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技术、产业与管理研究报告
——梦一生花开无言
小组成员:杜王宸 曾阳 秦阿玲 褚小煜 江卫 谈露
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第一次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它在生产领域和社会关系上引起了根本性变化,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在英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到19世纪上半期,机器本身也用机器来生产,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之后,法、美等欧美各国也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
1、英国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1)雄厚的资本,(2)充足的劳动力,(3)丰富的资源和原料,(4)海外贸易的迫切需要.其前提条件是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导致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要.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瓦特改良蒸汽机,它的投入使用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2、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3、工业革命的大致发展过程是:(1)棉纺织机械的发明和改进,(2)改良蒸汽机,3)冶金,采矿部门采用机器生产和蒸汽作动力,(4)交通运输革新。
4、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1)1785年英国机械师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2)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第一艘汽船,1819年一艘美国轮船成功地横渡大西洋,(3)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工业革命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
5、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我们人类社会的各方各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1、这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2、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二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3、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东方从属于西方。4、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彼此联系不可分开的整体。
二、第二次产业革命:
1、第二工业革命是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当时科学技术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二个方面: (1)新能源(电力,石油)的发展和利用。(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创制。
2、标志:电力的发明和使用。特别是新能源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事件
(1)19世纪70年代发电机研制成功。(2)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电灯泡。(3)德国人西门子制成第一辆有轨电车。(4)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设计出内燃机,1885年制成三轮汽车。(5)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6)有线电报,有线电话的发明成功。(7)意大利马可尼制造出无线电通讯设备,并于1899年在英国向法国发报成功。
三、第三次产业革命
1、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徽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标志着的科学技术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上被称为第三次技术革命。
2.标志: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徽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有划时代意义的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而电子计算机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的迅速发展。(2)产生一大批新型工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3)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交往和思维方式。(4)给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了竞争和挑战,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以求在国际竞争中取胜。(5)更加证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6)是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根本原因和基础。
四、第四次产业革命
广义的说 “绿色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狭义的说就是是新能源、新材料、新环境、新生物科技革命。我们姑且将新能源为首的绿色产业从现阶段开始到未来的崛起,定性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前两次工业革命中国均没有赶上,第三次IT革命尽管赶上了,但目前仍处于追赶状态,而这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中国第一次和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有可能成为领导者、创新者的重大机遇”。
在社会生产力以跳跃的方式呈积数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核灾难的威胁,这些问题难以控制的恶性发展,使人类的处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困扰,成为举世关注的全球问题” 实质上,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到现在,人类所消耗的地球资源,已经是远远超过了在此之前的上下五千年人类所消耗的地球资源的总和.未来的日子里,人类必然要不由自主地面对由资源的生成大于人类的消耗到资源的生成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这一客观现实.两百年来的人类文明动力大都基于碳燃烧,因为两个限制这种方式现在已经走到了尽头,一是碳基能源资源的有限性,二是碳基能源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的大气结构。现在二氧化碳的浓度是400-450PPM,过了临界值,恶劣气候将会频繁发生,整个人类文明的基础将被动摇。在这样一个关乎人类存亡的、重要的历史转折点,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将要义不容辞地肩负起改变历史、拯救人类的重任。目前,各主要经济体大力实施的绿色‘新政',是以新能源技术革命为核心的新一轮工业革命,一方面力图借此摆脱目前的经济衰退,另一方面是谋求确立一种长期稳定增长与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绿色‘关系的新经济发展模式”。
当前,以绿色经济为核心的“经济革命”正席卷全球,欧、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和推进绿色发展规划,不少发展中国家也雄心勃勃,尤其美国,奥巴马上台以来,在能源政策方面发生了极为重大的转折.2010年美国财政预算规模是3.6万亿美元,赤字高达1.75万亿美元,但奥巴马政府宣布到2013年把赤字缩减到5330亿美元,四年将赤字缩减12170亿美元,还颁布能源新政奥巴马能源新政的第三个措施,是美国政府计划在未来五年准备投入1500亿,用于能源新技术方面的大规模投资建设.目前包括超导电网、智能电网、太阳能、光伏电池等在内的一系列能源新技术储备已经充足,这是继IT革命之后,美国技术储备的又一个主要方向,实际就是新能源、新技术的筹备。
另外一个重要措施是刺激混合动力汽车的大规模使用。奥巴马政府拟用减税的办法,为美国人购买混合动力汽车每台补贴7000美元的刺激政策,期望到2015年美国市场上能够有100万台美国本土生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在这四次产业革命中,第一次产业革命中的关键技术为机械化,这项关键技术的发明对所有产业都造成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生产力迅速提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大变革。其中出现了治金业、煤炭业、机器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4大新产业。从当年的部分行业数据统计来看,生铁产量从1796年的12.5万吨上升到1840年的142万吨,增长10.3倍,煤产量从1700年的260万吨增至1840年的3,600万吨,增长12.8倍。机械化令英国的工业生产值占世界一半以上,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拥有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第二次产业革命中的关键技术为电气化,电力逐步替代煤炭被广泛使用,主要能源也被石油和电力取代,重工业开始发展,出现了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钢铁工业等新产业。
第三次产业革命中的关键技术为自动化。自动化需要数据的支撑才得以实现,互联网行业由此诞生至今依然在飞速发展。
第四次产业革命中的关键技术为智能化。人工智能逐步取代人处理大部分的事物和复杂程序。大数据开始起步发展,并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我们以冶金业、煤炭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等以煤炭业为例,他们的组织结构为:
汽车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钢铁工业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他们的组织结构为:
互联网行业以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为例,其中阿里巴巴的组织结构为:
百度的组织结构为:
腾讯的组织结构为:
数据是基础性资源,也是重要生产力。大数据技术,就是从各种类型的数据中,采用新处理模式快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实现深度理解、敏锐发现与精准决策。目前,大数据产业已渐趋成熟,亟待被各行各业所运用。
我国发展大数据产业还面临着“信息孤岛”的挑战。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共享仍不顺畅,有价值的公共信息资源和商业数据开放程度低,基本处于死锁状态,无法顺畅流动。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引发了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使得数据资源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和核心创新要素。
大数据则促进了产业发展模式创新,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促进传统产业组织和运行模式创新,让传统产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运输、售后服务更加精准、高效和智能;促进了新型信息服务业态的孵化,各领域大数据分析挖掘行业信息服务快速崛起。营销、征信、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大数据信息服务的崛起,让产业经济发展更加高效、健康;大数据倒逼着信息通信技术加速创新,为我国信息通信产业实现后发赶超、由大变强提供了难得历史机遇。
基于客户需求反馈大数据的研发设计模式,有效解决了研发设计闭门造车问题,让企业研发设计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导向性。物流大数据有效解决了物流运输信息不对称问题,让物流资源调度更加优化和智能,物流仓储、车辆、人员等物流资源利用更加匹配和高效。生产制造大数据解决了生产数据车间流动问题,让企业生产流线更加柔性化,有效支撑了个性化定制、体验式制造、网络制造等新型制造业态。远程运维、在线监测等大数据有效解决了大型机械装备售后管理和维修问题,加强了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了对产品故障提前智能预警,促进了维修资源的优化配置,显著缩短了维修周期。
营销大数据信息服务的发展,指导了企业商业规划,优化商业资源配置,提高商业营销效率,实现了精准营销。征信大数据信息服务的发展,有效解决了交易双方信用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了交易可靠性保障,让商业活动发展更加守信和健康。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信息服务的发展,缩减了互联网金融运营成本,降低了普惠金融的发展门槛,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短期资金缺口问题,对传统金融服务起到了有效补充。
大数据技术倒逼着传统单机数据存储和计算分析模式向网络分布式存储和协同计算模式方向发展,对主机存储、网络传输、计算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倒逼了存储、传输、计算等技术升级换代,为我国企业利用互联网产业发展契机,推进存储、传输、计算等技术自主可控提供了历史机遇。
国内外不少企业和政府部门已经开始使用大数据来改造他们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方式,不仅意味着大数据医疗卫生、政治生活、公共管理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也表明大数据讲给企业的管理和运营带来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挑战。
第一,大数据正在改变企业的决策方式和决策者的身份。在以前,企业的重要决策往往由高级理层来做。高级管理层的决策依据往往是他们的直觉和在多年工作的经验。而在大数据时代,只要企业建立了强大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决策可以由普通员工来完成。他们决策的依据将是数据分析系统给他们提供的具体数据和前景分析。
第二,搜集、分析和运用大数据的能力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我们现在已经可以肯定大数据对企业发展的巨大作用。因此,企业的领导层需要建立在大数据时代的企业的“数据战略”,甚至可能需要设立专门管理和分析大数据的专门职位,并且由专门人士所掌握它,他们需要厘清企业拥有哪些数据,能够运用哪些公共数据,能够如何运用这些数据创新并创造价值等。
第三,对数据分析专业人员的培养和延揽将是企业面对的一大挑战。大数据的搜集、分析和运用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师,这些人才需要具备计算机、统计学、数据分析等领域的知识。而传统的计算机、统计或者经济、管理学科的学位项目无法培养出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即便国内外的大学已经开设了或正在开设数据分析的学位项目,招聘和培养符合企业需求,且有经验的人才也许会是企业工作中的重心。总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兴起大大的推动了企业管理组织的有效转型,为企业管理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契机。大数据除了在提升企业信息管理化水平上的体现,还应该成为企业管理人员整合企业内部数据资源的有效利器。经营分析和经营管理的权力需要企业管理人员来掌握,管理的范畴应该包括数据的供应、分析和资源的配置。推动管理组织从会计核算向决策支持的转型。我国的企业应当抓住这次机遇,利用大数据改进自己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做到与国际接轨,从而真正的走向世界。
大数据下全员参与使得企业决策参与者角色发生了改变,决策权的重新分配,必然影响企业决策组织结构和决策文化,企业决策组织结构重要的两项因素就是集中决策、分散决策的选择和决策权分配问题。从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角度看,组织理论认为可预测的环境对企业的组织过程施加的影响较小,有利于形成集中分层的决策结构,而在不可预知的环境和企业面对非常规的情况下,分散式决策更为有效。在动态变化环境下,分散决策结构可能更加重要,而IT技术通常被作为一种手段来提升企业在动态改变环境中的数据处理能力。
另外,企业组织结构还受知识分布、知识转移成本与权利传递成本所影响,如果知识高层领导集中分布,则对应采用集中决策结构;如果知识分散分布,则对应采用分散决策结构。大数据下的决策环境更复杂,决策时效性更强,而决策知识分布更广泛,分散式决策成为大数据下决策的主要形式。
从决策权分配来看,企业决策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将决策权限分配给合适的角色。员工掌握和控制的信息量越多,理论上决策权应越大,知识与权力的匹配程度越高则组织的各项指标越好。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金字塔”型为代表的传统组织结构被企业管理网络化、权力分散化和体现人本管理的扁平化组织结构所替代。大数据时代,普通员工也拥有了决策权利,扁平化组织结构的趋势将更明显,决策权分配应顺应这种变化。分析大数据环境对企业管理决策组织结构的新要求,基于数据的有效利用和知识的创造、吸收,研究大数据下组织结构建设措施,是大数据下企业组织创新的重要内容。
大数据对企业管理决策文化的影响巨大,大数据时代不是“我们想的是什么,而是我们知道些什么”。企业用大数据进行决策,首先要转变思维模式,遇到重大决策时,先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再进行决策,企业管理者的思维变化也会提高企业员工利用大数据进行决策的执行力。企业管理者要真正用数据来驱动决策,基于规模庞大的数据量作出合理决策,需要很长的分析过程,企业员工用来自一线的大数据分析结果,推翻高层管理者的直觉判断,将是企业管理决策文化的最大变革。其次是基于决策任务的决策知识的收集、创造、共享、传递和激励制度,建立学习型企业文化,提高大数据下全员参与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培养基于数据进行决策的企业文化和制度,是大数据下决策的客观要求。
一、内在逻辑:
每一次产业革命都伴随着关键技术的大规模运用。关键技术的大规模运用会提高社会生产力,满足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正如,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每一次生产力的极大变化都会引起相应的生产关系要素的变化,即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的变化。
(一)第一次产业革命
通过水力和蒸汽机技术实现工厂机械化,使机械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经济社会从以农业、手工业为基础转型到了以工业以及机械制造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形成的生产组织形式是工厂形式,因此,这一产业时代的管理是紧紧围绕着如何提升工厂工人的生产效率来进行的。
(二)第二次产业革命
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采用电力技术驱动产品的大规模生产,这次工业革命,通过零部件生产与产品装配的成功分离,开创了产品批量生产的新模式。形成的生产组织形式是垄断组织形式。
(三)第三次产业革命
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制造过程不断实现自动化,机器能够逐步替代人类作业,不仅接管了相当比例的“体力劳动”,还接管了一些“脑力劳动”。这一产业时代呈现出组织方式的新趋势:
(1)产业边界模糊化。
从二、三产业关系来看,由于制造业的生产制造主要由高效率、高智能的新型装备完成,与制造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将成为制造业的主要业态,制造业企业的主要业务将是研发、设计、IT、物流和市场营销等,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更为重要的是,为了及时对市场需求迅速做出反应,要求制造业和服务业进行更为深度的融合,包括空间上更为集中,以及二、三产业的界线模糊化。从就业结构上讲,一方面,由于生产环节大量使用新型装备替代劳动力,使得制造业环节的劳动力需求绝对减少;另一方面,制造业的主要就业群体将是为制造业提供服务支持的专业人士,这就使得二、三产业的相对就业结构朝着服务业就业人口比重增长方面发展。在这样的产业发展趋势下,低技能的生产工人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下降,高技能的专业服务提供者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加。
(2)产业组织网络化。
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和市场中,企业通过网络,跨越边界与环境相联系已成为最经常、最普遍的现象。一方面,企业将内部纵向链条上的生产过程分离出去,或者说从价值链体系的某些阶段撤离出来,转而依靠外部供应商来供应所需的产品、支持服务或职能活动,形成纵向分离。另一方面,原有的竞争对手,或者不同产业的企业都因为技术、产品或业务的横向联系形成新型竞争协同的网络关系。企业外部边界模糊使得组织与外部市场联系在一起,把整个组织的触角伸到了市场的各个角落。与网络化相对应的是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结构层次精简,淡化组织中的等级制度,使结构富有弹性,从而有利于信息的传递。
(3)产业集群虚拟化。
基于特定地理范围的产业集群,极大地影响着产业的空间布局及竞争优势。而今后借助发达的信息、通信手段以及网络平台,产业集群的集聚范围、内容和形式会快速变化,传统的地理集群的空间局限正被逐渐突破并形成网络意义上的集聚,即产业集群发展的虚拟化。利用网络经济所创造的先进信息技术支撑系统,各类产品服务在虚拟环境下得以实现。相比传统产业集群,虚拟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对市场和技术变化更为敏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以较低成本整合各种资源,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与灵活度。这一新的资源配置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业内部组织形式,众多中小企业会借助虚拟产业集群突破资源困境,能够以低制造成本快速推出新产品而获得成长。
(四)第四次产业革命
以智能制造为主导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制造流程的数字化以及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模块集成,将形成一个高度灵活、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形成的组织形态是虚拟组织,网络化组织形式。
第五次产业革命的关键技术预测以《科技革命与世界现代化———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方向和挑战》为根据,该文指出:从21世纪中期开始,人类将进入第五次产业革命,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技术将会推动第五次产业革命。第五次产业革命的主要内容是:新生物学革命,新生命、生物与技术融合。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如下:
(1)整合和创生生物学
16世纪以来,生物学发展的基本轨迹是从整体、器官(系统)、细胞到分子。这条路似乎已经快走到尽头,因为人们将会发现,即使把生物体内的每一个分子都搞清楚了,也不能完全解释生命现象。我们需要在原有路径之外,开辟新的道路,从分子、细胞、器官到生物体,研究大量分子如何协同、耦合、整合形成细胞,细胞如何协同、耦合、整合形成组织和器官,器官如何协调、耦合、整合形成生物体。这个过程是自组织的。目前,自组织理论、协同学已经诞生,耦合理论、整合理论还在孕育之中。今天,我们正在揭开人体的全部遗传信息,我们已经认识了成千上万的生物体内的分子和细胞以及各种组织和器官。如果把这些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组装起来,能否“制造一个生命”?生物体与机器(技术)的多种组合,能否创造新的生命形式和新的物种?
(2)思维和神经生物学。
人脑是思维的载体,神经系统是思维的工厂,它们都是如何工作的?人脑认知和创造性思维的机理是什么?人脑信息加工、储存、提取和再现的机理是什么?对这些非常有挑战性的问题的认识,将改善人类的智慧,推进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展。
( 3)生命和再生工程。
对生命的操纵有违人类的现行伦理道德,但是,人类将逐渐具备操纵生命的能力。首先,操纵遗传物质,改变生物特性,制造新物种。其次,操纵神经系统,改变生物行为特征。第三,操纵生物节律,实施人工休眠和人工唤醒,改变生物的生命周期。第四,操纵生物细胞,实现体细胞无性繁殖(克隆)。目前,植物体细胞的全能性已经被反复证明,动物体细胞的全能性研究已经取得一些进展。所谓体细胞全能性,指生物体细胞包含全部的遗传信息,在合适条件下可以培养出完整的新生物体。第五,操纵组织器官,进行组织器官的体外培养,随时随地替换生物体的任何组织或器官。第六,操纵生物生殖,进行体外受孕、体外怀胎(人造子宫),实现体外生殖。第七,操纵生物性状,建立“生物工厂”,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如干扰素等新药。第八,操纵生命形式,实现生物和机器的组合。再生工程包括细胞、组织、器官、躯体、人体和物种的仿生、创生和再生等。人造组织和器官如人造心脏、肺、胃、皮肤、骨头、血、血管和肢体等实现产业化生产。
( 4)信息和仿生工程。
与第五次科技革命有交叉。人脑思维和动物信息处理的数字化模拟和仿真,实现信息和知识的无阻碍获取、现有信息传播渠道的整合等。开发以新原理为基础的计算技术,大幅度提高计算速度。模拟人脑的认知和思维原理,并行处理和整合各种信号,逐步建立非线性推理功能(直觉),具有部分人类情感。开发新的网络技术,大幅度提高信息传输速度。“信息转换器”的发明,实现人脑与电脑之间的直接信息转换,人脑可以直接“知识充电”。“人格信息包”的发明,它包含人的全部人生信息、独立人格和自主意识,使人的“网络化生存”和网络虚拟人(网络人)成为可能,实现人的“网络化永生”。
( 5)纳米和仿生工程。
主要包括纳米仿生材料、纳米仿生器官、纳米仿生设计和制造等。纳米工程指在分子或原子水平上逐个原子地操纵物质,在纳米尺度上进行设计、加工和制造等,包括纳米结构、纳米加工和制造、纳米材料、纳米器件和系统、纳米机械、纳米电子元件和设备等。纳米工程、信息工程和仿生工程的结合,不仅会为我们301科技革命与世界现代化开辟一个新领域,而且会为人类开创一个新的工作平台。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纳米科学、仿生工程和机器人学的结合,信息转换器、人格信息包、两性智能人、人体再生和互联网的结合,人类将获得三种新的“生存形式”,即网络人、仿生人和再生人,实现某种意义的“人体永生”。届时,人将有“四条命”。
在某种意义上,“网络人”是自然人的“网络镜像”,可以主动获取需要的知识和信息;“仿生人”是自然人的“物理替身”,可以承担主要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再生人”是自然人的“新生命体”,可以不断学习和成长。自然人的生活将主要是创新和休闲。特制的“仿生人”,将能够适应宇宙环境,可以携带自然人的本体,进入太空,开辟宇航时代。
综上所述,可以判断出,第五次产业革命的将以生命科学为基础,融合信息科技和纳米科技,提供提高生活质量和满足人类精神生活需要的最新科技,是一场仿生和再生革命。其关键技术就是仿生和再生技术。
三、第五次产业革命的新兴产业
通过上述关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和技术的预测,可以推测出第五次产业革命的新兴产业为:生物制造产业(创造新的生命形式和新的物种);仿生再生产业(人造组织和器官等实现产业化生产);虚拟制造产业(网络人、再生人、仿生人)
四、第五次产业革命的管理模式
随着纳米和仿生工程的发展,人类将获得三种新的“生存形式”,即网络人、仿生人和再生人,实现某种意义的“人体永生”。“网络人”是自然人的“网络镜像”,可以主动获取需要的知识和信息;“仿生人”是自然人的“物理替身”,可以承担主要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再生人”是自然人的“新生命体”,可以不断学习和成长。自然人的生活将主要是创新和休闲。因此,面对未来,我们的企业进行管理时,就会面临对另外三种形式的“人”的管理。而且未来,企业运用的机器人等也会越来越多,随着这些科技技术的运用,管理模式将越来越趋向于利用信息科技技术来进行控制操控企业的各种资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