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讲的故事:从同事参加瑜伽课,到三个和尚没水喝和一鼓作气的一点思考!
(1)
同事A去年参加了瑜伽馆的健身课程,经过一年的时间,身体的变化,对于旁人的我真的还是能看得到的,不得不佩服她的坚持。
今年,B也加入了进来,和A一起去参加了瑜伽锻炼。
早上,上班的时候,听见她们在谈话:
A:今天晚上的瑜伽课,去吗?
B:今天晚上的老师是谁?
A:好像是C老师吧
B:刚看群里信息,今晚人数可能有十几个,比较多
A:那去吗?人太多了,不太想去的样子
B:恩,我也不太想去
……
(2)
然后,她们谈话的内容开始朝“今天为什么不去参加这堂瑜伽课”的各种原因靠拢。我突然想起一句话,当一件本来计划要做的事情,却没做的时候,我们大脑本能的会试图寻找各种看似合理的理由来为自己开脱,以此来减低自己的负疚感,从而让自己不在自责并且因为这些理由而感到心安理得。
我们人的本能里,有安于现状的一面,当发生改变,身体会产生“保护”自己的本能,甚至“欺骗”自己。
A和B聊着聊着,都几乎已经是不在想去了,因为她们已经找到不去上这堂瑜伽课的“合理”且“充实”的理由了。
我开玩笑的说:这就是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
(3)
我们一个人自己坚持一件事情,虽然很难,但是如果这件是是出于身体“强烈的目的”要去做的,那我们自己一个人也会去做的;如果和他人一起去做一件事,那势必也会事半功倍,但与此同时,如若其他人退缩,那你再去做的心里负担会变得重一些,也就是说你也会跟着想退缩。就像故事里的一个和尚,维持生命的本能需要他一个人每天坚持去打水,毫无旁骛。可当有两个和尚,我们内心就会开始滋生各种情绪,甚至超过了本能和本身做事的目的,我们只会关注到:水是两个人都要喝的,凭什么我自己要挑水,我如果去挑,我要挑少一些,不能便宜了其他人,另一个和尚也这么想,也不愿意多挑水,怕吃亏,原本一个人可以挑一担水,最后为了公平起见又不伤“和气”,只能决定两个人一起只抬一桶水。三个和尚没水喝,更是体现了人性当中的慵懒、推卸、自私等等的情绪,而这样的情绪就会互相影响和传染。
这都是一些浅显的故事,却能反应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上。同事A和B不就是这样吗?而反观我们,很多时候不都被这种情况所影响过吗?
你本来没打算做一件事,被旁边其他几个人煽动后,你不也去做了?
当你决定去做一件事情,叫上了其他人,本来答应好好,后来他们不去了,你自己不也就没做了?
(4)
快下班的时候,我跟同事A和B说:应该要一鼓作气!
A说:再而衰,三而竭!
你看,道理谁都懂,可我们怎么就没用上呢?
—END—
《 不多的故事 》第二十一篇 // 文:唐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