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

作者: 彤话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21-01-31 20:04 被阅读0次

我书架很多书都是买了还没有开封的,倒不是我爱买书,而是有时电商平台搞促销,我把年度书单一起买了划算一点。很多书籍对于我来说就是治愈系,遇到什么困扰我就会去翻看相关的书籍,“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阅读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这本书买了很久,一直放在书架。直到有一天我又开始困扰家庭生活没有自由的时候,我觉得是时候拿出来治愈下自己。

《我们仨》是一本回忆性纪实散文,是杨绛写的和丈夫钱钟书,女儿钱媛一家三口的生活经历。从女儿钱媛在英国出生,一家三口颠沛流离,在国外生活数年又因为国家的需要,毅然回国发展。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在历史长河划下其浓重的一抹色彩,一家人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他们的记录给了我非常多的启发,给了我很大的力量。

相爱本是自由

钱媛是在国外出生的,书中描述杨绛和钱锺书在国外生活的那一段,因为孩子的出生有了一些生活的变化,如房子的更换,带娃的新压力,生活的鸡毛蒜皮事……

我感慨杨绛的包容和耐心。她在坐月子期间听到钱锺书做了各种“坏事”都安慰他,等她坐月子回家会处理的……

我是在和先生婚后半年就怀上小孩,感觉并没有很好磨合两个人的生活,一下子还多一个娃。这几年也因为孩子的养育和先生有很多的冲突,甚至一度冲动要去离婚!

看了我们仨,我感慨到婚姻生活需要更多的包容和耐心。相爱的人不会重复去提“爱”,爱夹杂在生活的琐碎中,平和平淡,宁静美好。爱不是一种约束,而是相对的自由。优秀学者的家庭尚且如此,不见杨绛对钱锺书有几多埋怨,可能对于他们走过了几十年风风雨雨回头再看,那只是家庭生活的必经之路。

相守亦是幸福

书中很多情节描述,特别是杨绛的梦境和现实的融合。岁月长河洗礼了每个家庭,杨绛送走了因病去世的女儿钱媛,而后也送走了钱锺书。

现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剩下我一个,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

她说,“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悲伤与哀痛穿透了书本,而最终以平和和温暖的文字呈现出来。

时光啊时光,你带走了身边的人,但永远带不走我们的美好记忆。

无法想象杨绛在92岁高龄时,如何能压抑悲痛,细细回忆往事写下的这些平实的文字。她让我想到家庭生活不总是欢声笑语的,我们总是要追求美好,但也要接受现实。能够相守相聚,是一种幸福,且珍惜且享受。

平平淡淡才是真

聚散离别总有时,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既然成立了小家庭,更要用心去经营,接受细水长流的生活。

我们仨,永远的一家人。

相关文章

  • 《我们仨》读后感

    相亲相爱的我们仨,血脉相连的我们仨,无法分割的我们仨。 我们仨经历了人世间诸多苦难,最终却没换来诸多幸...

  • 2017.04.27“最美不过绛书恋”

    《我们仨》 1.①我们俩老了 ②我们仨失散了(思女儿,思丈夫) ③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回忆“我们”仨) 2.我们仨...

  • 我们仨

    我们仨 这个我们仨不是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不过呢、也是家人、尊敬我杨先生、 我一直想写关于我们仨的所有小事件、每...

  • 我们仨

    我们仨不是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我们仨是地地道道的三秦汉子,是妥妥的画乡人。我们仨都是农村孩子,有着相似的童年,却...

  • 生活中的思念——我们仨

    《我们仨》 仨念“sa”。 仨汉字拆分左边“个”,右边“三”。 我们仨:三个不同人,又是统一的整体。 《我们仨》是...

  • 我们仨  第二部

    第二部 我们仨是谁 我们仨是谁?我们仨暂时还算不上一个集体,并非如杨绛先生笔下彼此之间都亲密无比的《我们仨》,但于...

  • 《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

  • 2018-04-03

    我们仨!!!

  • 彩云易散琉璃脆——读杨绛《我们仨》

    我们仨

  • 我们仨:(一)招财记

    我们仨:(一)招财记 我们仨:(二)叫你名字你敢答应吗? 我们仨:(三)爱吃嘴的家伙们 民间有个说法:多抱小孩(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sr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