年)金榜题名高中了状元
那个时候的状元可比现在的状元含金量高太多
最后为什么要说柳公权情商还一直在线呢
据《唐人轶事汇编记载》:唐武宗曾对一女官生气,后来把她召来,对柳公权说:“朕对这个人很不满意,如果能得到学士你的一篇作品,朕就不怪罪她了。”于是把御案的纸笺拿过来。柳公权不假思索,立即写成一首绝句:
不分前时忤主恩,
已甘寂寞守长门。
今朝却得君王顾,
重入椒房拭泪痕。
唐武宗让他写诗,无非是想要给自己一个赦宫人无罪的台阶。
一向刚直的柳公权在小节上,也是很贴心,难怪让几代皇帝都舍不得放手。

我们往往因为喜欢一种书体而认识了一位书法家,而抛开书法不谈这些名流千古的书法家背后的故事也同样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