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兰芬

作者: 张佳木 | 来源:发表于2015-05-23 23:53 被阅读0次

我认识她很有几年的时候,但是并没有什么交往,以往都是我太太与她攀谈。

我的印象里,她容长脸,眼睛弯弯的,说话细声细气。
“你们要想换换口味了,就过来吧。”
她是修行的人,度化人也是莫大的善事,所以很有几次邀请我们去佛堂吃斋,顺便听他们做功课。
这个佛堂的素斋是很有名的,米饭喷香,白菜豆腐也很有味道,届时只要随喜几个钱,就可以吃上一顿。

我是愚钝的人,又执着于自己的心结,并不很信她的道理,不过却不过情面,斋饭吃过几顿。
佛堂里准备了肃穆的长衫,每个人都穿戴起来围桌而食,大部分都是半老的妇人,她在里面是年轻人。
她是真的喜欢佛堂的氛围,也真的希望能够帮忙到我。

你知道吗?她要结婚了,是个西人,带着个十几岁的女儿,那个人很Nice的。太太说。
奥。很好吧,我想。

又过了一年,太太接到一个电话,躲起来打了很长时间,然后告诉我,冯兰芬的西人丈夫自杀了。
我认识的人很少,以前认识的人中并无寻短见的,所以有些呆住了。

是抑郁症,已经去了两个月了,那个带来的女儿现在跟着兰芬。
她们又要搬回以前买的那个小房子,走的时候是一个人,这次是两个人了。

相关文章

  • 冯兰芬

    我认识她很有几年的时候,但是并没有什么交往,以往都是我太太与她攀谈。 我的印象里,她容长脸,眼睛弯弯的,说话细声细...

  • 悼兰芬

    生与死的界限并不如天堑, 我常常觉得你并未离去, 仅仅是别后我们各居一方, 你说对吗,兰芬?...

  • 桂花缘(239)

    丹桂终于停止了哭泣,扶着兰芬站起身来,对兰芬说:“我就是心里难受,哭过就没事了。”兰芬也站起来,二人相依着向卧室走...

  • 促成核心素养落地,十里中心开始跨界

    吴晓玲博士在《田园牧歌》中写道:芬格兰的传统是小学教儿童,中学教学科。芬格兰小学教师按全科教师培养,课程综合化在芬...

  • 少年冯菊芬(十七)

    十五,曙光一缕似春潮 1924年的冬天,在人们的苦苦巴望中,走进腊月,流行于城里和乡村的传统腊八节,也就是腊月初八...

  • 少年冯菊芬(十九)

    十七,二八芳华初嫁人 民国时期,按照《民法.亲属编》中提出:“早婚足以弱种”,所以政府不提倡早婚早育。那个时候其实...

  • 少年冯菊芬(二十)

    十八,决意革命如磐石 张鉴堂他们离开大埠街以后,这个地区的革命火种就已经被点燃了,而远在南京的张鉴堂他们,起初住在...

  • 少年冯菊芬(十八)

    十六,聆听时局心洞朗 坐火车大约20分钟后,冯菊芬一家人到达牛山车站,考虑到步行去博望佛陀祠路程比较远,他(她)们...

  • 少年冯菊芬(十一)

    十,轰然倒塌的神灵 明末清初的大埠街,想必与全国农村一样,由于贫穷,更由于农民们没有文化,加上几千年来封建迷信思想...

  • 少年冯菊芬(十二)

    十,法师慈悲开启蒙 1924年2月16日,也就是民国13年,已是商贾云集的大埠街上,当天恰是逢集日,附近周边的小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冯兰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qr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