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2018年5月12日,一个身为中国人无法忘却的日子,十年前的这天,汶川大地震让无数个鲜活的生命终止在这一刻。沉痛的记忆随着年轮流转,却刻骨铭心。无论命运如何安排,世人都负重前行,直到那一天的到来,就像《摆渡人》中所说的那样,穿过荒原去与故人相聚。
这个周末是母亲节,正好我和弟弟放假,一起坐着公交去乡下看看老妈和奶奶。在途中我刷着手机里的公众号,一边感叹着灾难的无情,一边欣慰着生者十年后的坚强。气氛就像多变的天气晴转雨,雨过又天晴。公交车到站后,老爸来车站接我和弟弟,开到当地的一个村委会的时候,老爸减慢了车速,你看那院子里的棺材。我和弟弟齐看着那一副副红的黑的棺材凌乱的摆在荒草里,有点瘆得慌。老爸深沉的说:“大队里在每家每户收集棺材,说是国家为了扩大土地,乡下不允许土葬,所以把所有已经做好的棺材收集起来焚烧,等人老了之后火化了统一放在一个灵堂里。这个政策当地所有的人都不支持,老一辈的人特别是乡村,即使漂的再远都想着老了能落叶归根。为了打破这个观念,大队里对主动同意这个政策的一副棺材交付2000块钱,等过了规定的期限没有上交,以后也不允许土葬。”车缓缓的在乡村的路上颠簸,前档玻璃被雨滴模糊了视线。心里五味杂陈。老爸指着一个堆了沙土的地方说道:“你们看那,这是前不久一个去世的人要埋葬的地方,前一天被埋下去,后一天大队里就带来一群人像城市建设中处理钉子户一样要求家属进行火化。无可奈何,原本就沉痛万分的家属体会着再一次痛哭,执行着政策。”
你再看这,这被加宽的“新路”,原来是几座坟立在马路旁边,政府请来挖掘机想要把这移平,去世的人的家属把挖掘机拦停,守在那里不走。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家属最后决定自己请来卡车拖泥土把墓碑,坟堆填平。清明节刚过不久,那坟头插满的鲜花原本花花绿绿的在风中飘摇,现在脏兮兮的一半倒在土里一半裸露在外头。做这件事的时候,宛如在用刀往心头刺,冒出的是痛彻心扉的活血。眼泪已不是眼泪,这是何等的无助?
到了家,老爸说:“谭婆的棺材要拖去大队里焚烧了。”我看着她家门口的三轮电动车上横放着黑色的棺材,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家隔壁住着一对八十多岁的老爷爷和老奶奶。听我自己的奶奶说:“政策刚出来的时候,隔壁的老奶奶哭着跑来说,怎么办啊!怎么办啊!我的棺材要被缴走了,死了都不知道安在哪。别烧了我的棺材,这是我死后的家,要拖走我就躺里面去,把我也烧了。”奶奶也抹眼泪,满眼的无助。无论人们怎么抗拒,你躺里面也要拖走,一哭二闹三上吊都没有用。面对撕心裂肺的老人,铁面无私的执行人,场面令人心痛。我自己的爷爷今年也八十岁了,老爸看着这些情况,也没有办法打算与其他人一样上交。
节约土地,弃坟从田。虽然是21世纪的今天科学飞速发展,但是在农村实施这样的政策真的是令人触目惊心!退一步讲,生者的棺木上交就算了,已经安息了的故人还要挖出来重新火化,安葬。想到这里就后怕,就那我的外公外婆来说吧。外婆在我两三岁的时候就走了,已经将近20年了,她的模样在我记忆中仅仅停留在挂在墙上的黑白肖像,是那样的慈祥。外公也已经走了六七年了。他俩葬的地方都是自家分的农田,现在大队要求等灵堂盖好了就迁坟。如果像他们所说的,亲人们又要经历一次这样特殊的离别,是何等的无法接受!都说逝者安息,生者长存。如此情形,故人的灵魂何以安息?生者好不容易经历几年,几十年甚至至今都无法接受故人的离去来淡忘悲痛,这不仅仅是在伤口上撒盐,是硫酸。慢慢腐蚀着一颗颗脆弱的心。这是面对自然规律中自然老去的亲人,你让那些意外发生失去的年轻生命,生者又要花多少时间去学会遗忘?有的人好不容易不再90°仰望星空去思念故人,好不容易不再45°仰头不让眼泪留下,一个所谓的节约土地,让生者抛开棺木,戴着口罩,手套,将故人托起,焚化。时隔20多年,要我以这样的方式再见我的外婆,我宁愿把记忆停留在那张慈祥的肖像。请让这些亡灵安息吧,别动了他们的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