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对硕博单身汪非常有价值的文章,文章发表在《教育现代化》期刊上,对尚且还处于单身状态的朋友指明了方向。
只读重要内容:
探讨高校在校生恋爱观,首先阐述恋爱观总体情况,再侧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恋爱观进行对比分析,主题方法较为新颖,具有一定意义和创新性。大多数人比较期待爱情,两情相悦是一段感情开始的主要原因,性格的相容性是影响爱情的最重要因素。男大于女被广泛接受,能接受年龄差2-4岁。理想的异性学历是本科生为佳。在恋爱中,男女双方应该付出相当,倾向于依赖且独立的恋爱模式。相比本科生,研究生更倾向以婚姻为目的开始恋情。对另一半的学历要求略高,更希望对方也是研究生,相对更加期待爱情,更偏向较独立的恋爱互动模式。本科生对于年龄差距的接受度更加包容。女生比男生对爱情期待程度更低,倾向选择比自己大的异性伴侣。男生更希望另一半是本科生。男生相对青睐较依赖的互动模式,这与"女生更黏人"等传统形象有出入。
下面是文章中部分内容,全文请查看文末链接
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恋爱观对比分析,而前人的研究多为本科生的恋爱观或者是研究生的恋爱观,两者的恋爱观进行比较的研究很少。主题较为新颖,具有一定的调查意义。
调查对象为XX 大学的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XX 大学,位于某省会城市,理工类为主的211 综合性大学。群体人数较多,只对学历、年级、性别这三大方面进行分层抽样。发放问卷106 份,回收106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103 份,有效回收率为97.2%。数据处理由spss21.0 完成。
结果与讨论
大多数人比较期待爱情,两情相悦是一段感情开始的主要原因,认为性格的相容性是影响爱情最重要因素。接受男比女年龄大,大2-4 岁。颜值中上的异性比较理想,最多人选择本科生为理想对象,人品比经济条件重要。在恋爱中,男女双方应该付出相当,倾向于依赖且独立的恋爱模式。“在选择恋爱对象时,将容貌放在第一位,为了从感官上获得美的享受,将是否能为自己争光、对得起亲友作为恋爱出发点,忽略思想、精神上的条件,将爱情变成脸蛋上的简单拼凑”。在笔者的调查里,此类非理性恋爱的占极少数,与陈薇薇的研究有出入。
相比本科生,研究生更倾向以婚姻为目的开始恋情。“多数研究生恋爱的婚姻指向较强”。由于成长阅历、年龄等因素,相对目的性更强,更理性、现实,不选择“排遣寂寞”“随大流”等非理性行为,本科生更主观化理想化。学历要求,无一选择“专科”,侧面反映专科生在高校在校生的理想对象市场不受欢迎,同时,“无要求”和“不选择专科生”这样的选择是否互斥值得商榷。研究生对另一半的学历要求略高,更希望对方也是研究生,本科生理想恋爱对象的学历以本科为主,极少想找研究生,这与个体本身学历差异有关。进行年级差异分析,研一作为入学新生对学习生活仍然有美好希望没有受现实冲击。高年级学生对现实更加妥协,只能降低些许标准,但基本还是以研究生为理想对象。作为高学历的女性,“女研究生在择偶上受到了社会限制和自我限制”,高度社会化下的自我逐渐丧失,或许更多被动地遵循社会法则与世俗观念,传统择偶观一直延续,“斜坡理论”强调男方的一切条件都应该比女方强,这导致了低质D 男与优质A 女,因为找不到匹配值被剩下,于是这几年受到媒体广泛报道的现象优质“剩女”出现,甚至过度渲染高学历女都找不到对象,以偏概全。单独设列数据子集分析,女研究生本身并不“饥渴难耐”,与社会所渲染的“恨嫁”“求爱心切”有着出入。女研究生对爱情的期待程度与在校生总体不具有显著差异,对爱情保持冷观态度。
本科生对于年龄差距度更加包容,更加关注外貌。研究生更偏向较独立的恋爱互动模式,高学历赋予个人更多自由独立的追求。女生不如男生期待爱情,更加认为影响爱情的最重要因素是性格相容性,倾向选择比自己大的异性伴侣。女生能接受的男女年龄差更大,更青睐比自己年长的异性。男生能接受的年龄差主要在0-4 岁,0-2 岁最多,而女生普遍接受年龄差为2-6 岁的,2-4 岁最多。女生学历要求相对高,比较多女生认为男女付出是相当的,而男生认为男性付出更多。男生相对倾向较依赖型的互动模式,这与“女生更黏人”、“男性更崇尚自由”的传统形象有出入。
论文链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