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诗意

作者: 幽草心洁 | 来源:发表于2023-04-18 20:07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  原创首发  文责自负

    触摸诗意

    儿时莫名喜欢文字,喜欢完成文字作业,当父母或老师布置背诗的任务后,总是迫不及待地完成,且明显多了几分喜悦。自己也说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自己对诗有种割舍不下,挥之不去的情愫。

    曾经有人说过姑姑很有诗人气质。也曾经听大人说谁写得文章像诗一样。到底什么是诗,什么是诗意?寻遍那么多资料,很难满足我对诗的那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诗意太深奥,太广博,太微妙。

    我的拙劣的文字不知道如何表达。

    我感觉,当一片秋叶飘过,掠过眼前,扑向大地。那一刻,就是一首坚勇潇洒悲壮的诗。

    我也无端地感觉,落花飘落溪流,花瓣像小小的船儿,缓缓或飞速地漂流着,一种消逝的伤时诗在流水里随着落花流淌在心头挥之不去。

    当母亲耐心地教导孩子,孩子乖巧地应和着母亲的话语。那一幕是温情脉脉的诗句。

    有人说,诗是诗意的容器,可不可以说诗意是诗的容器。

    多少人身在诗意中而不知它的存在。我曾经看见一个牧羊人赶着羊儿从容在山沟缓缓前行。那羊儿低头咀嚼着青草偶尔抬头看看周围,有的羊儿偶尔跳跃一下,间或,一群羊缓缓移动,那种从容安详使快节奏的生活里参入慢板,一种悠然见南山的诗情荡漾在心间。

    后来的日子里,也许是有了学业负担,也许有了生活负担,也许是家人不愿意看见我“不务正业”,也许是真的想朋友说的:“读什么诗,既不能吃,也不能喝,那是富贵人家玩得,我们这样的平民知道就可以了,不能浪费太多的时间在这上面!天天做这些,别人会说你矫情,偷懒,收回心,踏踏实实生活。”也许我还不够喜欢,平庸的纠结中错失了多大胆触摸诗意的机会。在认知有限的日子我被诗意忽略了,也被诗忘却了。

    近日,一本书出版震撼了我。这本书就是《赶时间的人—一个外卖员的诗》,书的作者叫王计兵,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外卖员。他作为一个外出务工的农民,既不能在城市中有自己的安身落脚之地,也不能陪伴父母安度流年,他在为生存奔波的日子离故乡越来越远,离父母越来越远。

    他每日匆匆忙忙,但是他用自己的诗记录下自己作为一个小人物的狼狈和作为一个靠劳动自立自强的人的尊严。有诗句为证:

    “我也有自己独立的国度,我沸腾的血就是我奔流不息的江河,我嶙峋的瘦骨,就是我身后的山川。”

    还有一本书叫《有人在写诗》作者华楠

    华楠是个堂堂正的男人,然而他的诗里有着孩子般的纯真。

    看他的诗。很多专家给予很高的评价。

                          雨点打在湖面上

    如果我能成为湖水

    雨点打在我身上

    我就全身荡起小圈圈

    每个小雨点

    我都回它一个小圈圈

    原来诗意并不是非要富贵人家,哪怕是平凡的日子也可以洋溢着满满的诗意,我儿时的痴迷被再次唤醒。

    再看许渊冲教授老师翻译的绝美古诗,让外国人惊叹,让中国人叫绝。

    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许教授翻译:

    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

    我不是英语专业,但是我读了这绝妙的翻译,读出了许教授内心诗意的栖居。他提倡的:意美、音美、形美的翻译论本身对我们读诗和读文,写作都有很大的启发。这样诗意需要对两国文化都有深厚的积淀才可看似信手拈来却恰如其分,真是受教。

    所以,再问自己,什么叫做诗,什么样的是好诗,什么样的生活是诗意的生活。我仿佛又有一点小小的心得,阳春白雪也好,下里巴人也罢,在我们这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可以自由多元地表达,但是,不功利,不模仿,不是做作,不刻意,用心感受,用心书写,方不辜负诗的美丽!我们每个人都有资格更好地活在诗意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触摸诗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ibh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