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几天我们听了杭州银河小学朱雪晴校长关于“深度推动阅读”的讲座,她对阅读独到的一些见解让人眼前一亮。
朱校长主要围绕两个大问题来讲:一是学生为什么要阅读,怎样阅读?教师为什么要阅读,怎样阅读?
学生为什么要阅读?我之前的想法是,培养一种学习力,提升认知水平。但是朱校长从“自动化阅读”“海量阅读”“故事是精神母乳”三方面总结出这样一层逻辑关系:海量阅读让学生形成自动化阅读的能力,有了自动化阅读的能力就奠定了智力发展的基础,也就是阅读能发展智力;另一方面,孩子们在阅读中进入故事,产生自居,最后树立生活尺度,达到滋养生命的作用。
学生如何来阅读呢?朱校长从高匹配——品质书柜打造;零负担——呵护阅读兴趣;课程化——研发阅读课程;全卷入——师生家校同步;新评价——创新激励机制这几个方面介绍了他们的做法。
[if !supportLists]第二部分,[endif]教师为何要阅读?朱校长说,走进童书,才能走进儿童,,这样才能回到教育的原点。我们教师要为未来而教,阅读是帮助我们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最终实现职业自由。
教师如何来阅读?朱校长介绍了三遍法和升级法。三遍法:第一遍通读,划出要点提取结构;第二遍摘录,根据要点,梳理摘录;第三遍复读,结合自身,内化结构。升级法:一是与人分享,将书中的内容讲给周围的人听。主题阅读:读与此类似的一组书;学以致用:将书中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
最后朱校长强调注意微习惯的力量和潜能蓄积期,长期的阅读就会产生质的飞跃。
我在朱校长的讲座中听到了很我金句,现摘录如下:
推进全民阅读是促进精神生活富裕最基础、最便捷、最便宜、最有效的路径。——朱永新
让每一个学生成为特爱阅读的人。终生为自己的人生而读。让每一个学生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在“道德发展六阶段”这个阶梯上,不断往上走。 让每一个学生成为追求卓越的人。 选择自己喜爱与合适的课程,让自己达到卓越。 让每一个学生成为独立自强的人。学会管理自己的金钱、生活和情绪。——《第56号教师的奇迹》
城市如果不重视阅读,就很可能培养不出优秀的孩子。乡村很重视阅读,就很有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故事,是儿童理解世界的方式。当儿童遇到一个故事,就如同干涸的大地,突然遇到了雨水;饥饿的人,突然看见了食物。儿童在读一个故事的时候,常常会产生“自居作用”。
故事,是最好的人格教育,它以独特的方式,指引着儿童,让他们潜意识里明白人应该如何生活。儿童需要故事,把故事赠予儿童,就是赠予儿童最好的礼物。而这,是我们老师和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
把每一间教室都建成图书馆;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领读人。如果我们用过去的方式教育现在的学生,必将扼杀了他们的未来。
读书,是把他人功力不断注入自己成长中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