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隐隐的遗憾,总是觉得不够被爱,也渐渐觉察到自己也不够爱人。
可是,明明知道他很爱我,自然也知道,我很爱他。
可问题出在哪里呢?
似乎一直有一个模式和规条,希望对方按着我的想法来爱我,否则就不够爱,就遗憾。这些规条林林总总,总不外乎一条:就是按着我要的方式来爱我。否则就是违逆,就不开心,就用主动、被动攻击的方式各种作。
对人呢,坚持用自己的方式去爱,为掩人甚至是自己的耳目,用牺牲自己的方式去爱。心里还满满的期待,你看我对你这么好,你可不能违逆我,拒绝我,你也要投桃报李,对我好。
如此,就完美了。
自以为。
越亲近,越这样的自以为是。
然后沉浸在不作不死的自怨自艾中。
第一次听说助人情结这个词时,很不舒服。甚至非常愤怒!这简直是对自己的侮辱。我是这么这么好的一个人,这么无私大爱。苍天在上,我真的不是刻意去讨好谁的,我是真心的。
可是也不知为什么时不时会有委屈,有抱怨。有失望,这种情绪也是真的。
几年来的辗转浮沉,终于愿意停下来,听听自己抱怨背后那份深深的期待。
期待后面是一份匮乏和无力。这些,被压在很深很深的地方,别人看不到,甚至我自己也看不到。取而代之的是那个积极热情无私的自己。
因为一直以来的经验告诉我,这种方式可以得到我所要的关注,哪怕只是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那是我从小就奉若神明的妈妈的脸。如此深刻地烙在小小的心里。从此,博妈妈轻松一笑是我毕生的目标。
当然,随着一天天的长大,妈妈会变幻成各种我在乎的人。只是,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一路上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一定是我先退形成到孩子的状态,然后他们才成了妈妈。
前几天,小陆说,你的眼界太小了,你的功课是越过妈妈,看看系统里的列祖列宗,他们都是非常支持你的。这种力量无穷无尽,连绵不绝。
四年前,芷看着我,轻轻地说,你很随和很善良很柔软,可不知为什么我总是觉得你有一层非常柔软的膜。
高二时明给我的贺卡上的一句话:从你的小圈子走出来吧,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我和世界之间,隔了一层薄薄的膜。
是时候破膜而出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