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真诚期待的效应

真诚期待的效应

作者: 陈牧羊 | 来源:发表于2018-04-13 21:30 被阅读23次
    淅淅沥沥的小雨从昨晚开始,到今天上午,不仅没有停歇的意思,反而有越下越大的趋势。

    阴沉沉的天空随着雨水的加大更加地暗淡,单位又停电,教室里暗得根本无法正常上课。

    临时决定,改为背诵古文。

    教室这么暗,课是没办法讲了,我们来背诵后面的古文怎么样?

    好——!孩子们欢呼。

    我多读几遍,你们跟着我读,读熟了你们就可以借着这微弱的光线自己读书,背诵,看谁最先背会有奖励!

    好——!他们兴奋。

    于是,《北冥有鱼》范读,领读。

    文字不长,一边读一遍简单地讲解,读几遍后,孩子们对文本已经比较熟悉了,于是借着室内微弱的光线开始背诵。

    或许外面雨下得急,室内又暗,天公的不作美反而使孩子们的心静下来了。他们读书声很大,而且整体上的参与度比以往要高很多。

    他们热烈地背,我静静地听。

    时间不长,已看到有孩子仰头做背诵状了,于是要求他们静下来,开始进入背诵阶段。

    第一个举手的竟然是胡云鹏!

    这个孩子内向得很,语文基础一般,不主动提问他,他是绝不会主动回答问题的。

    记得刚上初一时,他交上来的作业,只要有汉语拼音这项,几乎全错。本来是要求他们挨个儿查词典的,他错这么多,明显是没查词典。没按要求作,自然把他叫过来准备大批一顿。等这孩子低着头怯怯地站在我面前,真不忍心批,于是改为轻柔的语气,告诉他,只有挨个儿查一查,多查,才会记住拼音的正确写法。他口中“嗯嗯”着,仍是低着头,不敢抬头看我一眼。到下次交作业时,正确的拼音明显多了,再往后,作业本上的拼音只是偶尔出现错误,让他上黑板写拼音,对的也越来越多。

    因着他能按要求查词典,又因着他的汉字书写还算认真,在课堂上表扬他进步的时候,由“胡云鹏拼音正确率越来越高了,而且他写的字还挺好”逐渐变成了“胡云鹏写的字真好”。

    但是,他依然不主动回答问题。

    他今天主动背课文,是我没想到的;更没想到的是他背诵的熟练程度。等他背诵完毕,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为他鼓起掌来。

    棒棒糖或者书签,下课后到我那儿拿,奖品任你选!我按耐不住的兴奋。

    他依然保持着一贯的低调,默默地坐下了。他的座位靠后,室内太暗,看不到他的表情,他心里,应该是美滋滋的吧?一定是的。

    谁来挑战胡云鹏?我问。

    赵苏鑫,赵苏鑫,赵苏鑫……

    教室里一片呼声。

    赵苏鑫昂着头,很自信地就站起来背诵了。

    虽然不似胡云鹏声音大,但是,背诵还是很熟练的,而且,语速上,明显有挑战的痕迹,他是有意识地在提速——挑战么,不更快一点,能叫挑战?

    为什么这么多同学异口同声不约而同地叫出“赵苏鑫”三个字呢?

    因为我一提“赵苏鑫”三个自,必然加一个后缀,即“特别擅长背诵”。第一次说他擅长背诵的具体情境已经记不清了,隐约中记得刚上初一时,有一次提问背诵,他之前那个同学背得很差,轮到他时,他背得很熟练,我既是表扬又是鼓励地说了一句“看来你挺擅长背诵的”,后来恰好又有一次相似的情况。再往后,他名字后的后缀就固定下来,再往后,这个连字都写不成个儿的孩子,果然就成了一个擅长背诵的孩子了。

    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罗森塔尔效应”,也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期待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在他们面前,我不仅从语言上表达出对他们的肯定与期待,也真诚地相信他们能做到;而他们,通过行动在努力进步,也确实做到了进步。于是,我再肯定,再期待,他们也就再努力,再进步。循环往复,他们的潜能果然被激活了,他们取得我所期望的进步,也成就了一个更积极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真诚期待的效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ibh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