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到了知识”的错觉

“学到了知识”的错觉

作者: 90000Tank | 来源:发表于2019-11-21 23:54 被阅读0次

不知道你有没有用过得到app,它上面有一个模块叫做“每天听本书”,大致就是有一个很有水平的人会用他对某本书的深刻理解,将十几万字的内容浓缩成主要精华,并加入他的归纳和引申,最后在20分钟之内讲给你听,到了最后,你一定会听到一句“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曾经我会因为听到这句话而感到一阵窃喜,在一段时间里,我会为每天儿能听完一本书而觉得有成就感,觉得自己做到以前无法想象的事情,因为这可是一个月里边就可以听将近30本呀,这是多么一个不可思议的学习过程,我竟然就做到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对自己“学到”的“那么多书”产生了怀疑:我真的学到东西了吗?那为什么我现在和以前相比还是没有什么改变?我上上次听的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来着,我从中学到了什么东西?

到后来,我渐渐开始了解到,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量呈几何指数增长,我们普遍都会有一种焦虑自己无法学到足够知识的不安感。在这个时候知识经济时代悄然开始了他的急剧扩张,因为聪明的经商者发现,大多数人其实是无法承受获取知识过程中的持续行动和反复磨砺的。因为这个过程非常痛苦。想一想我们从小学读到高中被虐成什么样子就可以理解。人们往往只需要有学到知识的感觉就可以满足了。于是各种快餐式的学习方式开始盛行起来。比如在多少小时以内掌握一种技能,比如在多少天内快速让自己变成写作达人等等。但是如果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后,就会发现这些方式最终无一例外都无法为自己带来真正的改变,也就是说基本是没有什么作用。这些让我感到“学到了知识”的错觉,只是在当时让自己脑子里爽了一把而已。

直到有一个周末,我为了弄清一个问题而决定把相关的一本书的资料好好的看一下,于是找了一家咖啡厅,静下心来,开始认认真真一字一句的看下去。该查的概念查概念,该分析的句子分析句子,该梳理的逻辑梳理逻辑。虽然耗费了我整整周末两天,但是到最后,直到把这本书的资料给看懂时,我才发现我已经获得了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和认知。虽然这个过程消耗了我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即便过了一周、两周,甚至一个月以后,我依然可以很清晰地记得从这本书中所获取的知识,并且可以比较清晰的讲给别人听。不去寻找一些捷径,而老老实实的走似乎很笨的一种“弯路”,这样反而真正的知识就会从脑海里边生根发芽出来。

或许,读书学习这种事情,比起不停地去寻找“用什么样的方法去阅读和学习更好”,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踏实读懂更加靠谱。就像孕妇无法不经过十月怀胎而生下健康的宝宝一样,不惧怕困难,持续地脚踏实地地行动下去,才能获取最好的结果。把这种模式坚持下去,就能获得越来越好的结果。

相关文章

  • “学到了知识”的错觉

    不知道你有没有用过得到app,它上面有一个模块叫做“每天听本书”,大致就是有一个很有水平的人会用他对某本书的深刻理...

  • 你以为你知道?其实你不知道|《知识的错觉》

    看到这本《知识的错觉》就被它吸引,了解过知识的悖论的有趣,便对知识的错觉更加有兴趣了。什么是知识的错觉呢?简单来说...

  • 知识的错觉

    人都会普遍高估自己的认知水平,容易把集体知识,和环境知识,都当作是自己的。比如,对待日常生活中的,抽水马桶,锁芯的...

  • 知识的错觉

    但有些人正是利用了解释的敌人,利用我们对细节的厌恶,来影响我们的决策。比如护肤品广告会承诺,用了它们的产品,可以修...

  • 知识的错觉

    为什么我们会产生知识的错觉呢? 因为我们的大脑不是以自己信息的储备量来衡量自己的知识水平的,而是以信息与信息之间的...

  • 知识的错觉

    1,结论先亮出来:知识是啥?知识不是信息,知识的生命在于“知识共同体” 2,脑袋里面存储的不是信息,是信息和信息之...

  • 知识的错觉

    【知识的错觉】 这是一本书的名称,这本书的标题意思是:我们认为自己掌握了很多知识,对自己熟悉的世界了如指掌,但其实...

  • 知识的错觉

    意思是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懂的挺多的,但其实个体对世界的了解少的可怜,我们又意识不到这一点,这种对自己认知的偏差称为...

  • 知识的错觉

    一段时间内曾醒悟,在旧公号也发过文章,忏悔自己读书只为“装”的幼稚行为。 那读书,不为装,不为制造出一种自欺欺人的...

  • 《知识的错觉》

    ——为什么我们从未独立思考? 要知道自己在知识上面是有局限性的,这个局限性的,其实不是说你个人的情况,就是个例,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到了知识”的错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iaa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