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入鲁,这是一段跨越千里的寻亲路,只为那一份牵挂——一位年近古稀老者的回家梦。在两地救助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这条已经中断了半个世纪的亲情之线,终于重新连接。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33481/75a5e3ab341b1921.jpeg)
2018年12月11日下午2时许,山东省临沂市火车站里人来人往。
这里刚下过一场大雪,气温很低,一呵气,面前便是一团白雾。69岁的王家增走出车站,略显拘谨地打量着周围,飘忽不定的眼神中似有一丝宽慰。
终于要回家了!他在外漂泊近半个世纪,尝尽酸甜苦辣。就在两个月前,王家增还是一个脏兮兮的“无名氏”流浪汉。
“他长期在连霍高速西潼段一处涵洞内蜗居,靠捡拾垃圾筒内的食物为生。”据护送的高速公路巡警描述,起初老人情绪很激动,拒绝接受任何救助。但夜晚的涵洞寒风刺骨,加之老人右手骨折,在救助人员的耐心劝说下,他才默许前往渭南市救助管理站暂避风寒。
那时的他狼狈不堪:头发乱糟糟的,脸黑黢黢的,好像几年都没洗过,一只眼睛发黄、咕噜噜乱转,另一只眼睛有残疾,上眼皮向外翻着,乍一看,着实吓人。一身不合尺码的破旧衣服松松垮垮地套在身上,他缩着脖子不断地哆嗦着,一股来自头发、皮肤以及烟头的怪味儿扑鼻而来……
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张维为他找来干净的衣服,救助站副站长王勇帮助他洗澡、理发,并细心开导。可任凭张维和王勇怎么比划怎么劝说,他始终不理会、不作答。吃到热腾腾的饭菜,王家增这才偶尔蹦出几个模糊的字句:我叫王家进(音)、苍山县磨山公社人。张维赶紧将信息写下,并在网上查询地址。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33481/1f5a622d4b79d7d1.jpeg)
苍山县,早已更名为兰陵县;公社,如今也已经成了历史;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倒是有个磨山镇……直接问不出结果,救助人员只有曲线寻觅,从一个信息点开始推理论证,试图挖掘出蛛丝马迹。
“交流中,从说话口音可以初步判断出他的家乡大致方向是山东附近,这与他说的地名也正好吻合。”回忆起当时甄别询查的情况,张维告诉记者,他们立即拍了“王家进”的照片后,联系兰陵县救助管理站、磨山镇民政干事、磨山镇派出所共同协查此人信息。与此同时,将其送至定点医院进行治疗并做全面体检,通过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发布寻亲公告,并在其入站后7个工作日内报请公安机关采集DNA数据,录入到全国打拐DNA信息库。但是却没有任何进展,寻亲工作陷入僵局。
“因为他智力、精神基本正常,多多少少能回忆起一些东西,所以我们觉得应该再试一试。”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卞伟一边打电话再次联系临沂市、兰陵县民政和公安部门,一边叮嘱工作人员要照顾好“王家进”,做好跨省试送准备。
通过陕西、山东两地联动甄别,“王家进”面对一口口本地话的聊天询问,明显放松了下来。在查询原始纸质版户籍档案时,他突然向副站长王勇说了句“前吴”。于是,锁定的范围越来越小,临沂市兰陵县芦柞镇前吴坦村就这样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里。
经过一番商量,救助人员决定趁热打铁,当天下午就出发,带着“王家进”去实地打探。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33481/6ea57fb5d1990352.jpeg)
2018年12月12日下午1时许,一辆白色的救助专用车停在吴坦村部门口。镇驻村干部立即安排村里年过八旬的老人们前来辨认,但在场的村民都声称不认识,这一结果让所有人始料未及。
莫非是哪个寻亲环节出了问题?
正当所有人不知所措时,站在一旁的村主任突然拍了下脑门儿喊道:“俺想起来了,你叫王家增!你这么多年去哪儿了?家里人可把你找疯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33481/59a3c681a12788cf.jpeg)
“你出去那会才20岁,我差点都认不出来了!”“咱当年公社的事你还记得不……”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终于确认了他的身份。原来,王家增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离家出走了,而这一走足足失联半个世纪。而对于自己走失之后、救助之前的经历,他依然默不作声,只是一次又一次地红了眼睛。
在了解情况中得知,他的父母都已去世,只剩下一个年迈的姐姐,宅基地、耕地也早被村里重新划分了。后期经过救助站的协调,当地民政和政府协调为王家增办理五保供养等手续,并安排他在敬老院养老。
在渭南市救助管理站,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在开展帮助长期滞留人员寻亲这项重点工作时,救助管理机构火力全开,与“今日头条”合作推送、媒体发布公告、微信和QQ群异地交流协查、人脸识别和DNA检测,尽一切可能帮助受助人员回归家庭。市救助站站长卞伟感慨地说:“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是做好寻亲工作的基础。只要有一丝希望,不管多难,我们绝不放弃。”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33481/5110cb025c2ec23a.jpeg)
午后温暖的阳光环绕在村落间,也播洒在白茫茫的雪地上,像水晶般绚烂耀眼。不远处,救助人员和王家增挥手告别的画面就此定格。就像诗文中说的那样:“愿你的相思择日而终,也愿我的守望木落归本。”
(来源: 渭南日报 记者 郭艳 供图:渭南市救助管理站)
网友评论