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西医医表,中医医本。我个人是比较推崇中医的,虽然中医疗效不是立竿见影,但是中医讲究调理平衡,更对人的长期健康负责。
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悬壶济世的杏林圣手》一书中,看到了很多介绍历史名医的故事。
这本书很薄,不算是掉书袋。非常简洁的从上古名医介绍到近代京城四大名医。
不管中西,名医一定是就死于危难,心怀悲悯之心的人。
看到中医学奠基人扁鹊的故事,我想起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朋友。有一次大家玩脑筋急转弯,说,比扁鹊还厉害的中医你都知道哪些?
有人抢答:麻雀和喜鹊。
让人啼笑皆非。
其实,扁鹊曾经说过,自己是三个兄弟当中医术最差的,只是名气大而已。
扁鹊认为,大哥治病于未起之时,所以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没有毛病,不过是被大夫调理了一下而已。二哥治病是在病刚起之时,所以手到病除,大家都以为不过是小毛病而已。但是扁鹊不同,找他的病人大多已经病入膏肓,或是减缓病人的痛苦,或是大动干戈一番之后,病人恢复健康,总之,大家都认为扁鹊是神医。
经过扁鹊的手还未能医治的疾病,基本也就不用再看了。
说到底人们偏狭的认知,自古都有。
医术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是靠量的积累,中医博大精深,讲究一人一方。即便是相同的病症,根据病人不同的情况开出的药方也是不同的。
中医看病没有科室之分,只有不同的名医擅长不同的领域。因为人是一个整体,要是缺少对整体健康变化的考虑,脚疼医脚,头痛医头,无异于盲人摸象,并不能祛除病因。
当然,随着千百年的发展,中医也在变化当中,毕竟如今的气候、食物和成长环境早已不尽相同。
在阅读这本《悬壶济世的杏林圣手》的书籍中,集中回顾了历代名医轶事,在他们的身上,不仅让读者看到了中医的起源、发展和成熟,也看到了在每一代中医身上传承的那种责任、大爱和求实的态度。
作为一名生活在城市之中的现代人,我们更多的接触到西医的便捷,但是依然有很多中医馆在以严谨科学的态度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中医不限于汤药、针灸,那些中医穴位按压早已成为很多年轻人的保养之道。如果说在中医身上看到的神奇故事,不如自己多学一点中医知识,好好审视和辨别自己所持的健康情况。救人的不一定是名医,但提前预防,好好爱惜健康,一定是所有名医的医嘱和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