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听陈爱明大师一席谈

听陈爱明大师一席谈

作者: Helenkeller | 来源:发表于2017-01-20 23:24 被阅读127次

终于见到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龙泉青瓷烧制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一陈爱明先生。静坐品茗,相聊甚欢,观赏大师作品,听大师说青瓷 道文化,真真是一番精神上的享受。四小时的谈古论今、说长道短,话题总离不开大师最为钟爱的青瓷。

参观陈爱明青瓷艺术馆

今天的“闲聊”信息量太大了,知识含量太多太杂,得好好捋一捋,细细的消化。回程中,老公边开车边总结出几个要点——

1、龙泉青瓷的釉有2种,颜色釉和矿釉。

大师说,我们要坚持用矿釉,杜绝颜色釉,色釉对身体是有害的,要正确的引导市场,多宣传,讲清道理。

针对这个问题,大师爱憎分明,持鲜明的态度,无愧于大师的头衔。

2、粉青的釉水中要加紫金土,增加其含铁量,能使其颜色更加沉稳,不会“飘”。诸如下面这只粉青水洗。

拍摄于龙泉青瓷博物馆

3、大师已经研制出古时的茶叶末釉,可以使用在实用瓷(如茶具)中。

闲聊中,大师亲自为我们泡茶,茶具都是茶末釉的,古朴凝重有质感。

陈爱明茶末釉茶具 陈爱明茶末釉品茗杯 茶末釉香炉、公道杯、品茗杯

4、气窑仿柴窑的关键点是:主要模仿柴窑的升温曲线和降温曲线,使得釉质更润,火气少。如下面这只品茗杯。

陈爱明气窑仿柴窑品茗杯

5、在做的创新(创意)实验:茶末釉和梅子青的搭配。

因灰釉和梅子青搭配、跳刀等工艺技法几个徒弟都在做,大师得另辟蹊径。

陈爱明梅子青 灰釉跳刀品茗杯

6、大师早期作品的特点是,器皿内壁不修胎,保留手拉坯的痕迹。

7、大师所有作品特点是,成品的底足微修或不修,呈“火石红”。这就意味着入窑前就要做得“相对完美”。

陈爱明九十年代初期作品  素胎瓶(未施釉)

大师简介:

陈爱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青瓷行业协会副会长,浙江省工艺美术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

大师作品特点:

陈爱明致力于青瓷艺术的创新与推广,深入研究传统青瓷制作的各种工艺技法。作品审美上追求平和、含蓄,技法上力求精湛、完美。其青瓷“跳刀纹”装饰、“印叶纹”装饰与铜红绞泥、流绞泥技法,以及自然灰釉在青瓷中的开发和运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大师作品赏析:

云之梦(瓶)—铜红绞泥纹 泉(罐)—梅子青釉,跳刀纹 (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 秋到龙泉—“印叶纹”装饰,铜红绞泥技法,自然灰釉 (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

相关文章

  • 听陈爱明大师一席谈

    终于见到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龙泉青瓷烧制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一陈爱明先生。静坐品茗,相聊甚欢,观赏大师作...

  • 龙泉的一场春雨

    今天来看看来自龙泉的春雨。 《听雨》 工艺:梅子青釉 | 作者:陈爱明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龙泉的微风带着温柔的春雨...

  • 夜访陈茗屋大师/作者:邵明

    ——听陈大师讲高邮路别墅的故事 为了邀请陈茗屋大师岀席,本月在商船会馆举办的沈尹默生平回顾展,我们一行夜访陈大师的...

  • 这一生关于我们的风景

    我又听回了民谣,听回了陈粒,蒋明,陈鸿宇,赵照,李志,宋冬野,房东的猫,尧十三,谢春花。 听回了陈粒的《易燃易爆炸...

  • [民国]黑暗里的光(3)

    陈学颖向前跳了一步,左手勾住陈学明的手腕,说道:“那就听二位哥哥,回家去。”说完,陈学颖先迈开步子,拉着陈学明挤出...

  • 听陈梅大师解读沈尹默的《月夜》/作者:邵明

    ——沈尹默老师的《月夜》是白话诗首创,新诗中的经典。 《月夜》作者:沈尹默 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

  • 没有爱的生命,是没有花的春天

    这是哲学大师陈果说的。 这爱,不是滥情。是生命,是茁壮成长,是葱郁顽强。 这爱,是宽容,是柔软...

  • 一虎一席谈户籍制度

    20141227一虎一席谈 居住证制度能否带来公平权利 这是一虎一席谈2014年最后一期节目,也是一虎一席谈9周年...

  • 艺术创新、大师典范——陈在明老师 - 草稿

    中国云寿文化旅游网讯(蒋文梅)陈在明工作室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杨家埠,凡是到过这里的人,无不被里面一幅幅优秀的作...

  • 专注

    今天与同山赛恩师教育陈总会面洽谈,与陈总的一席谈话,点醒梦中人,专注某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有生存的空间,就有价值还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陈爱明大师一席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yg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