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710394/7773ae7d49748820.jpg)
关系类型:亲子关系
关键词:感受,需求,请求
需求关键词:接纳,理解,同理,接纳,玩耍,美,爱,包容
时间轨迹:2019/10/7星期一
七天放假结束了,总算熊孩子要去上学了,大人可以有一个喘息的机会。洋洋还比较顺畅,早上起床吃饭整理东西,准备出门上学了。太太和妹妹还没有下楼,在三楼还在睡。我和洋洋在一楼先吃早餐,刚刚吃完,就听到三楼有暴力事件发生,只听太太的声音,快点换衣服,女儿点点哇哇大哭,不穿不穿,我就不去上学。我赶紧上楼去看看怎么回事?到了三楼,看到的情况是,点点一直打我太太,然后一边哭一边说,我就是不去上学,我要在家里玩。我问太太点点怎么了,太太一脸怒气,点点一早起来就粘着我不肯换衣服,一直说不肯去上学(这里面太太生气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如果点点不去上学,她就不能去学校上班,太太在家这么久了,可以去上班做自己的事情了,而且七天国庆长假,憋坏了,所以非常渴望能够去上班做事,满足自我价值感的需求)。看到太太情绪失控,我过去,抱起哭泣的点点,然后对太太说,你先下楼带洋洋去上学吧,这里交给我来处理吧!太太立马就走了(看来是憋了一肚子气)。
这个时候,点点在我怀抱里哭的很厉害。我温柔地对点点说,点点你是不是觉得很难过呀,点点一边嗯,一边哭着点头。我继续,那你告诉爸爸为什么不想去上学呀?点点说,我就是不想去,我要在家里玩(此处提醒玩耍的需求)。看来我的问题问的不好,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反馈,还需要再问更好的问题。我继续说,你看你已经7天没有去上学了,学校里面的小朋友都很想念你,想和你一起玩哦(注意这是大人的想法和需求,不一定是孩子的)!点点继续哭闹,就不去学校,我还是没有感受到孩子的需求。我继续说,如果你不去学校,那就只能在家里了,爸爸要上班,没有人陪你玩哦(此处有强人所难的暴力沟通倾向,慎用)。点点继续不买账,继续闹不想去上学,要在家里玩。
这个时候,我有点着急了。我也最好她去上学,我已经好几天没工作了。大家会发现,成人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容易情绪对待孩子。这个时候,我赶紧调整呼吸,不着急继续说服孩子。我需要好好静心想想点点想在家里玩,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昨天晚上,点点在家里玩,结束游戏的时候,我让她把玩具都放回到玩具架上面,然后点点就用一些很漂亮的带子把她一箱箱的玩具给捆起来,最后还邀请我用一块绿色的纱巾把整个玩具架给遮起来。我当时还问点点说,是不是把玩具盒捆起来,纱巾遮起来,其他人就看不到你的宝贝了,显然她很珍爱她的玩具。我就尝试着问点点,你想在家里玩,是不是想玩你玩具架里面的玩具呢?点点说,是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8710394/a1cd3acd1b6db2aa.jpg)
这个时候,知道原因了,原来她还没有玩够她的宝贝玩具呢?家里的玩具比幼儿园更吸引她。这个是她渴望得到满足的需求——玩耍。当然,我可不想她在家里玩,因为我自己要干活呀!那么如何既能满足她的玩耍需求,又能满足我自己的工作的需求呢?于是,我开始努力烧脑进行下面的沟通工作:
第一招,点点你如果想玩架子上面的玩具,你可以下午放学以后回来玩呀——典型给建议的套路:结果-完败;
第二招,你不要担心你的玩具哦,我会帮你看好他们,不让哥哥去碰你的玩具,学校里面的小朋友都很想和你玩哦——典型的否定对方,同时告诉对方不要做什么,而不是要做什么:结果,完败;
此时此刻,作为家长,你面对这样的场景是啥对策呢?估计要放弃了吧。我绞尽脑汁,终于又想出一招。我继续对点点说,点点,爸爸送你去上幼儿园,路上有很多美丽的叶子,我们去找回来,爸爸会放到你的玩具百宝箱里面,等你从幼儿园回来了,就可以和你的新玩具玩了,好不好呢?这下这招有用了。点点开心地说,好呀!我一看有戏,赶紧快马加鞭,那么爸爸帮你换衣服,我们下楼吃早餐,爸爸送你去幼儿园,好不好呢?点点说,好的,然后就很高兴地和我一起去换睡衣了。吃完早餐,我就带点点去幼儿园了,到了幼儿园,还没有开门,点点对我说,爸爸我们去找漂亮的东西吧!
于是我就带着点点去摘了好几种植物的叶子,点点塞进我的口袋里面说,爸爸要带回去。我反馈,爸爸回去以后拿一个盒子装好这些叶子,放到你的玩具架子里面,等你幼儿园回来以后,就可以去找到你的宝贝哦!点点好激动地连连点头,然后我就很顺利地送她进幼儿园了。
案例到这里分享完毕了。我稍微总结一下,这次的案例的一点价值:
一、点点为什么后面愿意去幼儿园呢?其实是我无意的一个尝试激发了她对于美的需求的渴望,并且这个需求的渴望度的满足又可以叠加玩耍需求的满足,同时也可以把后面去寻找美丽的东西当做是非常清晰的满足需求的请求来看待,有力量的请求一定是要什么,而不是不要什么;
二、整个对话过程中,我的语气是非常柔和的,不带情绪的,所以点点也很愿意对话,我和她的连接足够牢固的情况下,我的语言对于她来说听起来就是请求而非要求;
三、如果反过来,没有耐心去感知孩子的真正需求,那么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要么你妥协,孩子不去幼儿园,大人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也许一天都不痛快,要么就是强行把孩子送进幼儿园,任凭孩子哭闹,不仅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孩子的身心也受到伤害,更是得不偿失。
所以,非暴力沟通倾向于创造性地达成共赢,包括在亲子关系里面,而这个过程需要很好的连接,以及熟练耐心地掌握非暴力沟通四要素,灵活运用。当然,父母对于孩子的接纳,包容和爱是必须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