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017315/bb748bcd47d1d6c7.jpg)
玉兰和老父亲一家闹别扭后,多天没有再进王家大院,心中的怨气意难平。没办法,事情闹得纷纷扬扬,乡亲们都知道王老汉家的事情,成了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都说钱最能看清人心。
这日子还得过呀,郭海没办法,出去借钱,普通朋友借回来的都是三百五百,杯水车薪,还好郭海的为人不错,朋友多,有人提议:“村里面有帮扶政策。你们可以向村里面提出申请。多少可以凑点吧。”
朋友们的建议让玉兰和郭海如梦初醒般。玉兰用胳膊肘顶顶郭海,示意去试试。
玉兰和弟弟家闹得沸沸扬扬的事情,人人皆知。母亲翠娥也跟着生闷气,王老汉也知道这钱是女儿的血汗钱,可就是维护习惯了儿子王涛,听儿子和媳妇也说得有道理,像是被洗脑一样就犯浑。说一千道一万,还是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作怪。
王涛和姐姐断了联系,依旧如故地干着他的活计,朱红仍然跑得不沾家,和姐姐的关系闹得满城风雨,王涛也感觉很没面子。当朱红又一次深夜回到家的时候,王涛气愤得拉起朱红凑了一顿,嘴里骂道:“打死你这个懒婆娘,我让你跑,我让你跑。”
“妈呀,救命呀,要出人命啦!”朱红被王涛打得嗷嗷直叫。母亲翠娥早就对媳妇朱红有意见,知道她太懒,又好吃懒做,听到这声音,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犹豫了一下,毕竟是自己的媳妇。儿子长久陪伴的人,跑到儿媳的屋里护住朱红,对着儿子吆喝道:“你要是打出人命,对你有什么好处?”
母亲的这句话像是雷击,把王涛一下子击醒,停止手中的动作,气得蹲在凳子上双手抱着头,低头不语。
朱红哭得抽抽搭搭,抱着婆婆翠娥说:“妈,妈,你看你儿子。”
“朱红呀,不是妈说你,你看你这整天跑得无影无踪。又出了你姐的事情,乡亲们都在背后议论呐。”
“妈,我改,我改。”朱红哭哭啼啼地说着。
王涛看到母亲出面。没再多说话。
玉兰有气,再加上忙家里的事情,就一直没有再去王家大院。弟媳朱红被弟弟殴打的事情一概不知。王涛看到在村里面不好抬头,想着孩子们也大了。提出建议:“我想到外面去闯闯,有个老同学,他在南方开车,听说外面开出租车很挣钱,挣着钱了,还,还姐一部分。”
王涛叙述着自己的想法,又拍朱红不愿意。说着说着声音如苍蝇嗡嗡一般。
“好,我同意。”朱红没有顾虑重重,一口赞同。
翠娥看到朱红想通了,一脸褶子皮笑成了菊花说:“这会算你明事理。”
“王涛,你去吧,外面挣到钱了,带我也出去。”
“咋,不跑你的莲花教了。”王涛哂笑道。
“去,去。别哪壶不开提哪壶。”朱红嗔怪道。
王涛走了,带着母亲的祝福,带着老父亲的嘱咐:“涛呀,到那边报个平安。”
“涛子,等你安稳住了,把我也接去。”
“好类,你是不是怕我在外面按个家。哈哈。”
“我才不怕你嘞,你不怕我给你带帽子!嘻嘻。”
王涛走了,向着心中的目标本奔去。
玉兰忙着盖房子,好久都没有来王家大院了。翠娥的心里难受,堵得慌,怨气积累,日久生病,心病。
这边郭海在村里的支持下,从银行的贷款回来了,手里拿着成捆子的钞票,心中又充满了希望,仿佛自己盖的是空中楼阁,凌霄宝殿。闷闷不乐的玉兰的脸上又露出了笑颜。
王涛在那边干了半个月,给朱红回来电话:“赶快来吧,这边正缺一个做饭的和打扫卫生的,沿海地区的工资待遇很优厚。等到这学期结束,把孩子们也接来,这里有家属子女学校。”
朱红一听,十分兴奋,告知了婆婆翠娥,翠娥听了不知是喜是忧。喜的是孩子能找到可靠的工作,忧愁得是儿孙要和自己分开了,不能在一起享受膝下承欢的时光。可孩子们还年轻,需要去外面创事业,自己老了不中用,不能给孩子们帮忙,更不能成为孩子们的羁绊。
翠娥心里苦闷,但是嘴里却舔着笑脸说:“好,好,去吧,去到外面看看。外面的世界更大。”
说完,扭头偷偷擦了擦眼角混浊的泪滴。朱红知道婆婆心有不舍。拉着婆婆枯枝似的手说:“我们会经常给你们联系,这家里不是还有俺姐吗。”
“你姐,自从和你姐吵过架以后,她就再没有踏过王家大门半步,都是这该死的钱惹得祸,如果我们老两口有钱,立马还你姐钱,也不会让你姐作难,更不会让乡邻笑话。”翠娥叹口气,揶揄道。
“妈,等我们有钱了,还姐姐钱就是了,”朱红淡淡地回复道。
“行,你们记住还钱就行了,别再让我们这些当老的为难。”
翠娥和儿媳的一番谈话,蹙着的眉渐渐有了舒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