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热搜新闻,发生在湖南益阳。一位老人在乘坐公交汽车时携带货物,因车费问题与司机发生争执。同车乘客因抱怨这位老人与司机争执导致停车耽误了他的时间,便将老人的货物扔出车外,并对老人采取推搡、脚踹等行为。
以上是警方通报的内容,视频我也看了,又翻了翻新闻评论。
无外乎两个观点,其一是谴责这名乘客,暴力推搡老人,视频中确实看到,连续两脚把老人踹下公交汽车。其二也有吐槽老人的,背了两大包货物,占了公交车大部分走道,严重影响乘客过往,同时还因为不给货物买票与司机争吵不休。吐槽老人的评论,大多会联想到自己乘坐公共交通经历的类似场景,老人的行为确实让人心烦。
其实从警方通报的内容,基本可以判定,无论老人还是乘客,亦或是司机,都有各自的责任。
老人不遵守公共交通买票的规则(包物占据一定面积,确实需要买票),又无理取闹影响公共交通。打人的乘客擅自扔掉他人货物,且拳打脚踹一名老人,而且还是男人打女人。司机对打人事件不进行劝阻,通过视频也能看到,乘客将老人踹下车以后,司机第一时间是将门关闭。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理由,但每个人都没有用正确的方式来处理这件事情。
错有先后,但不能因为别人的错误在先,就可以堂而皇之的是用另外一种错误对其进行惩罚。
同时,不仅要扪心自问,为什么我们解决问题,最简单快捷的,会想到使用暴力呢?暴力,可以迅速让弱势一方被动接受,确实短平快。但暴力把问题解决了,还是把问题压下来了呢?
对我来说,更多会联想到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公司对下属的管理。通常都会倾向于使用手中的权利(所谓的暴力),却推动事情的进展。
不写作业?不行!必须写!不睡觉也要写完!
项目推进不下去?我请你来是解决问题的,不是给我提问的!
我很有画面感,我们拿着手里的权利,做着“杀伐果断”,“雷厉风行”的事情,自己很潇洒么?其实真心不对。暴力只会让弱小的一方屈服,“解决掉提出问题的人,也就没有了问题”。但对于事情本身,并没有达到我们的目的。
还是那句话,不管你的初衷是怎样,都不应该用一个错误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所以在今天这个新闻中,其实我更倾向于觉得,最应该值得谴责的,是打人的乘客。
遇事不要急躁、冲动,暴力反倒使得好心办了坏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