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前三个月,我累计取得了-2.99%的投资成绩,是浮亏的。我不太记得这几年有没有过,但肯定比较少见。
有趣的是,1月底今年的收益率一度摸高到+13.19%(按周收盘价算),短短一个月时间,也是较稀罕碰到,算是比较像样的拉升。
所以总结起来,2018年我的投资取得了难得的开门红,只是没想到连一个季度都撑不到……就全部获利回吐。好一个峰回路转。
当然投资这事我们总是要放到更长的时间尺度去考量才行。
看看2007年以来——
也许2018年的一季度只会是次长远征途中的小波澜(尽管看着好像有点破位的意思)。毕竟你也很难指望它一路上涨永不回头是吧。
累计收益率+621.4%,复利年化大致是+19.2%,重新跌破了20%的目标。
最新仓位如下:
没啥好多说的。简单叨唠几句吧。
1、关于集中或分散
之前写过一篇《集中vs分散》。
你们肯定都听价投大师们推崇过集中投资。我本人并不认同普通投资者去做绝对的集中投资,原因很简单:你的研究能力很有限,而这世界本身也存在小概率事件。
我提倡组合投资,但同时我也清楚意识到了,越分散越降低整体收益率。2017年底,我给自己框了个10只股票的限制,但到了2018年还是忍不住突破了。
不想多做解释,但如果细究起来,恐怕还是因为对自身研究能力的不自信,对孤注一掷的方式也不认同。
2、关于杠杆
当然听过很多不要上杠杆的道理。我之前也对杠杆有过一些思考(《所以到底要不要上杠杆?》)。
但大家仔细想一下,巴菲特的伯克夏尔哈撒韦,其实一直都是用杠杆的,而且还是源源不断的保险现金流。
我当前对杠杆的态度:一是要适当择时,牛市要逐步降杠杆乃至减掉股票仓位;二是要尽力压低杠杆成本,这个其实才是使用杠杆的要害所在;三是小赌怡情,可管可控,目前给自己定的也就1.1倍这样。
所有做大生意、成大事业的,基本都用了杠杆。投资收益率如果长期真的够高、够持续、够稳定,那不用杠杆是不是有点傻?
巴菲特举了一个例子,说伯克夏尔哈撒韦长期这么好,但股价最大回撤的一次也差不多腰斩,如果上杠杆,爆仓了,你就啥都没了。说的当然很有道理。但我1.1倍杠杆,总不怕的。无非是涨的时候多10%,跌的话也多10%,长期只要能显著跑赢融资利率,仍然划算。
3、关于一季度操作
与去年底相比,仓位变动较大的几个:
(1)减持了兴业和招商,增持了民生H,清空中信H。从民生的财报来看,我不太确定这个操作对不对,但应该差距也不会太大。
(2)减持人保,减持平安,买入新华H。新华是年报后大跌买的,研究并不太深,正反观点都有,回头有机会分享。
(3)增持复星。下面另讲。
(4)重新买入中国信达。估值真心低。
(5)减持长城汽车。好公司,但是不好光景,行业竞争剧烈。
(6)减持维他奶。好公司,但看不太透。
(7)配置了红利基金。过去十几年这个指数的全收益达到年化复利20%之多,跟我自己投资差不多。
(8)深市打新门票,开始选的是格力电器,一季度末换成了双汇发展。
4、关于银行股
银行股仍占我仓位35%左右之多,中流砥柱。反正磨了这么多年,我已经不寄希望它非来个大涨什么的。但打交道这么久了,我也知道这个价位持有,未来收获个两位数收益的复利,还是很有把握的事情。
有趣的是,同质化严重的银行股,如今慢慢开始差异化了,至少在财报上是有所体现的。质优?或者价廉?或者有没有两者兼备的?这每个人判断就有不同了。
反正我当前策略还是:兴业银行主打,民生银行H股策应,招商银行A+H股长期配置。
5、关于保险股
金融业要放开的传闻,对银行其实影响不大,对保险倒是有影响的。这也很可能是近期保险大跌的核心原因之一。
为啥?国内的保险啊,还是贵些、差些。君不见多少大陆同胞之前跑香港去买保险?一旦开放,国内保险的“暴利”将受到预期得到的冲击。关于这个事情,说实话我还没完全考虑好,因为另一方面,保险还是个蒸蒸日上的行业,我国保险覆盖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当前我持有将近19%仓位的保险股,主要是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新华保险H股,以及长期配置中国平安。
6、关于复星国际
复星占我仓位18%,是第二大权重个股。复星的争议太多了。这里先不细讲。
反正看好的依然看好,唱空的依然唱空。也有人,整天囔囔,反反复复,但其实公司还是那家公司。
对我而言,主要是跟它处了一段时间,摸清楚些脾性,未来前景还是比较美好,知道完全不止这个价,确定性算比较高。投资,有时候不单单看预期上涨的幅度,还要结合每个人的把握程度。
就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