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十三集 孔子

第十三集 孔子

作者: 言之以文 | 来源:发表于2019-12-18 19:44 被阅读0次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清晨,郎朗的读书声从这里传出,学生们朗读的是《论语》《论语》虽然只有11705个字,却被称为中国第一书,它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也影响了世界,还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传说。《论语》,是一部散发着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生命体温的经典,浓缩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以及孔子弟子思想的精华,堪称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元典之一。

杨朝明:《论语》里边这个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智慧,它已经沉淀为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一种心理,形成了我们一种生命底色。

钱逊:在这以前,是一种以这个天命为主的这个思想,而孔子它的价值,《论语》里面这个思想价值,就是他开始建立了一个完全立足于人的人文主义的思想体系,所以从那以后,从孔子以后中国文化走了一个新的一条道路。

公元前551年,一个婴儿降生在这个黑暗狭小的山洞中,因为生下来头顶的中间是凹下去的,和尼丘山很相似,这个孩子被取名为丘。因为在家里排行第二,所以字仲尼,后世因为要避他的名讳,把尼丘山改名为尼山,因为他,山东曲阜成为朝圣之地。他就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孔子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先祖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的宋湣公,宋,是商朝末代君王纣的庶兄微子启的封国。公元前710年,在国内权力斗争中,失势的孔氏一族逃到了鲁国,相传,今天山东曲阜东南,尼山附近的鲁源村是春秋时期鲁国陬邑的所在地。村中现在还存有一块纪念孔子的石碑,是康有为在1924年所立,孔子的父亲叔梁纥身为鲁国邹邑的邑宰,在年近古稀的时候。娶了孔子的母亲颜徵在,在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便去世了,孔子跟随母亲搬到国都曲阜阙里居住。在这里,孔子度过了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

杨朝明:因此可以想象,孔子小时候在他母亲的带领下,成长的这种环境,所以这个孤儿寡母啊,这个应该说是非常艰难的,一次,吴国的太宰问孔子的学生子贡说:“你的先生是圣人吧,他怎么有那么多技能啊,”孔子听说了以后,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春秋时期,像种地这一类的体力劳动,都是普通平民与奴婢才做的事情,被贵族们看不起,称为鄙事。孔子说自己年轻的时候生活贫贱,干过了这些粗重的活,所以才掌握了许多这方面的技能。正因为如此,孔子才充分的体会下层的疾苦,了解了他们的诉求。在母亲的谆谆教导下,孔子从小勤奋好学,在童年做游戏时,就常设俎豆、设礼容,学习礼仪。孔子15岁起,孔子便立誓要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当时贵族子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项被称为六艺的技能。礼就是各种仪节、规程,包括行为容止,音是与礼相关的舞蹈,射就是射箭,御是驾车,书是书写,数是计算,包括卜筮。六艺是贵族仕进所必须掌握的技能。这里面孔子最重视,也最精通的是礼。

骆承烈:周礼三百种,仪礼三千种,主要是五种,吉、凶、军、嘉、宾,吉礼就是说像成人礼、

过年过节。凶就是丧礼,死了人的礼节,军礼就是打仗以前来誓师,打仗后来献囚,歌颂胜利。吉、凶、军,嘉就是婚礼,宾,诸侯之间朝聘,诸侯向天子觐见,他(天子)个别见你叫见,很多人叫朝。这五种礼里头每一个又分很多很多,最后号称周礼三百,仪礼三千,孔子就提倡这个礼。

孔子生于斯长于斯的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国,周公摄政期间,创立了以宗法为基、礼制为体、德治为核心的西周文明,周公子孙世世代代传承与践行西周文明,不仅使鲁国成为西周文明的东方中心,和春秋时期保存周礼最多的诸侯国,而且培育了以崇伦理、尊传统、古朴、吃重、醇厚为地域特色的鲁文化。春秋时期,周礼已在很多诸侯国日趋式微,而在鲁国仍盛行不衰。公元前540年,晋国韩宣子出使鲁国,亲目所睹,便情不自禁地发出:周礼尽在鲁矣的感叹。

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孔子得以遍览鲁国所藏有关周礼的典籍文物,孔子还到东周,向当时的周之守藏史老子问礼。孔子沐浴在鲁文化的春风化雨之中,汲取营养,陶冶性情,孔子就是在鲁国这样一个社会与文化环境里,逐渐由一个从小饱尝生活艰辛的少年成长为一个仰慕三代、坚守周礼、关心民瘼、有志问政的知识青年。孔子踌躇满志地步入社会,打算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一试身手。

骆承烈:孔子呢,他一生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就是要恢复社会的正常秩序,所以他就提出来礼,这礼本来就是一种向祖先供奉的这么一个物品,后来变成人际之间交往的物品,后来就变成一个意识形态的东西了,就是人们之间的礼貌、礼节。

《论语》中记述了孔子对日常生活礼仪的要求,红色、紫色的布,不用来做内衣、便服,夏天在室内穿单衣,出门则一定要套上外衣。加工食物要讲究,越精细越好,不吃切割得不合规定的食物。公元前481年,孔子最器重的弟子颜渊去世了,孔子很伤心。但是当颜渊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把车子卖了,给演员买一副椁的时候,孔子却不同意,他回答说,自己的儿子孔鲤死的时候也没有卖掉自己的车子置办椁,因为自己做过鲁国的下大夫,按照礼制,必须坐车不能步行。

孔子的这些行为,在当时和现在看来都显得迂腐、刻板而不近人情。事实上,他从不刻板的遵循礼制,和这些表面的形式相比,孔子更看重行礼时内心的真诚。他说:礼,过于奢侈,不如从简,丧礼,大肆置办,不如本身的哀伤过度。

骆承烈:有的人说孔子顽固,现在社会变了还用旧礼,不是那样,孔子曾经说了,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你说礼啊礼啊,难道就是献个玉献个帛吗?主要是表示对你敬奉那个人的恭敬;乐啊乐啊,难道就是撞钟敲鼓吗,不是,通过这个撞钟敲鼓来完成这个礼的这个制度。

其实孔子不仅是周礼明贵贱辨等列的坚决维护者,他对周礼也进行了改造和发展,孔子打破礼不下庶人的局限,主张对所有人都要齐之以礼。强调仁是礼的核心,克己复礼为仁,要求仁者爱人。

钱逊:孔子把治国平天下,解决当时的天下大乱的情况,把希望寄托在哪里呢,他寄托在提高人的素质。

杨朝明:孔子曾经说啊,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人如果没有遵守礼的那种自觉那种素养,那么礼乐秩序怎么办呢。

骆承烈:一个人闹不起来,两个人之间就存在人际之间关系了?人际之间关系怎么办呢,就用仁来解决,孔子非常重视人、关心人。一次,鲁国的马厩着火了,孔子听说后赶紧问伤着人没有,却不问马的事。孔子很看重爱人的仁,齐国的管仲享用了超越自己身份的礼仪,被孔子看成是不知礼的人,但是管仲辅佐齐桓公建立霸政,尊王攘夷,维护了华夏诸侯国的稳定,维护了普通民众的安定,所以认可他,称如其仁如其仁。在孔子看来,如果不能心怀仁爱,以亲亲为出发点,扩而大之去爱人,即泛爱众,爱作为社会人群泛称的人,就违背了仁,也就无从谈礼了。

杨朝阳:这个仁的本意,其实就是修身,就是修己,就是反省自身,那么人只有反省自身,才能自觉的按照该做的去做。所以孔子有一句话,他说:仁者人也,亲亲伟大,他说仁爱的仁,就是我们这个做人的人,只要是我们作为一个人,就应当有爱心,那么有爱心的表现就是亲亲,亲亲就是孝亲,就是孝敬父母。

孔子将夏商周三代理想化,痛感今不如昔,认为三代以前是一个行大道,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从夏代开始大道隐没,进入了一个天下为家的社会,以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成王和周公为代表的君子以礼仪规范出一个井然有序的安定社会,这个社会可以称为小康社会。在孔子看来,现在所能恢复的只有小康社会,大同社会已经过去。然而,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晚期,随着礼制的荒废,这样的小康社会也消逝殆尽了。

杨朝阳:所以孔子希望重整礼乐秩序,这种礼乐秩序显然从夏商周以来,特别是这个文武周公,这是中国的礼乐社会。

周公创立的周礼是维护西周社会等级秩序与政治格局的规范,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春秋后期的社会状况了。进入春秋后期,不仅周天子衰落,诸侯争霸也进入尾声,齐桓公、晋文公等实力强大的诸侯曾先后担当霸主,号令诸侯,周王只是听从他们摆布的、名义上的共主。随着争霸战争的进行,各国的卿大夫逐渐逐渐掌握的国政,国君又成为卿大夫手中的傀儡,随着卿大夫的兴起,原来只负责卿大夫家事的家臣们也开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呼风唤雨。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鲁、晋、齐等诸侯国都卷入了私室向公室夺权的斗争大潮。

春秋后期,鲁国的政治大权落在季孙,叔孙,孟孙氏号称三桓的三个贵族家族手中,国政把持在三桓中实力最大的季氏手中。晋国的国政为范、中行、知、赵、魏、韩六卿家族所把持,晋君已然被架空,六大家族之间争权夺利,互相倾轧。齐国的国政落入卿大夫陈氏的手中,其他各诸侯国国政也沦入卿大夫手中。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企图除掉权臣季平子,反而被季氏驱逐,他不断请求齐国和晋国的支持,希望回到国内,但始终未能如愿。七年后,鲁昭公客死他乡,他的太子也没能继承君位。公元前504年,季氏的家主季桓子被家宰阳虎挟持,鲁政落到阳虎手中长达三年之久。

按照周礼,卿大夫家里只能享用十六人表演的乐舞,而鲁国的执政卿季孙氏,在他的家里表演天子才能享用的六十四人乐,孔子对此十分气愤,说这样的事都能容忍的话,还有什么是不能忍受的。天子衰微,诸侯失位,带来的是传统周礼的荒废、陵替。这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孔子和弟子在泰山边上遇到了一位在坟前哭得很伤心的妇女,孔子让弟子去问她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女子回答说:先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咬死。孔子问她:那你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女子回答说:这里没有苛政。孔子对弟子们说,苛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孔子痛恨猛于虎的苛政,痛恨对于周礼的破坏、僭越,痛恨由种种争权夺利带来的战乱、苛暴,他认为正是礼制败坏,上下侵凌,造成了当时这种黑暗混乱的局面。在严厉抨击礼崩乐坏、瓦釜雷鸣的同时,孔子对周公和西周社会制度推崇备至。他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他认为周公所创设的等级分明的礼仪社会是如大道隐没后最理想的国家形式,周公是他一生的榜样。孔子同时相信只要给他施展抱负的空间,他就可以重建西周那样的理想社会,但孔子一生的仕途十分坎坷,他当过吹鼓手,也为贵族季氏当过管账的委吏和管理牲畜的乘田。一心想跻入贵族社会却不可得,于是开始聚徒讲学,等待从政的时机。

公元前501年,阳虎谋取季孙氏家主地位的行动失败,出逃晋国,已知天命之年的孔子终于迎来了出仕的机会。次年,他出任鲁国的司空,继而担任大司寇,孔子计划毁去三桓所有封邑的围墙,削弱三桓的势力,这一行动触犯了三桓的利益,在君权早已旁落的鲁国,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公元前497年,在鲁国不得志的孔子,怀揣着一个重建东周的抱负开始了长达14年的宦游生涯。这期间,他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和楚国,一路颠沛流离,倍尝艰辛,他在匡邑被围困,在蒲邑被拘禁,得罪了宋国的权臣,仓皇离开宋国,困饿于陈、蔡之间,在郑国,他和弟子们走散,一个人仓皇地东张西望,被看到的郑人形容为丧家之狗。

他短暂的出仕于卫、陈两国,都没有得到重用,在一般人颐养天年的年纪,孔子仍然为着自己的理想奔波着,他以复兴周之文为己任,自称东西南北之人,周行列国寻找自己的用武之地。但是,天下之大,一路颠簸,他却找不到可以让他施展身手的弹丸之地。在诸侯国之间及诸侯国内部的权益博弈如火如荼、政治格局发生巨变的时代,孔子鼓吹的重振君主权威、爱义忘利、德政惠民、轻傜薄赋的理论实在引不起掌有实权、忙于争权夺利的卿大夫们的兴趣。公元前484年,漂流在外14年后,68岁的孔子重新回到了鲁国,政治上的失意,老年的来临,使他断绝了仕进的想法,从此他专注于教育活动。

春秋后期,社会上有这样一批人,他们有着高贵的世系、受过教育,可以被称作贵族,但却很贫穷,实际的社会处境和普通平民差不多,这样的破落贵族后裔组成了贫困的士阶层。孔子就是他们中间的一员,如此绅士背景,没有带给孔子什么实际的社会地位,曾经的贫贱生活磨练了他的意志,也开阔了他的眼界。孔子广收学生,有教无类,宣布不管什么出身,只要能拿出十条干肉作见面礼的人,就可以做他的学生。

杨朝明:那么孔子,他想往三代之治,所谓三代是指夏商西周,在三代时期啊,这个(教育)叫学在官府,所谓学在官府,教育实际上就是官府垄断。那么在这个时候,如何培养人才,如何培养社会的管理人才?有关怀的人,他们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孔子显然是其中的代表。

孔子评价自己的弟子冉雍说:雍也,可使南面。南面,在当时暗指君主之位,在孔子的时代,

世袭权力被认为是做天子或诸侯的唯一资格,各级官僚均为世袭贵族把持,美国汉学家顾立雅称:这句话意义非凡,孔子对这位弟子的评论并非草率的赞辞,而是宣布了一项最重要的变革性政治原则。

钱逊:孔子《论语》里面讲的君子,他提出来的这是一个理想的人格的目标,那么这个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他有很多的君子如何,小人如何如何,它主要不是从地位上讲,主要是从一个人的这个道德、修养、人品,这这个角度讲。

杨朝明:君子的本意,它实际上是对于贵族男子和这个为政者的通称,那么这个君子,从文字上就能看出来,上面是一个手拿着的东西:尹,拿的那个东西实际上就是权杖,下面这个口是发号施令,所以君子的本意是对于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后来才指道德高尚。

直到《论语》的出现,君子才更多的具有了道德上的意义,孔子给他定了很多道德标准,像忠诚、守信、仁慈、坚定等等。不论出生如何,达到这些标准就是君子。

杨朝明:所以就是说君子的本意和引申意之间这种联系,那么就是孔子啊他教育的一种内涵所在。就是说,因为你地位高,所以呢你责任大,你既然是这个尊贵的人,你就应该是高尚的人,所以你作为一个管理者,那么你就应该道德高尚。所以儒家讲政者,正也;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其身正,不令而行。

同样孔子和他的弟子对于士,这个原来低级贵族的专用称谓也赋予了许多道德含义,比如:士志于道,质直而好义,杀身以成仁,不能耽于舒适的生活,只有行为像真正的君子那样,才配称作士。

杨朝明:孔子他培养人才,实际上是培养的一个士人,培养一种君子人格,孔子曾经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他说一个士人,必须有追求、有信念。如果他是一个有追求有信念的人,那么他就不会斤斤计较于生活的琐事,穿得不好、吃得不好就没面子了,不会的。

史称孔子门下有弟子三千人,特别优秀的有七十二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出身寒微,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卿大夫的家臣。西周和春秋时期卿大夫的家臣主要由士一级的低等贵族担任,而到了春秋晚期,一些出身寒微的人,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卿大夫的家臣,跻身到士的阶层,进而在国家政治中展露锋芒。他们所依仗的不是自己的出身,而完全是自己的政治能力。孔子的弟子们,就是这样的士的先驱。杏坛讲学的盛迹,也许是画家笔下的想像,但是,作为中国历史上兴办私学的第一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教育为职业,使学术民众化的人,他的学术活动,开启了战国讲学游说和学而优则仕的风气之先,像孔门弟子那样,学习专门的政治知识,以此晋身国家政治,成为一种社会风气。由破落贵族组成的士阶层和由仕进而为士平民士阶层融合在一起,最终成为战国时期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

《诗》、《书》、《礼》、《易》、《乐》、《春秋》这些春秋时期政治生活中的必需品经过孔子的整理、修订成为及教学的主要内容。

中国有这个传统,就是通过解经注经来发挥自己的思想,所以六经对中国的、我们讲的统治思想的形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说,经学史,中国的经学史的源头就要归到《六经》。这个《六经》实际上在孔子以前已经有,孔子的他的工作是对它进行整理,这是对传承中国文化,他做的一个很重要的贡献。

孔子生命的最后四年,打击接踵而至,公元前483年,孔子唯一的儿子孔鲤去世,因为家境贫寒,只能薄葬。公元前481年。孔子最喜爱的弟子颜回去世,孔子伤心地大哭,说:天丧予、天丧予。公元前480年,孔子最倚重的弟子子路死于卫国内战,死时被砍成了肉酱,十分惨烈。孔子为之大哭一场,让家人把厨房中的肉酱倒掉,害怕联想到子路。

孔子弟子很多,也有比较亲近的弟子,比如说颜子、颜回,比如说子路,比如说子贡,比如说子张等等。这些弟子每个人都有不同特点,这些弟子对于孔子的理解可能也有侧重,但是这些人和孔子,他们朝夕相处,形成了很深的感情。

公元前479年,孔子自作了一首歌,泰山其颓乎,梁山其坏乎,哲人其萎乎。他的学生子贡听到后赶去看望他,他对子贡说:你怎么来的这么晚啊,天下明王不兴,没有人听我的,我快要死了。七天以后,孔子去世,终年73岁。孔子的一生,始终以周公为榜样,非常希望能像周公一样,在政治和文化上有所建树,然而,生不逢时,他的一生中基本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但是,孔子在坚持自己的理想上表现出了执道而行、不为其身、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孔子死后弟子们主动为他守丧三年,自贡甚至守丧六年,在当时,只有子女为父母,臣下为君主守丧三年的规定,而在礼制荒废的情况下,三年之丧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孔子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学生们,使他们成为自己理论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杨朝阳:这里面折射出来的是一种师生的一种情感,那么孔子和他弟子的这种情感也成为中国传统中师生关系处理的一种样板。

《论语》,全书共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也是了解孔子思想的主要文献。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和礼,提倡仁、义、礼、智、信,《论语》对汉民族的文化认同、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

杨朝阳:用梁漱溟先生的话说,孔子把他以前的中国文化都集中在他的手里,孔子以后的中国文化差不多都从孔子那里出来,显然,《论语》它代表了孔子的一些对人生、对社会、对修身做人的一种看法,所以就是说它是我们上古文化的一种结晶。

钱逊:现在我们讲世界四大文明,儒学、佛教、基督教、伊斯兰,这四大文明大体上都是在这个时期里面形成的,所以我们从这个角度讲,就是说儒学,它是和那三大宗教并列的,现在影响人类最大的四大文明之一,所以(孔子)他不仅是中国人的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一个代表之一。

方克立:孔子的思想就是说,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很大,同时它也传播到周边的国家,像韩国、朝鲜、就整个东亚地区吧,孔子的思想,实际上是在在整个东亚,儒学都是占据着主导的地位。

孔子既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又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有学者称,自古以来,教师的数目可谓不可胜数,但是,像孔子那样,凭个人的身份,并完全依靠对年轻人的教导,而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教师,却是屈指可数的。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们也都开学收徒,到战国时期儒家已经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最兴盛的学派之一,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上入朝堂、下进闾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和传统文化的轴心。孔子不仅是中华文明的一位主要代表人物,对世界文明也有卓越贡献和深远影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十三集 孔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zu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