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养蘑菇得到的家庭教育启示
喜欢吃蘑菇,吃了无数次但并不知道它是如何从菌丝长成大蘑菇的,于是好奇的我从网上9.9元买了三袋菌包,开启了我的养蘑菇观察之旅。
因为太好奇,太喜欢,前七天时间,我是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做得最多的事情是:没事就掀开湿毛巾看看,恨不得能抱着它睡觉,仿佛一眨眼,就错过了蘑菇长大的过程。面对刚冒出的小菌芽,用手抚摸它,结果,刚冒出的菌种,被我的好奇心和过度的关注给毁灭了。
第二阶段是7-14天,按照要求,我需要在长出白色菌芽变成灰色后把包装的皮放开。结果我怕捂到它就把口子开大了,再加上频繁的看,又把好不容易长大的菌芽给晾干了。
“妈妈,你把它扔了吧,不行了,都干死了,拉倒吧!吃不成蘑菇了!”
妈妈看不下去了:“什么东西,就你这个关注度,它也长不好,你不要管它了。”
没想到,没有了我的一日N次关注,我的蘑菇在妈妈一天喷洒一次的基础上,竟然茂腾腾的长大了,到了第21天的时候,竟然有我的手指粗壮了。
我从这个经历上,一下想到了我们的家庭教育,过度的关注哪里是爱,分别是害啊!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抑郁的那么多,空心病的那么多,与一大家人的无缝隙的关注有很大的关系,这种打着爱的名义的关注,如同织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让孩子无处可逃,最终心理健康出了问题。怎么办?亲子相处,家庭教育也要保持距离感,保持距离感要做到以下几点:
默默关注不监控。孩子的一言一行一动,在父母的眼里都被关注是好事,但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行为要进行分析,不要一有不当的行为举止就如临大敌,不要像个雷达一样把孩子禁锢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关注孩子的行为,换位思考多一点容错度。
适时退出不撒手。当孩子能自主的完成一些事务的时候,一定要适时退出。当孩子能够独立去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放手。但不能撒手不管,要及时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引导提醒一下即可,把主动权给孩子。
留出距离不远离。当孩子到了心理断乳期6岁,12岁左右的时候,一定要与孩子保持心理上、生理上、空间上的距离,退出孩子的房间,退出孩子的交际圈。但不要远离,仍然要做一个同行者,陪伴他,让他在需要亲人帮助的时候触手可及。
养育孩子是父母一生的大事,谁都不可以马虎对待,能亲自教养的不要假手于人,不能亲自教养的也一定要在时空上给予孩子温暖。父母爱子女爱之有道,需要父母不断的加强学习,与时俱进,方能走进孩子的心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