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5日收到网购《山本》(4月1日预定),贾平凹先生的最新长篇,作家出版社这本(另有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老贾会玩,居然同时授权两家出版社)。
2018年4月27日中午读完50万字最后一行,合上书页。由于平常上班,时间不多,中午吃饭带休息的一个半小时,和晚上下班吃完饭洗漱睡前的俩小时,这12天时间,我全部用来读《山本》。甚至有次出去吃饭,等朋友就位之前也抱着看。女朋友都说,着魔啦!
从学校出来以后,我承认自己放慢了学习的脚步,尤其在读书写字上。一方面受大环境影响(浮躁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自己日渐萎靡的意志力。总之就是生活的琐碎吧,沧桑麻木了很多。
上班几年时间,都没有在大学一年里读的书多。想想真是羞愧。
只有对贾平凹,始终心心念念,热情不减。从高二第一次接触《秦腔》,这么多年,一直没停下对他追逐的脚步。每一本书,每一条他的信息,都能激起我这个小书迷的巨大兴奋。
叫“小书迷”是因为我和老贾比起来相差好几个年代,他都能算我爷爷辈。有时候我也在想: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和他年龄相差那么大的我,产生如此强烈的向往与追逐?
曾经简单归因“乡土”。说起喜欢的作家,大部分都是写乡土,陈忠实、阎连科、莫言、刘震云……可能和我同样出身农村有关系吧。
《山本》后记里说:生在哪,就决定了你。所以我的模样便这样,我的脾性便这样,今生也必然要写《山本》这样的书。所以,我今生也必然要看《山本》这样的书。
和同期作家比起来,老贾无疑是最有语言魅力的一位。最直白,却也最智慧。有人说他絮絮叨叨,可我看来,那是生活的真实。对于我们每个普通人而言,兴趣不是王侯将相才子佳人,更多的只是身边的柴米油盐鸡毛蒜皮。看那流传下来的史书浩浩荡荡,没有一本和小人物有关。
想起同样姓贾的导演贾樟柯说过:不能因为整个国家在跑步前进就忽略了那些被撞倒的人。
当然,如果老贾只是家长里短,那难免会落入故事会的窠臼,一点不会比你们村头长舌大妈高明。他的厉害在于,用绵密细节作为推动,像他自己说的巴塞罗那足球队不断地传球倒脚,不知不觉中,球就进了,而且球老是进。盖一座大房子,得有墙和屋顶,框架结构,但更重要的,是打开窗,让风吹,让光照,草木砖瓦,风生水起。
与《白鹿原》、《百年孤独》、《红楼梦》等史诗作品动辄时间跨度百年时长比起来,老贾的琐碎叙事总是让人忽略时间概念。这也得益于他的细节实在太生动,太令人沉浸。史诗有它宏大和荡气回肠的好处,给人的感觉更多是肃然起敬,却敬而不达。但生活化、细节化,是让人走近和走进,它就是前面屋里里发生的事,你抬一腿就能进去。从这一点看,老贾是真他娘的伟大!
历史从来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人们在混沌的大地上争争抢抢,动荡着、算计着,却往往烟尘过后,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人是多么喜欢折腾,因着血热,因着气盛,一劲往前奔跑,却不知前路何方。
《山本》写的是秦岭19世纪20年代的事情,最混乱的年代,共产党、国民党、土匪、军阀……回过头我们想,啊,乱世出英雄哈,我要是生在那时候,肯定干番大事业!人人感觉身上有力量,人人感觉要向上,就像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每天都能看到有人高喊改变世界,这个风口,那个趋势,蜂拥着,鱼贯着。
可你再去看看他所处的境况,妻不贤子不孝,胡子拉碴被子都叠不好。人类可能是这个星球上最自恋的物种,因为每个人都能接到上帝的感召,你可是要改变世界的呀,不做点什么吗?
老贾在后记里写:作为历史的后人,我承认我的身上有着历史的荣光也有着历史的龌龊……我对于他人他事的认可或失望,也都是对自己的认可和失望……我写的不管是非功过,只是我知道了我骨子里的胆怯、慌张、恐惧、无奈和一颗脆弱的心。
致每一个慌张的你,致我们慌张的时代。
注:更多内容见公众号“张龙杰啦啦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