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老宅出生时,二层的楼房已住进五户人家。楼上三家似乎都是上海人,东边的两件间房里住着一对上海老夫妻。上海人善厨艺,老太太经常在楼上公用厨房里煮着各种美食,香味在楼房里弥漫着,楼上楼下的小孩子口水就都快流出来了。
小时候,有一次从外面玩回来,家里没人,门也锁上了,一个人很无助,躲在楼梯口哭泣。听到声音的老太太,下楼来将我领到了她的家中,然后去厨房煮了一碗桂圆鸡蛋汤,,那是我第一次吃到桂圆鸡蛋,桂圆鸡蛋汤里还加了红糖,吃起来那叫一个香甜可口。这一碗红糖桂圆鸡蛋汤,此去经年,不曾忘记。
老太太的隔壁,也就是中间那一股户,住着四口人家,父母和一个女儿、一个儿子。这家也是上海人。我懂事时,他家的女儿已经工作了,儿子也在上初中了。我家与这家邻居素无来往,有时上下班时间,大人们在楼道间遇到,彼此打个招呼,客气寒暄几句。两家孩子之间年龄相差距离较大,也就不太可能玩在一起,所以那家的情况,时至今日,除了记得姓氏,其它的几乎没有什么印象了。
楼上的第三家,也就是西户人家,一间不大的房子里住着刚结婚的小两口。男人是当地某报记者。记者瘦瘦的,媳妇却是胖胖的,没多久,两人的儿子就出生了,儿子也是胖胖的。
小孩子叫幸幸,邻居们就称呼两口子为幸幸爸、幸幸妈。这家的情况我记得比较清晰,是因为男人擅长写文章,但却不会经营家庭,小两口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吵架时恶语相向,甚至拳脚相交。动手时,男人自然打不过身高马大的媳妇,常常遍体鳞伤败下阵来。每次吵完架,都是媳妇抱着儿子在楼梯口很委屈的哭泣着,而男人却躲在小屋里沉默着,在外人看来,吃亏的的也就是媳妇了。
吵吵闹闹中,小两口的日子照样过着,幸幸也在一天天长大着......
多年后,我在媒体上看到那个记者,如今已是当地名人。照片上的男人已不是记忆中那般瘦弱的样子,很有大家之风范了。看介绍,才知道记者是广东人。在媒体上也看到记者写的文章,记录下了青岛的风土人情,文笔的确不错。
我娘说记者后来好像还是与之前那个胖媳妇离了婚,后面又再婚了。我娘还说记者的那个儿子也挺有出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