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氧气的性质》这节课,是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课堂互动会很多,学生仿佛也都懂。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孩子更好地去思考去学习,所以这节课我也做了一点调整。
课前,先梳理初中化学学习物质方法,让学生有一个大框架,这个框架其实每年都在说,但是今年,我框架出来后,先让学生把框架能完成的先完成,那么,就陆续有学生起来回答,不断完善这个框架,所以最后框架基本填满了,只留下一点空白,而这个空白才是本节课新学的内容。当然,因为是第一次,我没有放手让全班孩子都写,但是后面的学习,学生熟悉了这个框架,就可以自己完成。

在新学的内容中,同样是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然后再总结。保证大家都有机会开口。去年,我重视板书的设计,今年我重视课前三分钟的朗读,课中课本的朗读,目的就是让学生动起来,尽可能参与到课堂中来。
课堂上学生的书写,真的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在木炭燃烧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时,我在六班没有停下来让学生写,感觉太费时了,但是11班我就停下来让所有人都写。然后今天批改作业的时候,惊讶地发现,11班只有两个人写得不规范,而六班几乎所有人都写木炭和氧气燃烧,看来,宁愿慢一点,要看到他们的输出,不能教师单方面地自以为是。
所以,今天的课堂文字表达式书写,我就停下来让大家完成。11班的瑜第一次作业被拍,第一次被麻吉星挑到,我也是第一次感受到这孩子并没有那么差。





从学生的课堂书写里,可以提醒条件“点燃”而不是燃烧,可以看到,蜡烛没有化学式,因为是混合物。
本节课我也做了一道选择题来投票,这是本节课我想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通过投票让孩子们更好地去思考。

第一次投票后,还有很多人选B,所以我在这里进行一次课堂讨论,讨论后进行二次投票,投票后我就开始挑人,第一次挑B选项的瑜,她从B改为D,但是说不出理由,第二次挑D选项的萱,一如既往地坚持D她很好地分析了每个选项,但是在B选项的时候,她认为是空气改为氧气,这时候我直接问谁来订正,我点了怡,怡非常专业地解释到,B选项是实验结论,而题目是实验现象。我看到底下孩子们恍然大悟的表情。
在讨论铁丝燃烧没有火星四射的原因时,我先挑人,然后再请同学们补充。从来没有主动举手的翔很大声地说:“铁丝太粗。”我想这也是今天课堂的小惊喜。他原来不是那个默默无闻,一声不吭的孩子,是什么原因呢?他是科代表的小助理,每天帮忙提仪器篮,我在观察他和科代表的交流中发现他其实很注重细节,对自己有要求的人。中午提仪器篮过来的时候,我奖励他一根能量棒。他很惊讶,随后立马露出开心的神情!可能就是这样小小的举动,激发了他的表现。
下课的时候,我跟上课爱打瞌睡的莹说:“最近表现不错呀,课堂不犯困了。”莹说:“知道下午第一节要上化学课,中午特意睡了二十分钟。”听完,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11班这个温暖的集体,每次上完课都很开心。班主任有天跟我说,孩子们最喜欢化学课了,这样的感觉最幸福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