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走了有三,四十年了吧,可有一天我就突然想到了他。
实际上,他走的时候,我才刚刚是个上小学一年级的小孩子。乃至于现在对他的形象已经十分模糊了。
及至以后,多年之后,在这人世间,没了痕迹。好像他从来都没来到这世间一般。
可要是没有爷爷的出世,这人世间,也不会有我这么一号人,细细究察,往上数几代,但凡有一点点印象的祖先,也只有他了。
但感到悲哀的是,纵使他有多大的贡献,最重大的印象也只能到孙辈!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爷爷走的时候是农历大年二十九那天,是农村里一年最热闹的时节,是一家人大团聚的那一天,最讲究礼数的那几天,因为关系正月里的各种祭祀。
所以他的葬礼就显得很冷清了,因为亲近的本家都不想去触霉头,而影响来年的气运。
整个村里洋溢着幸福的欢声笑语,各家各户都在热闹地团圆。而我们家却是再也不是齐整的一家子了,显得很凄凉的境地,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连带我们小孩子都不敢主动和别家孩子玩,好象我们身上带有晦气,看到我们,村里人更是有一些应激的反应,那眼光里总包含着,警惕和怜悯,甚至于有点讨厌了。
在那个正月里,家里又搞了好几个法事,弄得家中的气氛,每天都是悲悲切切的,凄凄惨惨的。我们也不敢弄出很大的动静,好象稍微露出有一点开心的样子,就会被人所骂,是个没心肺的狗崽子。家里的气氛和村里鞭炮齐鸣嘻哈欢乐,是极其不协调。
或者是因了这事吧!我自小就敏感,打小就不喜欢和人打交道了。
爷爷奶奶生养了七个孩子,三男四女。在那个年代,不算多,但也不少了。而对于赤贫的家庭来说,却是一个极大的负担。
由是,爷爷将家里仅有的房子卖了,在投机倒把喊得特激烈的年代,他照样走街串巷做些走资派的生意,可即使这样,他也无法养好每一个子女。
大女儿年龄很小时,就嫁作他人妇。大儿子才刚十八岁,就送进部队当一名军人。二女儿被寄养于尼姑庵,而后干脆换些粮食回家。
纵使想尽了办法,仍是捉襟见肘,迫不得已,总不能让孩子天天饿肚子,所以将三子和四女卖与人家,换一些粮食回来。
或,这就是爷爷为子女所不可原谅所不理解的原由。
或,这也是村里人传爷爷好美食的最根本的动因!
小时,听说这些事,我也能不理解。及至为人父母时,儿女绕膝时,才知道那是为人父母者,所不足为人道的隐秘的痛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