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星辰计划2024年第6期“净”专题活动。
净:清洁,洁净。亦用于形容抽象事物。亦指明净。
眼不见为净:眼睛看不见肮脏的东西就姑且当作是干净的。常指在一种无能为力的情况下的权宜、放任态度。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21134/195774e29b18731d.jpg)
老李今年六十,最近忙着张罗女儿的婚礼,成天笑呵呵的,走起路来那“啤酒腩”都颠出了喜气感。
跟老李一脸喜气不同的是,李婶那皱成了「井」字的眉间。
两鬓染霜的齐耳短发,随着女儿婚期的临近,越发显得焦虑的紧张。
焦虑着东西准备得是否齐全,自家在礼数方面做得是否周到,有没有何处会有机会落人话柄。
对于李婶的过度操心,老李是这么劝的:
“听那么多人说没用,家家规矩不一样,你还能全都顾得上啊?”
“再说了,那不都是各家瞎琢磨出来的嘛。都是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东西。”
老李的人生哲学就是,只要不妨碍他好好生活,有些东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到也可以当没看到。
别看他现在奉行这套「老李哲学」,年轻的时候可是出了名较真的主儿。
也许是在较真这条路上走出了一身的千疮百孔,蓦然开悟,模模糊糊也是福。
眼不见,心不烦嘛。
男方「过大礼」的那天,跟着新郎过来的只有一个替男方主持“婚嫁习俗”的阿姆。
这位阿姆,是新郎的父母在老家请的一位远了好几辈的远方亲戚。
据说,她有多年的“婚假习俗”张罗经验,身价六百。
一来到老李家,就指手画脚地公布「玩法」,给李婶列各种婚礼所需物品清单。
她还丝毫不带客气地指出李婶“这儿错了”,那儿“不合他们那边的规矩”。
在场一对新人面面相觑一脸尴尬,李婶面子上应答着,心里却越听越窝火。
可李婶这边的亲戚却有点儿忍不了,便上前理论。
两位年纪相当,气势相当,差点从习俗辩论升级成泼妇骂街。
老李笑呵呵地出来打圆场,顺着那位阿姆的意思,以最快的速度结束这场「过大礼」仪式。
新郎和阿姆走后,李婶和亲戚压抑的憋屈一时间全都倒了出来,宣泄着吐槽男方家人太盛气凌人。
老李端着泡好了的茶过来,给每人的茶杯斟上,道:
“习俗这东西本来就没个准的,你跟她多争论一秒,她就在你面前多碍眼一秒。”
“反正这也不是什么原则性的事,仪式就是走个过场,真有用也就没有那么多离婚的了。”
“她说怎么弄,咱就怎么弄,赶紧结束麻烦也少,对不咯?”
李婶看到老李这态度,气不打一处来:
“你看看你,就是因为你这态度,人家才得寸进尺的!”
老李嘬了一口茶,淡定道:
“我是眼不见就心不烦,她赶紧离开,我就舒服了。”
李婶腾地站起来,没好气地对着老李吼:
“哦,你是舒服了,人家摆明就是下马威嘛!”
“我们不硬气,你让咱们女儿以后在那边还能硬气吗?!”
老李顿了顿,放下手中的杯子,轻叹一声:
“哎,那我们硬碰硬,女儿就能过得好?日子是他们自己过的,咱们过好咱们的,就是对咱女儿最好的支持。”
李婶嘴唇微张,到嘴边的话一时被咽了回去。委屈地重新坐下,再也不说话,默默地喝着茶。
“好了好了,以后又不在一起住,他们以后好好的,比现在按谁的那一套来更重要。别想了,气坏了自己不值当。”
老李笑吟吟地给李婶的杯中续上茶,“这就像出去吃饭,人家里面卫不卫生,你也不清楚的咯,最后吃的不还是那味道。”
“但这问题你非要较真了,按你那高于常人的洁癖标准,有多少地方能入得了你的法眼?”
说完,老李在一旁自顾自地笑了起来。
李婶忍不住白了老李一眼,眉间的“井字”却稍稍舒缓开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