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名门闺秀——张爱玲

名门闺秀——张爱玲

作者: 无墨散人 | 来源:发表于2017-01-03 21:24 被阅读80次
    名门闺秀——张爱玲

    周日闲暇。午饭后,泡一杯浓浓的铁观音,端着18块的紫砂杯步入书房坐在小凳上,氤氲着茶香发呆。

    冬日慵懒的阳光透过窗户铺了一地。紫砂杯里的茶叶不停的下沉、上升、慢慢舒展,又下沉、上升、慢慢舒展。我轻轻的吹着,缓缓转动茶杯,一小口又一小口的喝。丝丝茶香须臾间沁入心肺。空空的大脑中浮现出几个字“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独坐窗前,任思绪飘飞。穿透洁白的墙面;穿越漫长而遥远的时空隧道;穿过烟雨迷蒙的民国风尘——走进张爱玲的世界。

    1.张爱玲的红学世界。

    辛亥革命前后,读《红楼梦》出现了高潮。有人说:“新政风行,谈红学者改谈经济,康、梁事败,谈经济者又改谈红学。”可见一斑。

    有诗云:“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亦枉然。”

    张爱玲是一个天才的作家。她醉心于《红楼梦》世界的一切,甚至是:“偶偶指逆,事无大小,只要‘详’一会儿《红楼梦》就好了。”用她自己的话说,“我唯一的资格是实在熟读《红楼梦》。不同的本子不用留神看,稍微眼生的字自会蹦出来。”多么“天才的表达”啊。接着看,“我大概是中了古文的毒,培根的散文最记得这一句:简短是隽语的灵魂,不过认为不限隽语,所以一个字看得有巴斗大,能省一个也是好的。”在网络风靡,媒体层出的今天。谁还会“中古文的毒”?谁还会有“一个字看得有巴斗大”的耐心?

    张爱玲十二三岁时读《红楼梦》,读到八十一回,什么“四美钓游鱼”等等,忽觉“天日无光,百样无味”而感到那是“另一个世界”!这是一位绝代的天才才有的文艺水平。

    张爱玲还说:“《红楼梦》未完还不要紧,坏在狗尾续貂成了附骨之疽——请原谅我着混杂的比喻。”

    这是一位女性作家多么深刻的理解和多么形象的表达。

    翻开红学史,王国维,蔡元培,胡说,俞平伯,周汝昌,李辰冬,没有一个人能像张爱玲那样体会、感悟和表达的。

    10年,人生能有几个可用的10年?

    《红楼梦魇》——张爱玲十年心血的结晶。

    愿每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都能读一读《红楼梦》。

    2.张爱玲的爱情世界。

    1943年,38岁的胡兰成拜访24岁的张爱玲,两人长谈5小时,一见倾心。

    1944年8月张爱玲和胡兰成结婚。胡兰成给张爱玲以“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婚姻承诺,可有效期只有4年。

    1946年2月,张爱玲从上海到温州寻找胡兰成。张爱玲千里寻夫,只为要胡兰成做出选择,但胡兰成竟不肯,只是说“我待你,天上地下,无有的比较,若选择,不但于你是委屈,亦对不起小周。”

    张爱玲后来的回信上说:“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

    1955年11月,张爱玲乘“克利夫兰总统号”游轮赴美国。

    1956年2月,张爱玲在美国遇见第二个丈夫赖雅。用张爱玲的话说是一个“并无作品出版的作家。”他比张爱玲大30岁。

    3.张爱玲生平。

    1920年9月30日,清末名臣张佩伦的孙女——张爱玲出生了。祖籍河北丰润,原名张煐。

    8岁学绘画、英文和钢琴,并开始读《三国演义》,《西游记》和《三侠五义》。

    1932年,12岁的张爱玲在圣玛利亚校刊上首次发表短篇小说《不幸的她》。

    1933年,13岁的张爱玲在圣玛利亚校刊上发表第一篇散文《迟暮》,并开始与父亲学写旧诗。

    1942年发表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此文使张爱玲在上海文坛一炮打响。

    张爱玲说:“我甚至只是写男女之间的小事情,我的作品里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我以为人在恋爱的时候是比在战争或革命的时候更素朴也更放肆的。”我想,素朴、放肆的人性才是人性最本真的一面吧。

    1957年,张爱玲母亲在英国病逝。夏志清发表《张爱玲论》,首次肯定张爱玲在中国小说史上的重要地位。

    1967年开始英译《海上花列传》。同年赖雅去世。此后的张爱玲对现实社会和人——她写作了一生的对象失去了兴趣。

    张爱玲说过:“苍凉是一种启示,悲壮是一种完成。”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为她苍凉而有悲壮的一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名门闺秀,天才女作家永远的离开了她冷眼相看,冷静书写了一生的——人世。

    我想,天国里的她一定如意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名门闺秀——张爱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ibn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