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在微信公众号看到一篇回忆童年的趣事的文章,其中几张有趣的配图吸引了我,也勾起了我的回忆,配图是八十年代乡间孩子们最喜欢玩的一种游戏“扛架架”
一想到“扛架架”,可有意思哩,那是我们老家乡间孩子们较量体力和耐力的一种经常性玩的游戏。先通过“猜哑拳”或“石头剪刀布”挑人分帮,形成两大敌对阶级阵营。
“猜哑拳”在我们老家也叫“大压小”就是大拇指管食指,食指管小拇指,小拇指管大拇指的大小制约。
等一帮小伙伴挑好了自己的人,双方人数对等,挑战就开始了,先各出一人,用手扳起一条腿来,曲起膝盖,用膝盖进攻对方的膝盖。那曲起的膝盖很像英姿勃勃好斗的大公鸡的头,加上一条腿在地上不停地蹦,掌握平衡,就像两只公鸡斗架了。其中一方斗败,就有第二只“公鸡”补上,直到分出胜负。当然也有个子大(厉害、身体 强壮)的“公鸡”,自己一个人一帮,与在场的所有的“公鸡”斗,赢了那真是英雄得很,按宋丹丹小品一经典语说,那 就是“公鸡中的战斗机”!只是不能像真正战胜的公鸡一样,"咯咯咯-”扯了脖子 朝那些母鸡臊乎乎地叫唤,显示他身体的 强大和优质;而这只“保乎”的“公鸡”也仅仅是用汗布小褂儿抹拉一下脸盘子上的汗,在上课的铃声里打奔儿往教室跑。 一瞧我,只要说起小时候的事儿,总是这样兴致勃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